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体内横向预应力应力测试系统
本技术涉及已建桥梁体内预应力测试的
,尤其是一种桥梁体内横向预应力应力测试系统。
技术介绍
预应力混凝土桥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50年代以来不断取得巨大发展。由于采用预应力工艺,同钢筋混凝土桥相比,能明显减少结构高度,同时还能将桥梁跨度进一步增大;同钢结构桥梁相比又具有养护简单、工作量小的特点,其经济性不言而喻。因此,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它的在各种新的桥型中应用最广,其发展方兴未艾。由于早期桥梁设计、施工中对这种结构和体系的认识不足,最近预应力桥梁结构预应力损失开裂的情况也越来越受到工程师和学者的重视。既有桥梁的诊断和大跨度桥梁预应力长期效应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目前常规的应力测试方法主要有:压力环测试法、千斤顶测试法、应力-应变测试法、弦振测试法、磁通量测试法及光纤传感器法等几类。以上方法大多用于边界条件明确的体外预应力钢束和索力的测试,但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体内钢束有效预应力的测试时效果不甚理想。而对于已建桥梁,由于前期未埋设传感器等设备,几乎无法测量到既有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体内横向预应力应力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量元件和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测量元件包括工作应变片和补偿应变片,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应力采集仪,所述工作应变片设置于桥梁悬臂端的第一预应力钢束的槽口内,所述补偿应变片设置于第二预应力钢束的槽口内,所述应力采集仪连接于所述工作应变片和所述补偿应变片并对所述工作应变片和所述补偿应变片的测量数据进行采集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体内横向预应力应力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量元件和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测量元件包括工作应变片和补偿应变片,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应力采集仪,所述工作应变片设置于桥梁悬臂端的第一预应力钢束的槽口内,所述补偿应变片设置于第二预应力钢束的槽口内,所述应力采集仪连接于所述工作应变片和所述补偿应变片并对所述工作应变片和所述补偿应变片的测量数据进行采集处理。
2.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利民,陈经伟,张莹,韩学芳,王法武,蔡翔,曹洪波,吕成,陈杰,李学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