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用阻抗消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7005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阀用阻抗消声器,属气动辅助元件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外筒、内筒、压环、消声罩,通过螺纹连接使各零件连接固定为一体,利用外筒的内锥面与内筒的外锥面间隙组成的环形膨胀腔使气流产生分流膨胀和反射干涉而耗能消声,利用内筒的阻尼孔和金属多孔材料消声罩进一步消声降噪,达到降低气流噪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既能降低高频噪声也能降低中低频噪声,能应用于气动设备及系统中的降噪声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阀用阻抗消声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阀用阻抗消声器,属气动辅助元件

技术介绍
消声器是一种允许气流通过却又能降低气流产生的动力性噪声的器件,是控制噪声的有效工具,消声器分为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阻抗复合式消声器等,阻式消声器是通过吸声材料或微穿孔板来吸收声能降低噪音,抗性消声器是通过内部的扩张室和共振室等使声波发生反射和干涉而降低声能量达到消声目的,一般阀用消声器为结构简单的阻式消声器,广泛应用于气动系统中排气的消声降噪,存在的不足是阻式消声器仅对中高频消声效果好、而对低频消声效果较差,另一方面抗性消声器主要适用于消除中、低频噪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阀用阻抗消声器,利用外筒的内锥面与内筒的外锥面间隙组成环形膨胀腔使气流产生分流膨胀和气流反射及干涉等耗能消声,利用内筒的阻尼孔和金属多孔材料消声罩进一步消声降噪,达到降低排气噪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阀用阻抗消声器,包括外筒、内筒、压环和消声罩,所述外筒包括进气口、外螺纹I、内锥面、膨胀腔和内螺纹I,所述内筒包括外锥面、阻尼孔、扩散腔、外螺纹II、外螺纹III和端面,所述压环包括内螺纹II、内端面和内孔;所述消声罩包括底面、上端面、阻尼腔和金属多孔壁;内筒设置于外筒的膨胀腔中,外筒的内螺纹I与内筒的外螺纹II螺纹连接固定,内筒的外螺纹III与压环的内螺纹II螺纹连接固定,消声罩的底面与内筒的端面紧密贴合,消声罩的上端面与压环的内端面贴合压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当气流从进气口进入到由外筒的内锥面与内筒的外锥面间隙组成的环形膨胀腔时气流产生分流膨胀、碰壁反射、互相干涉等耗能而消声,之后气流通过内筒的阻尼孔进入扩散腔进一步消声降噪,最后气流穿过消声罩的金属多孔材料壁,声能被再一次吸收,达到降低气流噪声的目的,本技术结构简单,既能降低高频噪声同时也能降低中低频噪声,能应用于气动设备及系统中的降噪声处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原理示意图;图2为外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内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压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消声罩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为:1-外筒、2-内筒、3-压环、4-消声罩,11-进气口、12-外螺纹I、13-内锥面、14-膨胀腔、15-内螺纹I,21-外锥面、22-阻尼孔、23-扩散腔、24-外螺纹II、25-外螺纹III、26-端面,31-内螺纹II、32-内端面、33-内孔;41-底面、42-上端面、43-阻尼腔、44-金属多孔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的内容并不限于所述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连接关系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连接关系、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材料、仪器或设备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实施例1:如图1-5所示,一种阀用阻抗消声器,包括外筒1、内筒2、压环3、消声罩4,所述外筒1包括进气口11、外螺纹I12、内锥面13、膨胀腔14、内螺纹I15,所述内筒2包括外锥面21、阻尼孔22、扩散腔23、外螺纹II24、外螺纹III25、端面26,所述压环3包括内螺纹II31、内端面32、内孔33;所述消声罩4包括底面41、上端面42、阻尼腔43、金属多孔壁44;内筒2设置于外筒1的膨胀腔14中,外筒1的内螺纹I15与内筒2的外螺纹II24螺纹连接固定,内筒2的外螺纹III25与压环3的内螺纹II31螺纹连接固定,消声罩4的底面41与内筒2的端面26紧密贴合,消声罩4的上端面42与压环3的内端面32贴合压紧。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技术中外部气管螺纹连接到外筒1的外螺纹I12上,外筒1的内锥面13与内筒2的外锥面21之间的锥形间隙组成气流的环形膨胀腔,当气流从进气口11进入到环形膨胀腔时在膨胀腔14内分流膨胀、碰壁反射、互相干涉耗能而消声,之后气流通过内筒2的阻尼孔22进入扩散腔23进一步耗能消声,最后气流穿过消声罩4的金属多孔壁44,气流受到多孔材料的阻力,声能被再一次吸收,达到降低气流噪声的目的,本技术结构简单,既能降低高频噪声同时也能降低中低频噪声,能应用于气动设备及系统中的降噪声处理。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阀用阻抗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1)、内筒(2)、压环(3)和消声罩(4),所述外筒(1)包括进气口(11)、外螺纹I(12)、内锥面(13)、膨胀腔(14)和内螺纹I(15),所述内筒(2)包括外锥面(21)、阻尼孔(22)、扩散腔(23)、外螺纹II(24)、外螺纹III(25)和端面(26),所述压环(3)包括内螺纹II(31)、内端面(32)和内孔(33);所述消声罩(4)包括底面(41)、上端面(42)、阻尼腔(43)和金属多孔壁(44);/n内筒(2)设置于外筒(1)的膨胀腔(14)中,外筒(1)的内螺纹I(15)与内筒(2)的外螺纹II(24)螺纹连接固定,内筒(2)的外螺纹III(25)与压环(3)的内螺纹II(31)螺纹连接固定,消声罩(4)的底面(41)与内筒(2)的端面(26)紧密贴合,消声罩(4)的上端面(42)与压环(3)的内端面(32)贴合压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用阻抗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1)、内筒(2)、压环(3)和消声罩(4),所述外筒(1)包括进气口(11)、外螺纹I(12)、内锥面(13)、膨胀腔(14)和内螺纹I(15),所述内筒(2)包括外锥面(21)、阻尼孔(22)、扩散腔(23)、外螺纹II(24)、外螺纹III(25)和端面(26),所述压环(3)包括内螺纹II(31)、内端面(32)和内孔(33);所述消声罩(4)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瑜瑾刘剑雄何伟李浙昆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