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河岸边气液混合压强检测的脚踝佩戴式智能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7307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河岸边气液混合压强检测的脚踝佩戴式智能设备,其结构包括操作板、压力表、框壳、嵌接头、佩带、弹性伸缩结构、扣带片、检测探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河岸边在进行气液混合压强检测操作时,通过框壳后壁配设有的弹性伸缩结构佩戴在脚踝上,活动板与佩带表面环形绕接使用者脚踝,活动板采用长度可拉伸、复位的橡胶弹性材质制成,与佩带材质相同,操作时具有弯曲性,弯曲时可贴裹皮肤表面,定位套在对应柔性带上下位置间隔处,与两边间隔等宽,具有较好的支撑性,在脚踝上下抬起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多余压力能够通过通气口直接排出,采用的弹性结构能够对应抵消原有金属材质对工作人员腿部的刮蹭磨损问题,具有较好的防护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河岸边气液混合压强检测的脚踝佩戴式智能设备
本技术是一种基于河岸边气液混合压强检测的脚踝佩戴式智能设备,属于压强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压强检测智能设备是固态、液态、气态的不同分子冲击量形成压强数据的收集录入装置,现有的较常见的压强检测设备根据使用需求设计成较小型的结构。但压强检测设备在河岸边使用时,由于脚踝进入水面受到水液压力,检测设备浸水时加重自身质量,容易加大与皮肤的摩擦性,导致佩戴在工作人员腿部的压强检测设备刮蹭脚踝。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河岸边气液混合压强检测的脚踝佩戴式智能设备,以解决压强检测设备在河岸边使用时,由于脚踝进入水面受到水液压力,检测设备浸水时加重自身质量,容易加大与皮肤的摩擦性,导致佩戴在工作人员腿部的压强检测设备刮蹭脚踝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河岸边气液混合压强检测的脚踝佩戴式智能设备,其结构包括操作板、压力表、框壳、嵌接头、佩带、弹性伸缩结构、扣带片、检测探头,所述框壳表面配设内嵌式压力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河岸边气液混合压强检测的脚踝佩戴式智能设备,其结构包括操作板(1)、压力表(2)、框壳(3)、嵌接头(4)、佩带(5)、弹性伸缩结构(6)、扣带片(7)、检测探头(8),其特征在于:/n所述框壳(3)表面配设内嵌式压力表(2),所述压力表(2)导线相连操作板(1)端口,所述框壳(3)上下示图位置配有嵌接头(4),所述操作板(1)局部凹槽位置配设有内嵌式检测探头(8),所述检测探头(8)相导接压力表(2)放电端,所述框壳(3)后壁配设有弹性伸缩结构(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河岸边气液混合压强检测的脚踝佩戴式智能设备,其结构包括操作板(1)、压力表(2)、框壳(3)、嵌接头(4)、佩带(5)、弹性伸缩结构(6)、扣带片(7)、检测探头(8),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壳(3)表面配设内嵌式压力表(2),所述压力表(2)导线相连操作板(1)端口,所述框壳(3)上下示图位置配有嵌接头(4),所述操作板(1)局部凹槽位置配设有内嵌式检测探头(8),所述检测探头(8)相导接压力表(2)放电端,所述框壳(3)后壁配设有弹性伸缩结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河岸边气液混合压强检测的脚踝佩戴式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伸缩结构(6)包括第一弹性接头(300)、活动板(301)、通气口(302)、第二弹性接头(303)、安装轴(304)、定位套(305)、限位杆(306)、柔性带(307),所述第一弹性接头(300)与第二弹性接头(303)分设在活动板(301)两端处,所述活动板(301)居中位置配设有卡接框壳(3)后壁处的安装轴(304),所述通气口(302)相导接柔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剑青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东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