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炉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7134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炉体结构,属于户外炉技术领域,包括:炉体以及多功能安装架,所述多功能安装架用于支撑炉头或底板或锅具,并且所述多功能安装架包括至少两根支撑杆,所述炉体包括前炉板以及后炉板,所述炉体上设置有若干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位于同一高度的前孔以及后孔,所述前孔开设在所述前炉板上,所述后孔开设在所述后炉板上,所述支撑杆穿过所述前孔以及所后孔从而使所述支撑杆与所述炉体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炉体结构非常的巧妙,能够兼容不同的燃料模块,使得炉体既能够与燃气炉头配合在一起,也可以与用于支撑柴火、煤炭以及酒精的底座配合在一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炉体结构
本技术属于户外炉
,涉及一种炉体结构。
技术介绍
户外炉又称为野外炉,能够在登山或野营等户外场合使用,并且起到取暖或者加热的效果,其具有体积小巧,便于携带的优点,现有的这种户外炉,根据使用燃料的不同,可以分为燃气户外炉或者柴火炉以及烧炭或者固定酒精炉。例如一种申请号为201720420018.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灶具,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户外炉,包括顶部设有开口的外炉体,所述外炉体内的中部设有内炉体,所述外炉体的底部设有鼓风口和排渣口,所述排渣口处安装有用于封堵所述排渣口的排渣门;所述鼓风口连通鼓风机的排风口;所述外炉体的上部设有排烟口和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可拆卸安装有用于封堵所述进料口的进料门,所述排烟口处连通排烟通道;所述内炉体的内腔的下部设有用于搁置炉桥的凸台;所述内炉体的顶部设有用于搁置炉膛的搁置台。上述的这种户外炉具也具有炉体结构,但是这种炉体结构的功能比较单一,无法根据需要来固定炉头或者支撑底板,也就是说,由于现有的炉体基本上都是根据需要来设计的,仅仅只能用来烧单一的燃料,无法同时支持两种燃料,简单来说,就是现有的炉体无法根据需要来安装燃气的炉头以及燃烧固体燃料的底板,所以具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炉体结构。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炉体结构,包括:炉体以及多功能安装架,所述多功能安装架用于支撑炉头或底板或锅具,并且所述多功能安装架包括至少两根支撑杆,所述炉体包括前炉板以及后炉板,所述炉体上设置有若干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位于同一高度的前孔以及后孔,所述前孔开设在所述前炉板上,所述后孔开设在所述后炉板上,所述支撑杆穿过所述前孔以及所后孔从而使所述支撑杆与所述炉体可拆卸连接。较佳的,若干所述安装部分成两列设置在所述炉体的两侧,同一行的两个所述安装部的高度相同,并且同一列的各个所述安装部位于所述炉体的不同高度位置。较佳的,所述炉体还包括两个侧炉板,所述侧炉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炉板以及所述后炉板连接,并且两块所述侧炉板分别位于所述前炉板以及所述后炉板的两侧。较佳的,所述侧炉板为合页结构,并且所述侧炉板包括两个活动板体,两个所述活动板体相互铰接。较佳的,两个所述活动板体分别与所述前炉板以及后炉板铰接从而使所述炉体形成折叠结构。较佳的,两个所述活动板体上设置有铰接轴,两个所述活动板体通过所述铰接轴分别与所述前炉板以及所述后炉板铰接。较佳的,所述前炉板上开设有用于供燃气管穿过的开口槽。较佳的,所述前炉板的上端以及所述后炉板的上端均设置有与所述支撑杆适配的连接槽,当所述支撑杆设置在所述连接槽时可用于支撑锅具或进行烧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炉体结构非常的巧妙,能够兼容不同的燃料模块,使得炉体既能够与燃气炉头配合在一起,也可以与用于支撑柴火、煤炭以及酒精的底座配合在一起。2、炉体为围拢式结构,所以具有防风效果,燃气时或者燃烧固体燃料时,不用担心火焰被风吹动,此外,还能够起到保温效果,防止火焰的热量流失,大大提高了加热效率。3、炉体为可折叠结构,两个活动板体的内边铰接在一起,并且外边分别与前炉板以及后炉板铰接,使得炉体能够进行折叠收纳,在最终折叠后,能够将前炉板与后炉板叠合在一起,使得形成板状结构进行收纳,在需要时,则可以展开炉体,使得炉体重新恢复成矩形套状结构。4、设置不同高度位置的安装部,能够使炉体在使用时更加的灵活巧妙,便于将炉头以及底板调节到炉体内不同的高度位置,便于不同的燃料发挥出最佳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炉体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炉体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多功能安装架支撑锅具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锅具位于炉体内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支撑杆设置在连接槽上的示意图。图中,100、炉体;110、前炉板;120、后炉板;130、侧炉板;131、活动板体;132、铰接轴;140、前孔;150、后孔;160、连接槽;170、开口槽;200、多功能安装架;210、支撑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炉体结构,包括:炉体100以及多功能安装架200,其能够通过多功能安装架200来安装炉头或者底板,当炉头安装在炉体100内时,该炉具变成燃气炉;当底板安装在炉体100内时,该炉具变成柴火炉或者煤炭炉或者酒精炉,使得炉体100既可以烧燃气,也可以烧柴火、酒精、煤炭等固体或者液体燃料,这样就扩大了炉体100的适用范围以及兼容性。所述多功能安装架200用于支撑炉头或底板或锅具,此处值得说明的是,多功能安装架200具有三个作用,第一个作用就是用来固定炉头,第二个作用就是用来固定底板,第三个作用是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来支撑锅具,即将锅具放置在多功能安装架200上,使得锅具位于炉体100内,这样既可以起到防风效果,也可以使火焰作用到锅具的底部以及周边,提高了加热效率。并且所述多功能安装架200包括至少两根支撑杆210,优选的,多功能安装架200优选为两根平行设置且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的支撑杆210,支撑杆210通过穿设或者嵌设的方式与炉体100可拆卸连接,通过两根支撑杆210,可以支撑住锅具、炉头以及底板,并且这种通过支撑杆210进行固定以及支撑的结构,能够使炉体100更加小巧便携,进一步的让炉体100具有可折叠的结构。优选的,多功能安装架200的数量不限,但是在实际的结构中,可以优选为2-3个多功能安装架200,由于多功能安装架200与炉体100可拆卸连接,所以可以将多功能安装架200拆卸下来应用到别的位置;例如,如果只具有两个多功能安装架200的话,两个多功能安装架200上分别连接炉头以及底板,在必要时,可以将炉头或者底板拆卸下来,并将多功能安装架200转移到其他的位置,使得原本用来炉头或者底板的多功能安装架200可以用来支撑住锅具,从而最大程度的发挥多功能安装架200的效果,令其在使用时更加的灵活。所述炉体100包括前炉板110以及后炉板120,优选的,前炉板110就是炉体100的前面板,而后炉板120就是炉体100的后面板,所以前炉板110与后炉板120前后对应设置,便于支撑杆210穿设,此处并不对前炉板110与后炉板120的形状进行限制,在实际结构中,可以使前炉板110与后炉板120均为平板结构,然后前后对应,也可以使两者为弧形板或者其他形状的结构,只需要前炉板110与后炉板120形成前后对应即可。所述炉体100上设置有若干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位于同一高度的前孔140以及后孔150,所述前孔140开设在所述前炉板110上,所述后孔150开设在所述后炉板120上,所述支撑杆210穿过所述前孔140以及所后孔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炉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以及多功能安装架,所述多功能安装架用于支撑炉头或底板或锅具,并且所述多功能安装架包括至少两根支撑杆,所述炉体包括前炉板以及后炉板,所述炉体上设置有若干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位于同一高度的前孔以及后孔,所述前孔开设在所述前炉板上,所述后孔开设在所述后炉板上,所述支撑杆穿过所述前孔以及所后孔从而使所述支撑杆与所述炉体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炉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以及多功能安装架,所述多功能安装架用于支撑炉头或底板或锅具,并且所述多功能安装架包括至少两根支撑杆,所述炉体包括前炉板以及后炉板,所述炉体上设置有若干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位于同一高度的前孔以及后孔,所述前孔开设在所述前炉板上,所述后孔开设在所述后炉板上,所述支撑杆穿过所述前孔以及所后孔从而使所述支撑杆与所述炉体可拆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炉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安装部分成两列设置在所述炉体的两侧,同一行的两个所述安装部的高度相同,并且同一列的各个所述安装部位于所述炉体的不同高度位置。


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炉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还包括两个侧炉板,所述侧炉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炉板以及所述后炉板连接,并且两块所述侧炉板分别位于所述前炉板以及所述后炉板的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鲜成松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背包客户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