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秋娜专利>正文

一种炉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6098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燃烧加热炉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炉子,包括炉体、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炉体在遮蔽空间内使用时,进气通道的进气端连通于遮蔽空间的外部,连接端连通于炉体的进气口,能够从遮蔽空间外向炉体内引入空气,排气通道的连接端连通于炉体的排气口,排气端连通于遮蔽空间外部,能够将炉体内的废气排出遮蔽空间。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在炉体的基础上,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相配合,使得炉子在帐篷等遮蔽空间内使用时,可以从外界引入空气并将燃烧后产生的烟气等排到外部,不消耗遮蔽空间内的氧气,并且避免了烟气等在遮蔽空间内泄露的问题,使得用户可以在遮蔽空间内对炉子进行安全地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炉子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烧加热炉
,尤其涉及一种炉子。
技术介绍
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炊具用品,炉子越来越多的被用户在野营和探险等室外活动中使用。因为在野营和探险等室外活动中,用户需要在帐篷等遮蔽空间中居住停留,因此,炉子除了要求具备便携性之外,还要求具备安全性。现有的炉子,在野外的帐篷等遮蔽空间中使用时,需要消耗帐篷内的氧气,并且在燃料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毒害气体容易在帐篷内泄露,给用户带来极大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炉子,使得用户可以在遮蔽空间内安全地使用。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炉子,包括炉体、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所述炉体在遮蔽空间内使用时,所述进气通道的进气端连通于遮蔽空间外部,连接端连通于所述炉体的进气口,能够从遮蔽空间外向所述炉体内引入空气,所述排气通道的连接端连通于所述炉体的排气口,排气端连通于遮蔽空间外部,能够将所述炉体内的废气排出所述遮蔽空间。作为优选,所述炉体内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补气区,所述补气区与所述进气通道的连接端相连通;所述炉体在使用时,从所述进气口进入所述炉体的空气经过所述补气区后从所述排气口排出。作为优选,所述补气区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第一补气区和第二补气区,从所述进气口进入所述炉体的空气依次经过所述第一补气区和所述第二补气区后从所述排气口排出。作为优选,炉门设置于所述炉体的前侧,所述进气口设置于所述炉体的后侧,所述炉体内设置有导气板,将所述炉体内部分隔成上下两个部分,所述第一补气区位于所述导气板下部的前侧,所述第二补气区位于所述导气板上部的后侧。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补气区通过第一补气通道与所述进气通道的连接端相连通;所述第一补气通道包括相互连通的灰盒和第一补气管,所述灰盒设置于所述炉体的底部,通过所述炉体底部的开口连通于所述第一补气区,所述第一补气管一端连通于所述进气通道的连接端,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灰盒的一侧,所述灰盒的底部设置有灰托,所述灰托能够打开或封闭所述灰盒底部的开口。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补气区通过第二补气通道与所述进气通道的连接端相连通;所述第二补气通道包括多个第二补气管,所述第二补气管一端连通于所述进气通道的连接端,另一端伸入所述炉体内,所述第二补气管伸入所述炉体内的部分的侧壁上开设有透气孔。作为优选,所述炉体上设置有进气调节装置,所述进气调节装置能够调节所述进气口的开度。作为优选,所述进气调节装置包括:封挡板,通过转动轴转动设置于所述进气通道的连接端的内部;调节杆,从所述炉体的前侧向所述炉体的后侧延伸,滑动连接于所述炉体,一端连接有操作柄,另一端通过传动组件连接于所述转动轴,所述调节杆滑动时能够带动所述封挡板转动以调节所述进气口的开度。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补气区通过第一补气通道与所述进气通道的连接端相连通;所述炉体内设置有补气调节装置,所述补气调节装置能够调节所述第一补气通道与所述炉体之间的连通口的开度。作为优选,还包括两个罩壳,两个所述罩壳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炉体,且对称设置于所述炉体的顶部;两个所述罩壳扣合在一起时能够在所述炉体顶部围设形成封闭的烘烤空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炉体的基础上,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相配合,使得炉子在帐篷等遮蔽空间内使用时,可以从外界引入空气并将燃烧后产生的烟气等排到外部,不消耗遮蔽空间内的氧气,并且避免了烟气等在遮蔽空间内泄露的问题,使得用户可以在遮蔽空间内对炉子进行安全地使用。在进气口的基础上,通过在炉体内设置两个补气区,使得在炉体内部燃料的整个燃烧过程中,进行了三次通气助燃,有效避免了燃料燃烧不充分而导致的有害气体的产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炉子在遮蔽空间内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炉子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炉子的正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炉子的局部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炉子的部分结构一个位向的爆炸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炉子的部分结构另一位向的爆炸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炉子收起时一个位向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炉子收起时另一位向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炉子收起时的端面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炉子中进气调节装置、补气调节装置和灰托完全敞开时的剖视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炉子中进气调节装置、补气调节装置和灰托部分敞开时的剖视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炉子中进气调节装置、补气调节装置和灰托完全闭合时的剖视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炉子中筒节和阻燃器的爆炸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炉子中筒节和阻燃器套装在一起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炉体;11、导气板;12、进气调节装置;121、封挡板;122、调节杆;13、补气调节装置;131、调节板;132、拉杆;14、炉盖;15、烤网;16、支腿;17、燃料篦子;18、炉门;181、门把手;1811、叉片;1812、握持部;2、进气通道;3、排气通道;31、筒体;311、筒节;32、烟筒保护器;33、硅胶保护器;34、阻燃器;35、调流器;4、第一补气通道;41、灰盒;411、灰托;42、第一补气管;5、第二补气通道;51、第二补气管;511、透气孔;6、罩壳;61、手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炉子,包括炉体1、进气通道2和排气通道3。炉体1在遮蔽空间内使用时,进气通道2的进气端连通于遮蔽空间的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炉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进气通道(2)和排气通道(3);/n所述炉体(1)在遮蔽空间内使用时,所述进气通道(2)的进气端连通于遮蔽空间外部,连接端连通于所述炉体(1)的进气口,能够从遮蔽空间外向所述炉体(1)内引入空气,所述排气通道(3)的连接端连通于所述炉体(1)的排气口,排气端连通于遮蔽空间外部,能够将所述炉体(1)内的废气排出所述遮蔽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炉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进气通道(2)和排气通道(3);
所述炉体(1)在遮蔽空间内使用时,所述进气通道(2)的进气端连通于遮蔽空间外部,连接端连通于所述炉体(1)的进气口,能够从遮蔽空间外向所述炉体(1)内引入空气,所述排气通道(3)的连接端连通于所述炉体(1)的排气口,排气端连通于遮蔽空间外部,能够将所述炉体(1)内的废气排出所述遮蔽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内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补气区,所述补气区与所述进气通道(2)的连接端相连通;
所述炉体(1)在使用时,从所述进气口进入所述炉体(1)的空气经过所述补气区后从所述排气口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炉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气区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第一补气区和第二补气区,从所述进气口进入所述炉体(1)的空气依次经过所述第一补气区和所述第二补气区后从所述排气口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炉子,其特征在于,炉门(18)设置于所述炉体(1)的前侧,所述进气口设置于所述炉体(1)的后侧,所述炉体(1)内设置有导气板(11),将所述炉体(1)内部分隔成上下两个部分,所述第一补气区位于所述导气板(11)下部的前侧,所述第二补气区位于所述导气板(11)上部的后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炉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气区通过第一补气通道(4)与所述进气通道(2)的连接端相连通;
所述第一补气通道(4)包括相互连通的灰盒(41)和第一补气管(42),所述灰盒(41)设置于所述炉体(1)的底部,通过所述炉体(1)底部的开口连通于所述第一补气区,所述第一补气管(42)一端连通于所述进气通道(2)的连接端,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灰盒(41)的一侧,所述灰盒(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秋娜
申请(专利权)人:刘秋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