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密内啮合齿轮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6907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精密内啮合齿轮泵,包括泵壳,泵壳中部设有通孔,通孔内穿过传动轴,泵壳内设有外齿轮,外齿轮内啮合有内齿轮,且内齿轮中部设有与传动轴相适应的轴孔,外齿轮和内齿轮之间形成偏心距空间、并在该空间内设有月牙板,内齿轮的轮齿为直线形式,外齿轮的轮齿为渐开线形式,内齿轮与外齿轮的啮合处间隔有导流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精密内啮合齿轮泵,其通过对外齿轮、内齿轮轮齿的改进,能够有效减少外齿轮与内齿轮啮合时的摩擦力,既延长了泵的使用寿命,又避免了经过泵输送的冷却液或切削液温度过高并含有碎屑;导流间隙的设置避免啮合处的冷却液或切削液因内齿轮与外齿轮的啮合挤压导致压力过大、温度上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密内啮合齿轮泵
本技术涉及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精密内啮合齿轮泵。
技术介绍
在机加工中,一般需要对机加工部位打冷却液或切削液,方便机加工的顺利继续,这就需要用到有较大压力的泵来输送冷却液或切削液,而齿轮泵在输送系统中能够提供较大的压力,但是现有齿轮泵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问题。现有齿轮泵其内轮齿牙和外轮齿牙大多都是弧形结构或平直结构,双平直结构的齿牙其摩擦较多、齿轮受损严重、也容易产生较大的热量;双弧形结构的齿牙其啮合密实,在打冷却液或切削液时其受压过大容易发热、并且较大的压力也容易导致内外齿轮咬死;同时,双弧形结构的轮齿结构,其在轮齿啮合处可能存在多处齿牙完全贴合的位置,这就导致齿牙内部(即外齿轮与内齿轮啮合处)的冷却液或切削液无法流动,再随着空间的压缩变小,内部的冷却液或切削液会形成较大的压力,造成冷却液或切削液温度上升,甚至导致内部外齿轮与内齿轮啮合咬死;最后,由于上述两种原因的存在,导致现有传统泵的增压只能达到2MPa左右,难以适应现有使用条件下的增压强度,因而,两种形式的齿轮泵均不适用在机加工的打冷却液或切削液工作中。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精密内啮合齿轮泵,其能够很好的解决上述齿轮泵存在的齿轮啮合摩擦多、热量大、封闭空间导致内部的切削液或冷却液受压大、温度上升等问题。(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精密内啮合齿轮泵,包括泵壳,所述泵壳中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穿过传动轴,所述泵壳内设有外齿轮,所述外齿轮内啮合有内齿轮,且所述内齿轮中部设有与所述传动轴相适应的轴孔,所述外齿轮和所述内齿轮之间形成偏心距空间、并在该空间内设有月牙板,所述内齿轮的轮齿为直线形式,所述外齿轮的轮齿为渐开线形式,所述内齿轮与所述外齿轮的啮合处间隔有导流间隙;工作时,传动轴通过内齿轮带动外齿轮转动时,相互啮合的内齿轮的轮齿和外齿轮的轮齿、仅在一个面上有贴合接触面,该贴合接触面将导流间隙分成两条,并且被分成两条的导流间隙在每一条都没有闭合段;通过对外齿轮和内齿轮轮齿形状的改进,能够有效解决外齿轮和内齿轮摩擦较大、外齿轮与内齿轮啮合处油压过大造成的温度过高和外齿轮与内齿轮容易咬死的问题。所述泵壳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下壳内部设有与所述外齿轮相适应的齿轮槽,所述下壳内部还设有与所述齿轮槽相连通的进油槽和出油槽,且所述进油槽与所述下壳侧壁的进油孔相连通、所述出油槽与所述下壳另一侧侧壁的出油孔相连通;整体输送过程是切削液或冷却液从进油孔处进入到进油槽,并通过内齿轮与外齿轮的啮合在输送液体的同时也能够形成一个较大的压力将液体输送出去,从而在冷却液或切削液喷出时形成一个较大的喷出力,适应机床加工的使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壳内部还设有与所述出油槽相连通的拓宽槽和支流槽,其中,拓宽槽将出油槽靠近内齿轮与外齿轮啮合处的一侧拓宽,支流槽将所述出油槽延长;通过内齿轮与外齿轮的啮合并转动将冷却液或切削液从进油槽转换到出油槽时,在靠近内齿轮与外齿轮啮合处设置拓宽槽,能够加快通过外齿轮与内齿轮啮合输送的油进入到出油槽,有效避免了啮合处出油慢造成油压过大、温度过大的问题,而支流槽的设置能够提前释放啮合齿内的冷却液或切削液,进一步减小啮合齿内的油压。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壳中部设有与所述传动轴相适应的转动壳,所述下壳内部还设有连通槽,所述连通槽将所述出油槽和所述转动壳相连通;连通槽能够将冷却液或切削液输送小部分进入到转动壳内,减小转动壳与下壳之间的摩擦力。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油槽和所述通孔之间设有连通孔;当外齿轮与内齿轮反向转动时,进油槽内较大压力的冷却液或切削液经过连通孔破坏下端的第二密封圈排出,避免了本体内部较大的压力。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通过螺栓连接,且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连接处设有第一密封圈;保障上壳与下壳连接的密封。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壳远离上壳一侧设有与所述通孔相适应的密封盖,且所述密封盖与所述通孔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圈;保障下壳下端的密封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月牙板与所述下壳为一体成型结构;保障月牙板的稳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月牙板外侧壁与所述外齿轮的轮齿精密动配合,所述月牙板内侧壁与所述内齿轮的轮齿精密动配合;通过月牙板与外齿轮、内齿轮的配合,实现对冷却液或切削液的输送并增加压力。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壳上设有定位槽和定位杆,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相适应;定位槽和定位杆的设置,方便了上壳和下壳的定位安装。(三)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一种精密内啮合齿轮泵,其通过对外齿轮、内齿轮轮齿的改进,能够有效减少外齿轮与内齿轮啮合时的摩擦力,既延长了泵的使用寿命,又避免了经过泵输送的冷却液或切削液温度过高并含有碎屑;同时导流间隙的设置,也能够保障冷却液或切削液在经过内齿轮与外齿轮啮合输送时依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避免啮合处的冷却液或切削液因内齿轮与外齿轮的啮合挤压导致压力过大、温度上升的问题。2、本技术提供一种精密内啮合齿轮泵,其通过支流槽的设置能够使得内齿轮与外齿轮啮合输送的冷却液或切削液能够提前泄压,避免其温度过高,而拓宽槽的设置能够保障内齿轮与外齿轮啮合输送的冷却液或切削液能够快速排出,进一步避免其温度过高。3、本技术提供一种精密内啮合齿轮泵,其连通孔的设置能够避免泵反向工作内部产生的压力较大时,冷却液或切削液通过连通孔并破坏第二密封圈排出,实现释放内部压力以保护泵体。4、本技术提供一种精密内啮合齿轮泵,其件月牙板与下壳设置成一体成型结构,充分保障了月牙板在外齿轮与内齿轮之间的位置准确、牢固,保障了月牙板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的内部第一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内部第二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下壳内部第一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下壳内部第二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下壳外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传动轴、内齿轮与外齿轮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内齿轮与外齿轮啮合状态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泵壳、11为上壳、12为下壳、121为齿轮槽、122为进油槽、123为出油槽、124为进油孔、125为出油孔、126为拓宽槽、127为支流槽、128为转动壳、129为连通槽、13为螺栓、14为第一密封圈、15为定位槽、16为定位杆、2为通孔、3为传动轴、4为外齿轮、5为内齿轮、6为轴孔、7为月牙板、8为导流间隙、9为连通孔、10为密封盖、101为第二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精密内啮合齿轮泵,包括泵壳(1),所述泵壳(1)中部设有通孔(2),所述通孔(2)内穿过传动轴(3),所述泵壳(1)内设有外齿轮(4),所述外齿轮(4)内啮合有内齿轮(5),且所述内齿轮(5)中部设有与所述传动轴(3)相适应的轴孔(6),所述外齿轮(4)和所述内齿轮(5)之间形成偏心距空间、并在该空间内设有月牙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轮(5)的轮齿为直线形式,所述外齿轮(4)的轮齿为渐开线形式,所述内齿轮(5)与所述外齿轮(4)的啮合处间隔有导流间隙(8);在一个转动周期内,传动轴(3)通过内齿轮(5)带动外齿轮(4)转动时,相互啮合的内齿轮(5)的轮齿和外齿轮(4)的轮齿、仅在一个面上有贴合接触面,该贴合接触面将导流间隙(8)分成两条,并且被分成两条的导流间隙(8)在每一条都没有闭合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密内啮合齿轮泵,包括泵壳(1),所述泵壳(1)中部设有通孔(2),所述通孔(2)内穿过传动轴(3),所述泵壳(1)内设有外齿轮(4),所述外齿轮(4)内啮合有内齿轮(5),且所述内齿轮(5)中部设有与所述传动轴(3)相适应的轴孔(6),所述外齿轮(4)和所述内齿轮(5)之间形成偏心距空间、并在该空间内设有月牙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轮(5)的轮齿为直线形式,所述外齿轮(4)的轮齿为渐开线形式,所述内齿轮(5)与所述外齿轮(4)的啮合处间隔有导流间隙(8);在一个转动周期内,传动轴(3)通过内齿轮(5)带动外齿轮(4)转动时,相互啮合的内齿轮(5)的轮齿和外齿轮(4)的轮齿、仅在一个面上有贴合接触面,该贴合接触面将导流间隙(8)分成两条,并且被分成两条的导流间隙(8)在每一条都没有闭合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密内啮合齿轮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1)包括上壳(11)和下壳(12),所述下壳(12)内部设有与所述外齿轮(4)相适应的齿轮槽(121),所述下壳(12)内部还设有与所述齿轮槽(121)相连通的进油槽(122)和出油槽(123),且所述进油槽(122)与所述下壳(12)侧壁的进油孔(124)相连通、所述出油槽(123)与所述下壳(12)另一侧侧壁的出油孔(125)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精密内啮合齿轮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12)内部还设有与所述出油槽(123)相连通的拓宽槽(126)和支流槽(127),其中,拓宽槽(126)将出油槽(123)靠近内齿轮(5)与外齿轮(4)啮合处的一侧拓宽,支流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寅志王宗祥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镇海元益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