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栅尺安装结构及直线驱动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7259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栅尺安装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磁栅尺安装结构及直线驱动模组,磁栅尺安装结构包括安装结构本体,所述安装结构本体包括安装部和限位板,所述安装部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贯穿所述安装部的长度方向设置,磁栅尺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容纳槽具有侧部开口,所述侧部开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挡边,两个所述挡边设有间距,且均贯穿所述安装部的长度方向设置;限位板设置于所述磁栅尺与所述挡边之间,且所述限位板的相对两侧分别与所述挡边的内侧和所述磁栅尺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磁栅尺安装结构及直线驱动模组可以避免磁栅尺在使用过程中脱落,以及使得磁栅尺便于拆装和磁栅尺安装结构可重复使用,节约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栅尺安装结构及直线驱动模组
本技术涉及栅尺安装
,尤其涉及一种磁栅尺安装结构及直线驱动模组。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部分直线驱动模组使用磁栅尺测量直线驱动模组的输出端的位移,现有技术中,无论是长行程还是短行程的直线驱动模组的磁栅尺均是采用背胶粘贴的方式将磁栅尺固定于直线驱动模组的支撑件上,背胶粘贴方式容易出现磁栅尺脱落情况。另外,磁栅尺通过粘贴的方式与支撑件连接,磁栅尺在出厂前调试后,需要进行背胶处理,以将磁栅尺拆除以及进行拆机,以使得直线驱动模组便于运输。背胶处理的过程繁琐、耗时,且背胶若重复使用会影响磁栅尺的固定强度和安装精度,因此背胶无法重复使用,这会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栅尺安装结构及直线驱动模组,以避免磁栅尺在使用过程中脱落,磁栅尺安装结构可重复使用,节约资源,磁栅尺安装结构使得磁栅尺便于拆卸。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磁栅尺安装结构,包括安装结构本体,所述安装结构本体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贯穿所述安装部的长度方向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栅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结构本体(10),所述安装结构本体(10)包括:/n安装部(11),所述安装部(11)开设有容纳槽(111),所述容纳槽(111)贯穿所述安装部(11)的长度方向设置,磁栅尺(2)设置于所述容纳槽(111)内,所述容纳槽(111)具有侧部开口(112),所述侧部开口(11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挡边(113),两个所述挡边(113)设有间距,且均贯穿所述安装部(11)的长度方向设置;/n限位板(12),设置于所述磁栅尺(2)与所述挡边(113)之间,且所述限位板(12)的相对两侧分别与所述挡边(113)的内侧和所述磁栅尺(2)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栅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结构本体(10),所述安装结构本体(10)包括:
安装部(11),所述安装部(11)开设有容纳槽(111),所述容纳槽(111)贯穿所述安装部(11)的长度方向设置,磁栅尺(2)设置于所述容纳槽(111)内,所述容纳槽(111)具有侧部开口(112),所述侧部开口(11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挡边(113),两个所述挡边(113)设有间距,且均贯穿所述安装部(11)的长度方向设置;
限位板(12),设置于所述磁栅尺(2)与所述挡边(113)之间,且所述限位板(12)的相对两侧分别与所述挡边(113)的内侧和所述磁栅尺(2)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栅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111)的槽底开设有安装槽(114),所述安装槽(114)贯穿所述安装部(11)的长度方向设置,至少部分所述磁栅尺(2)设置于所述容纳槽(11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栅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本体(10)还包括固定部(13),所述固定部(13)连接于所述安装部(11)远离所述侧部开口(112)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栅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本体(10)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安装结构本体(10)长度方向的端部依次连接,所述磁栅尺(2)依次设置于多个所述安装结构本体(10)的所述容纳槽(11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磁栅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1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开设有连接定位孔(115),所述连接定位孔(115)的轴向与所述安装部(11)的长度方向一致,相邻的两个所述安装部(11)的连接定位孔(115)通过定位销连接,所述定位销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沙群淮商秋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精濑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