一种热成像设备及其补光隔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7459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补光隔热结构,包括由机身围绕而成的安装腔、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的热成像模组和可见光成像模组,以及连接于所述机身外壁、用于根据外界光照环境对所述可见光成像模组进行补光的补光模组。如此,在补光模组开启时,即对可见光成像模组进行补光,同时补光模组运行产生的热量直接沿机身外壁发散在空气中,利用机身作为屏障防止热量传递至热成像模组周围,保证热成像模组的运行不受补光模组的热量影响。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补光隔热结构,能够降低补光模组产生的热量对热成像模组造成的影响,有利于保证热成像模组长期正常运行,同时兼顾可见光成像模组的光照需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热成像设备,其有益效果如上所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成像设备及其补光隔热结构
本技术涉及热成像
,特别涉及一种补光隔热结构。本技术还涉及一种热成像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图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图像采集设备已得到广泛使用。热成像技术是指利用红外探测器和光学成像物镜接受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分布,并通过红外探测器的光敏元件获得红外热像图,这种热像图与物体表面的热分布场相对应。热成像设备即是利用热成像技术对物体进行图像获取的摄像设备,一般同时搭配可见光成像以兼顾白天与黑夜的摄像需求,环境适应性较强。以热成像筒型摄像机为例,其是一种常见的热成像设备,主要包括热成像模组和可见光成像模组等。其中,热成像模组在采集外部热源所发射的红外线的同时,也会受到设备内部热源的干扰,从而影响热成像图像质量和测温精度。同时,为保证可见光成像模组的感光质量,在热成像筒型摄像机内一般还安装有补光模组,以在外部光照环境欠佳时为可见光成像模组进行补光。然而,补光模组开启时功耗较大,发热量较大,其产生的热量会对热成像模组的成像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尤其是在补光模组开启后的一段时间内,热成像模组周边的温度会迅速升高,热成像图像会逐渐模糊,影响成像质量。为降低补光模组对热成像图像的影响,通常在热成像模组的背板上利用导热垫贴金属钣金,通过导热垫和金属钣金将热量传导至前盖板进行散热,如图1所示。热成像模组与补光模组、可见光成像模组、编码板、电源板等元器件均安装在机身腔体内,通过金属钣金进行散热,但是,这种散热方式散热效果有限,难以满足热成像模组的运行需求,同时也难以有效隔绝补光模组产生的大量热量,容易对热成像图像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如何降低补光模组产生的热量对热成像图像质量造成的影响,保证热成像模组长期正常运行,同时兼顾可见光成像模组的光照需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面临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补光隔热结构,能够降低补光模组产生的热量对热成像图像质量造成的影响,有利于保证热成像模组长期正常运行,同时兼顾可见光成像模组的光照需求。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热成像设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补光隔热结构,包括由机身围绕而成的安装腔、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的热成像模组和可见光成像模组,以及连接于所述机身外壁、用于根据外界光照环境对所述可见光成像模组进行补光的补光模组。优选地,所述补光模组包括连接于所述机身外壁上的安装座和贴附于所述安装座壁面的补光灯板。优选地,所述安装座的顶面与所述机身的底面之间预留有用于隔热的空气层。优选地,所述安装座的顶面设置有隔热层。优选地,所述安装座为热的良导体。优选地,所述安装座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机身外壁。优选地,还包括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机身前端面的前盖板,所述热成像模组及所述可见光成像模组均安装于所述前盖板的内壁,且所述补光模组连接于所述前盖板的底面。优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的发热组件群,以及与所述发热组件群相连、用于将其产生热量传导至所述机身侧壁的导热钣金。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热成像设备,包括机身和设置于所述机身上的补光隔热结构,其中,所述补光隔热结构具体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补光隔热结构。优选地,所述机身的侧壁为热的良导体。本技术所提供的补光隔热结构,主要包括安装腔、热成像模组、可见光成像模组和补光模组。其中,安装腔设置在机身内,由机身围绕而成,主要用于安装和容纳其余零部件。热成像模组和可见光成像模组均安装在安装腔内,前者主要用于通过热成像技术对外界物体进行成像,后者主要用于利用可见光对外界物体进行成像。补光模组连接于机身的外壁,主要用于根据外界的光照环境对可见光成像模组进行补光,以保证可见光成像模组的成像需求。重要的是,热成像模组设置在机身内的安装腔中,而补光模组设置在机身之外,两者通过机身互相间隔,如此,在补光模组开启时,既可对可见光成像模组进行补光,同时补光模组运行产生的热量直接沿机身外壁发散在空气中,利用机身作为屏障防止热量传递至热成像模组周围,从而保证热成像模组的运行不受补光模组的热量影响。因此,本技术所提供的补光隔热结构,能够降低补光模组产生的热量对热成像图像质量造成的影响,有利于保证热成像模组长期正常运行,同时兼顾可见光成像模组的光照需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
技术介绍
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
技术介绍
中的一种热成像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图4中:机身—1,安装腔—2,热成像模组—3,可见光成像模组—4,补光模组—5,前盖板—6,发热组件群—7,导热钣金—8;安装座—51,补光灯板—52,隔热层—53,空气层—5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2和图3,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在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补光隔热结构主要包括安装腔2、热成像模组3、可见光成像模组4和补光模组5。其中,安装腔2设置在机身1内,由机身1围绕而成,主要用于安装和容纳其余零部件。热成像模组3和可见光成像模组4均安装在安装腔2内,前者主要用于通过热成像技术对外界物体进行成像,后者主要用于利用可见光对外界物体进行成像。补光模组5连接于机身1的外壁,主要用于根据外界的光照环境对可见光成像模组4进行补光,以保证可见光成像模组4的成像需求。重要的是,热成像模组3设置在机身1内的安装腔2中,而补光模组5设置在机身1之外,两者通过机身互相间隔。如此,在补光模组5开启时,即可对可见光成像模组4进行补光,同时补光模组5运行产生的热量直接沿机身1外壁发散在空气中,利用机身1作为屏障防止热量传递至热成像模组3周围,从而保证热成像模组3的运行不受补光模组5的热量影响。因此,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补光隔热结构,能够降低补光模组产生的热量对热成像模组造成的影响,有利于保证热成像模组长期正常运行,同时兼顾可见光成像模组的光照需求。在关于机身1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该机身1具体可呈圆筒状或方筒状等结构,并且机身1为拆分式结构,在机身1的前端设置有前盖板6。一般的,前盖板6通过卡接结构或紧固件等方式可拆卸地安装在机身1的前端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补光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机身(1)围绕而成的安装腔(2)、安装于所述安装腔(2)内的热成像模组(3)和可见光成像模组(4),以及连接于所述机身(1)外壁、用于根据外界光照环境对所述可见光成像模组(4)进行补光的补光模组(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补光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机身(1)围绕而成的安装腔(2)、安装于所述安装腔(2)内的热成像模组(3)和可见光成像模组(4),以及连接于所述机身(1)外壁、用于根据外界光照环境对所述可见光成像模组(4)进行补光的补光模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光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模组(5)包括连接于所述机身(1)外壁上的安装座(51)和贴附于所述安装座(51)壁面的补光灯板(5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补光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51)的顶面与所述机身(1)的底面之间预留有用于隔热的空气层(5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补光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51)的顶面设置有隔热层(5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补光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51)为热的良导体。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志鹏刘海清刘耀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