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光开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7342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4×4光开关装置,包括设有多个凹槽的本体、外壳、多个光纤准直器、多个棱镜和多个棱镜驱动装置,所述外壳与本体固定并密封连接,所述多个光纤准直器、棱镜驱动装置设于本体上,所述每一棱镜对应设于一棱镜驱动装置上,所述光纤准直器固定设于凹槽内,所述外壳上设有与光纤准直器位置相对应的光纤出纤孔。所述棱镜驱动装置包括悬臂梁、微电机活动片和设有支点的微电机控制器,所述棱镜设于悬臂梁上,所述悬臂梁与微电机活动片固定连接,所述微电机活动片设于支点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4X4光开关装置,由外壳来提供密封和机械保护。增加机械强度对光器件的保护作用,其集成度高、安装方便,制造成本低。(*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4×4光开关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还未出现一体化的4×4光开关,一般都是由6个2×2光开关共同组成。但是,这种集成装置不但安装不方便,精密度和集成度低,成本也相对较高,并不具备很强的市场竞争力。本技术申请人曾于2005年6月24日向中国国家知识局申请的专利申请名称为《4×4光开关及其光路切换方法》(申请号200510027141.3)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如图8所示,该光开关包括6个2×2光开关,每一2×2光开光包括一柱状平行六边形棱镜,所述棱镜有两对互成夹角的平行平面,所述夹角可以是90度、60度或45度。所述2×2光开关棱镜结构所述6个棱镜以平行的两等腰三角形排列,其中一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位于另一等腰三角形底边的中线。图中入射光线1、2、3、4经4×4光开关棱镜折射后出射。使用时,选择性地移出或移入光开关棱镜,实现出射光路的变换。其于上述平行六边形棱镜,本技术申请人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提出以下4×4光开关装置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方便、集成度高的4×4光开关装置。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4×4光开关装置,包括设有多个凹槽的本体、外壳、多个光纤准直器、多个棱镜和多个棱镜驱动装置,所述外壳与本体固定并密封连接,所述多个光纤准直器、棱镜驱动装置设于本体上,所述每一棱镜对应设于一棱镜驱动装置上,所述光纤准直器固定设于凹槽内,所述外壳上设有与光纤准直器位置相对应的光纤出纤孔。所述棱镜驱动装置包括悬臂梁、微电机活动片和设有支点的微电机控制器,所述棱镜设于悬臂梁上,所述悬臂梁与微电机活动片固定连接,所述微电机活动片设于支点上。其中,所述的凹槽可以是U型的,并设于本体的两端。其中,所述外壳上设有棱镜驱动装置电路控制输入接口。本技术4×4光开关装置,由外壳来提供密封和机械保护。本体通过侧面开缝走出电控引脚,并在底部安放微电机进行棱镜的控制,外壳四边使用胶水密封,使本体与外界水气、灰尘完全隔绝。增加机械强度对光器件的保护作用,其集成度高、安装方便,制造成本低,具备很强的市场竞争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4×4光开关装置外壳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4×4光开关装置本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4×4光开关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4×4光开关装置中部分本体、光纤准直器、棱镜及棱镜驱动装置位置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4×4光开关装置中光路通行状态下的棱镜驱动装置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4×4光开关装置中光路非通行状态下的棱镜驱动装置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4×4光开关装置外壳侧视图;图8为4×4光开关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图4所示,一种4×4光开关装置,包括两端设有八个U型凹槽26的本体22(如图2所示)、外壳21(如图1所示)、八个光纤准直器23、六个棱镜32和六个棱镜驱动装置(如图5、图6所示),所述外壳21与本体22固定并密封连接,所述光纤准直器23、棱镜驱动装置设于本体22上,所述每一棱镜32对应设于一棱镜驱动装置上,所述光纤准直器23固定设于凹槽26内,所述外壳21上设有与光纤准直器23位置相对应的光纤出纤孔29。本体22用于固定核心光器件,外壳21起密封保护作用。本体22和外壳21两个部分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本体22与外壳21固定连接部分设有一镀金层。便于准直器23与本体22通过锡焊接。所述外壳21上设有棱镜驱动装置电路控制输入接口28。所述棱镜驱动装置包括悬臂梁33、微电机活动片35和设有支点36的微电机控制器37,所述棱镜32设于悬臂梁33上,所述悬臂梁33与微电机活动片35通过焊锡点34固定连接,所述微电机活动片35设于支点36上。其中可通过胶水将棱镜32固定于悬臂梁33上。其中微电机控制器37固定于本体22上。其中,所述本体22下还设有电控引脚(图中未示),为微电机控制器37提供电力输入。经过准直器23的平行光路31,经棱镜32折射后输出,实现光路切换。如图4、图5所示,4×4光开关的光路切换主要由微电机控制装置来控制。控制驱动电机的引线由电控输出引脚27引出,通过本体22背面,汇聚到电路控制输入接口28(如图7所示)。微电机控制器37接收到来自电控引脚27的5V控制电压后,微电机活动片35将沿中心支点36两端摆动,从而驱动悬臂梁33沿焊锡点34上下摆动,以此来完成棱镜32的通断和光路的选择。微电机活动片35的上下摆动是由微电机控制器37驱动。图中微电机活动片35、支点36、微电机控制器37为现有技术,即市面上通用的能实现上下摆动的继电器,通过不同的电平输入指令,使得棱镜32进行切换,从而实现光路的切换。权利要求1.一种4×4光开关装置,包括设有多个凹槽的本体、外壳、多个光纤准直器、多个棱镜和多个棱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与本体固定并密封连接,所述多个光纤准直器、棱镜驱动装置设于本体上,所述每一棱镜对应设于一棱镜驱动装置上,所述光纤准直器固定设于凹槽内,所述外壳上设有与光纤准直器位置相对应的光纤出纤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4×4光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驱动装置包括悬臂梁、微电机活动片和设有支点的微电机控制器,所述棱镜设于悬臂梁上,所述悬臂梁与微电机活动片固定连接,所述微电机活动片设于支点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4×4光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U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4×4光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凹槽设于本体两端。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4×4光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与外壳固定连接部分设有一镀金层。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4×4光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有棱镜驱动装置电路控制输入接口。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4×4光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准直器为八个。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4×4光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的数量为六个。专利摘要一种4×4光开关装置,包括设有多个凹槽的本体、外壳、多个光纤准直器、多个棱镜和多个棱镜驱动装置,所述外壳与本体固定并密封连接,所述多个光纤准直器、棱镜驱动装置设于本体上,所述每一棱镜对应设于一棱镜驱动装置上,所述光纤准直器固定设于凹槽内,所述外壳上设有与光纤准直器位置相对应的光纤出纤孔。所述棱镜驱动装置包括悬臂梁、微电机活动片和设有支点的微电机控制器,所述棱镜设于悬臂梁上,所述悬臂梁与微电机活动片固定连接,所述微电机活动片设于支点上。本技术4X4光开关装置,由外壳来提供密封和机械保护。增加机械强度对光器件的保护作用,其集成度高、安装方便,制造成本低。文档编号G02B26/08GK2854625SQ200520044689公开日2007年1月3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31日专利技术者刘浩锋, 曹建红, 李进 申请人:上海未来宽带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上海联能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4X4光开关装置,包括设有多个凹槽的本体、外壳、多个光纤准直器、多个棱镜和多个棱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与本体固定并密封连接,所述多个光纤准直器、棱镜驱动装置设于本体上,所述每一棱镜对应设于一棱镜驱动装置上,所述光纤准直器固定设于凹槽内,所述外壳上设有与光纤准直器位置相对应的光纤出纤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浩锋曹建红李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未来宽带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上海联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