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取样筒的定位结构,属于取样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取样设备难以保证取样筒顺畅出入取样井的技术问题。本取样筒的定位结构包括支架,支架上固设有水平布置的支撑板,支撑板上具有竖向贯通的导向孔,导向孔的内缘能与取样筒的外周面相适配,支撑板的底面固连有呈喇叭状的导向套,导向套的上端为小端且与导向孔正对连通,导向套的内侧壁与导向孔的内缘侧壁平滑过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保证取样筒运动顺畅减少卡死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取样筒的定位结构
本技术属于取样设备
,涉及一种取样筒的定位结构。
技术介绍
工业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工业废水需要经过净化处理后才能够排放,以保证水源的质量,而仍有部分不按排放规范执行的企业长期进行偷排,对附近河流甚至对地下水源产生了污染。为检测地下水源的污染情况,需要在地面钻孔取样,并通过专用的水样检测系统进行检测分析,水样检测系统包括用于降入取样井内取样的取水样筒。但目前出于成本考虑在取样时开钻的取样井的口径都比较小,在操作取样筒升降的过程中取样筒会因受力变化等因素出现摆动现象,难以保证取样筒顺畅出入取样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取样筒的定位结构,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取样筒难以进出小径井口进行取样。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取样筒的定位结构,包括支架,其特征在于,支架上固设有水平布置的支撑板,支撑板上具有竖向贯通的导向孔,导向孔的内缘能与取样筒的外周面相适配,支撑板的底面固连有呈喇叭状的导向套,导向套的上端为小端且与导向孔正对连通,导向套的内侧壁与导向孔的内缘侧壁平滑过渡。取样筒设于支架内,通过在支架内设置水平布置的支撑板,在支撑板上设置能与取样筒外周形状适配的导向孔,这样导向孔能够对取样筒沿径向的位置进行约束,使取样筒在初始状态时位置稳定,且取样筒在下降进入小径井口的过程中也能得到导向孔内侧壁的约束,保证取样筒能沿竖向精确进入小径井口内;通过在支撑板的底部连接大端朝下的导向套,这样当取样筒取样完成上升复位时,即使产生一定的摆动也能通过导向套内侧壁的导向作用顺畅回归至初始状态为之后的取样工作做准备,不会产生卡死现象。在上述的取样筒的定位结构中,支撑板和导向孔均有若干个且沿竖向间隔布置,若干导向孔沿竖向正对。通过设置支撑板有多个且沿竖向间隔布置,这样可保证取样筒在从初始状态下降的过程中能够持续得到更稳定的约束以使其状态保持竖直,进一步确保取样筒能沿竖向精确顺畅进入小径井口内。在上述的取样筒的定位结构中,支架上固设有若干左右延伸的横梁,支撑板上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腰型孔,螺栓贯穿腰型孔将支撑板与横梁固连。通过在支架上设置若干左右延伸的横梁,同时在支撑板上设置左右延伸的腰型孔,使螺栓贯穿腰型孔将支撑板与横梁固连,这样便于用户更换支撑板的规格以适应不同的取样筒,或在不便于改变整个取样装置位置的情况下左右调节支撑板的位置以改变取样筒与井口的相对位置。在上述的取样筒的定位结构中,支架上固设有支撑臂,支撑臂上具有索绳定位孔,索绳定位孔位于导向孔的正上方,索绳定位孔的下端沿竖向与导向孔的中心正对。通过在支架上设置支撑臂,并在支撑臂上设置用于供索绳穿过的索绳定位孔,使索绳定位孔的下端沿竖向与导向孔的中心正对,这样索绳定位孔能为连接取样筒的索绳提供限位使其保持竖直效果,进而保证取样筒在升降过程中竖直稳定。在上述的取样筒的定位结构中,索绳定位孔沿竖向贯通支撑臂,支撑臂的上表面固连有摩擦套环,摩擦套环的内腔与索绳定位孔正对且连通。通过设置索绳定位孔沿竖向贯通支撑臂,这样可减小索绳与索绳定位孔之间的摩擦,进一步在支撑臂的上表面固连摩擦套环,摩擦套环的内缘会直接与索绳接触摩擦,在使用磨损后只需更换摩擦套环即可,便于节约维护成本。在上述的取样筒的定位结构中,摩擦套环为铜质件。索绳一般为钢索,通过设置摩擦套环为铜质件,铜质件质软可较好地保护钢索防止其受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如下:本取样筒的定位结构通过在支架内设置水平布置的支撑板,在支撑板上设置能与取样筒外周形状适配的导向孔,这样导向孔能够对取样筒沿径向的位置进行约束,使取样筒在初始状态时位置稳定,且取样筒在下降进入小径井口的过程中也能得到导向孔内侧壁的约束,保证取样筒能沿竖向精确进入小径井口内;通过在支撑板的底部连接大端朝下的导向套,这样当取样筒取样完成上升复位时,即使产生一定的摆动也能通过导向套内侧壁的导向作用顺畅回归至初始状态为之后的取样工作做准备,不会产生卡死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本取样筒的定位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图3是本取样筒的定位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的B部放大图。图中,1、支架;2、支撑板;21、导向孔;22、腰型孔;3、导向套;4、横梁;5、螺栓;6、支撑臂;61、索绳定位孔;7、摩擦套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取样筒的定位结构包括支架1,支架1上固设有水平布置的支撑板2,支撑板2上具有竖向贯通的导向孔21,导向孔21的内缘能与取样筒的外周面相适配,支撑板2的底面固连有呈喇叭状的导向套3,导向套3的上端为小端且与导向孔21正对连通,导向套3的内侧壁与导向孔21的内缘侧壁平滑过渡。取样筒设于支架1内,通过在支架1内设置水平布置的支撑板2,在支撑板2上设置能与取样筒外周形状适配的导向孔21,这样导向孔21能够对取样筒沿径向的位置进行约束,使取样筒在初始状态时位置稳定,且取样筒在下降进入小径井口的过程中也能得到导向孔21内侧壁的约束,保证取样筒能沿竖向精确进入小径井口内;通过在支撑板2的底部连接大端朝下的导向套3,这样当取样筒取样完成上升复位时,即使产生一定的摆动也能通过导向套3内侧壁的导向作用顺畅回归至初始状态为之后的取样工作做准备,不会产生卡死现象。进一步来讲,支撑板2和导向孔21均有两个且沿竖向间隔布置,两导向孔21沿竖向正对。通过设置支撑板2有两个且沿竖向间隔布置,这样可保证取样筒在从初始状态下降的过程中能够持续得到更稳定的约束以使其状态保持竖直,进一步确保取样筒能沿竖向精确顺畅进入小径井口内。支架1上固设有四条左右延伸的横梁4,支撑板2上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腰型孔22,螺栓5贯穿腰型孔22将支撑板2与横梁4固连。通过在支架1上设置四条左右延伸的横梁4,同时在支撑板2上设置左右延伸的腰型孔22,使螺栓5贯穿腰型孔22将支撑板2与横梁4固连,这样便于用户更换支撑板2的规格以适应不同的取样筒,或在不便于改变整个取样装置位置的情况下左右调节支撑板2的位置以改变取样筒与井口的相对位置。如图1、图3、图4所示,支架1上固设有支撑臂6,支撑臂6上具有索绳定位孔61,索绳定位孔61位于导向孔21的正上方,索绳定位孔61的下端沿竖向与导向孔21的中心正对。通过在支架1上设置支撑臂6,并在支撑臂6上设置用于供索绳穿过的索绳定位孔61,使索绳定位孔61的下端沿竖向与导向孔21的中心正对,这样索绳定位孔61能为连接取样筒的索绳提供限位使其保持竖直效果,进而保证取样筒在升降过程中竖直稳定。进一步来讲,索绳定位孔61沿竖向贯通支撑臂6,支撑臂6的上表面固连有摩擦套环7,摩擦套环7的内腔与索绳定位孔61正对且连通。通过设置索绳定位孔61沿竖向贯通支撑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取样筒的定位结构,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支架(1)上固设有水平布置的支撑板(2),支撑板(2)上具有竖向贯通的导向孔(21),导向孔(21)的内缘能与取样筒的外周面相适配,支撑板(2)的底面固连有呈喇叭状的导向套(3),导向套(3)的上端为小端且与导向孔(21)正对连通,导向套(3)的内侧壁与导向孔(21)的内缘侧壁平滑过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样筒的定位结构,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支架(1)上固设有水平布置的支撑板(2),支撑板(2)上具有竖向贯通的导向孔(21),导向孔(21)的内缘能与取样筒的外周面相适配,支撑板(2)的底面固连有呈喇叭状的导向套(3),导向套(3)的上端为小端且与导向孔(21)正对连通,导向套(3)的内侧壁与导向孔(21)的内缘侧壁平滑过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样筒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撑板(2)和导向孔(21)均有若干个且沿竖向间隔布置,若干导向孔(21)沿竖向正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样筒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架(1)上固设有若干左右延伸的横梁(4),支撑板(2)上具有沿左右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含西,骆定辉,王敬卫,杨荣,陈军,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环科环保设备运营维护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