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节能建筑的窗户进风自动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6837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节能建筑的窗户进风自动调节装置,属于节能建筑领域,包括从外到里依次设置的驱动组件、挡风组件、阻风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外部感知风力并驱动所述挡风组件和阻风组件联动,所述挡风组件与所述阻风组件按照不同的方向进行设置,所述固定组件设在所述阻风组件上且连接阻风组件与现有的窗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依据户外风力变化自动调节室内进风量和风速,保证进入室内的风力始终处于微风状态,从而实现稳定的微风换气目的,本装置使用期间不需要额外的能量,仅依靠室外风力本身动能即可完成自动调节动作,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节能建筑的窗户进风自动调节装置
本技术属于节能建筑领域,涉及用于节能建筑的窗户进风自动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窗户作为建筑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部件,是室内与室外联系的重要环节,好的建筑设计,要求门窗既能在平时通风换气,又能在大风大雨时遮风挡雨。近几年,我国节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隔热墙、保温窗户等节能环保建筑设备大量装备新建筑或用于改造老旧建筑。但在节能窗户方面,现阶段的窗户虽然已具有自动调温、遮阳等功能,但是在调节户外风力方面,还不能根据户外风力变化自动调节的能力。在风速变化大的高层、高原、山区等地区,需要人工频繁调整窗户开度,以保证室内风速稳定;对于多窗的仓库,群居的宿舍,孤居的老人等群体,开窗或者关窗则是一个很麻烦很琐碎的问题。另外,家中无人时需要关闭窗户,防止瞬时大风损坏物品,但不能达到很好的通风效果,导致室内空气质量很差。为实现上述情况下的室内通风换气问题,通用的做法是使用独立空调、新风系统,或在窗户上安装排风扇,其原理都是通过风扇的强制引风完成室内外空间的定速换风。但这种方式需要不间断消耗大量能源,不符合节能建筑的绿色节能发展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于提供用于节能建筑的窗户进风自动调节装置,依据户外风力变化自动调节室内进风量和风速,保证进入室内的风力始终处于微风状态,从而实现稳定的微风换气目的,本装置使用期间不需要额外的能量,仅依靠室外风力本身动能即可完成自动调节动作,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节能建筑的窗户进风自动调节装置包括从外到里依次设置的驱动组件、挡风组件、阻风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外部感知风力并驱动所述挡风组件和阻风组件联动,所述挡风组件与所述阻风组件按照不同的方向进行设置,所述固定组件设在所述阻风组件上且连接阻风组件与现有的窗框。进一步的,所述阻风组件的数量为多个,且至少设置为两个,相邻两个阻风组件呈面对面、背对背的方式安装,多个阻风组件之间的阻风扇叶成交错状态,后一个阻风组件中的阻风扇叶在前一个阻风组件中的两个相邻的阻风扇叶中间。进一步的,所述挡风组件包括挡风窗框,所述挡风窗框的内部铰接有多个挡风扇叶,挡风窗框的侧面设有水平驱动轴,水平驱动轴的一端设在挡风窗框内,一端设在挡风窗框外,所述水平驱动轴的两端均设有丝线槽,所述水平驱动轴通过内部的丝线槽内设置的传动丝线驱动多个挡风扇叶联动,所述水平驱动轴通过外部的丝线槽内设置的传动丝线与驱动组件配合。进一步的,所述挡风扇叶包括挡风板和挡风旋转轴,挡风板通过两端设置的挡风旋转轴与挡风窗框铰接,所述挡风旋转轴上设有丝线槽,与水平驱动轴上的线槽匹配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挡风窗框外部的角度设有第一转向传动轴,上端设有第二转向传动轴,第一转向传动的两端设有丝线槽,第二转向传动轴的两端也设有丝线槽,水平驱动轴的两端经过第一转向传动轴和第二转向传动轴导向后与阻风组件联动设置。进一步的,所述阻风组件包括阻风窗框、阻风扇叶和竖直驱动轴,阻风扇叶包括阻风板和阻风旋转轴,阻风板的两端阻风旋转轴与阻风窗框铰接,阻风旋转轴上设有丝线槽,所述竖直驱动轴的两端也设有丝线槽,所述竖直驱动轴的一端设在阻风窗框的内部,一端设在阻风窗框的外部,竖直驱动轴的外部通过传动丝线与挡风组件连接,所述竖直驱动轴的内部通过传动丝线与阻风旋转轴联动设置。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旋转杆、迎风板和调压弹簧,旋转杆与挡风组件中的水平驱动轴同轴设置且二者固定连接,旋转杆与迎风板一起绕水平驱动轴旋转,旋转杆远离水平驱动轴的一端与迎风板上端的内侧固定连接,调压弹簧的一端与迎风板内侧的上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挡风窗框固定连接,调压弹簧对迎风板有顶压力。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底板、滑动卡板、滑动紧定螺栓和固定紧定螺栓,底板固定安装在阻风组件的边框上;滑动卡板沿底板上的长槽滑动用于调整本装置与原有窗户之间的相对位置;滑动紧定螺栓确定滑动卡板的位置后并将其拧紧于底板上,固定紧定螺栓将固定组件拧紧于建筑的窗框上。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的组件为四个,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阻风组件远离挡风组件一侧的四轴位置。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挡风组件、阻风组件和固定组件均由不锈钢制成且外表面均设有防锈漆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1、本技术依据户外风力变化自动调节室内进风量和风速,保证进入室内的风力始终处于微风状态,从而实现稳定的微风换气目的,本装置使用期间不需要额外的能量,仅依靠室外风力本身动能即可完成自动调节动作,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2、驱动组件上的迎风板可在室外风力作用下绕轴旋转,带动挡风扇叶和阻风扇叶转动以调整开口角度,实现室内进风量和风速的调节,达到稳定的微风式换风的目的;使用期间不需要额外的能量,仅依靠室外风力本身动能即可完成自动调节动作,节能环保;3、挡风组件与所述阻风组件按照不同的方向进行设置,阻风组件的数量为多个,且至少设置为两个,相邻两个阻风组件呈面对面、背对背的方式安装,多个阻风组件之间的阻风扇叶成交错状态,后一个阻风组件中的阻风扇叶在前一个阻风组件中的两个相邻的阻风扇叶中间,这样可以避免风直接灌入,风力呈现S形传输,风力更加柔和,降低风速和风力;4、本申请中,可通过迎风板与风力的相互作用,实现挡风组件和阻风组件的联动,保证风大时,进风少,风小时进风多的情况,实现了室内和室外良好的空气流动和缓和。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用于节能建筑的窗户进风自动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用于节能建筑的窗户进风自动调节装置的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挡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挡风组件的爆炸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挡风组件的角部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水平驱动轴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第一转向传动轴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第二转向传动轴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挡风扇叶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挡风旋转轴的局部放大图;图11是本技术水平驱动轴、第一转向传动轴和第二转向传动轴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水平驱动轴和第一转向传动轴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阻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技术阻风组件的爆炸示意图;图15是本技术竖直驱动轴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技术阻风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本技术阻风窗框、阻风扇叶和竖直驱动轴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18是本技术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9是本技术驱动组件和挡风组件配合的局部放大图;图20是本技术驱动组件和挡风组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节能建筑的窗户进风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外到里依次设置的驱动组件、挡风组件、阻风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外部感知风力并驱动所述挡风组件和阻风组件联动,所述挡风组件与所述阻风组件按照不同的方向进行设置,所述固定组件设在所述阻风组件上且连接阻风组件与现有的窗框。/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节能建筑的窗户进风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外到里依次设置的驱动组件、挡风组件、阻风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外部感知风力并驱动所述挡风组件和阻风组件联动,所述挡风组件与所述阻风组件按照不同的方向进行设置,所述固定组件设在所述阻风组件上且连接阻风组件与现有的窗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节能建筑的窗户进风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风组件的数量为多个,且至少设置为两个,相邻两个阻风组件呈面对面、背对背的方式安装,多个阻风组件之间的阻风扇叶成交错状态,后一个阻风组件中的阻风扇叶在前一个阻风组件中的两个相邻的阻风扇叶中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节能建筑的窗户进风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组件包括挡风窗框,所述挡风窗框的内部铰接有多个挡风扇叶,挡风窗框的侧面设有水平驱动轴,水平驱动轴的一端设在挡风窗框内,一端设在挡风窗框外,所述水平驱动轴的两端均设有丝线槽,所述水平驱动轴通过内部的丝线槽内设置的传动丝线驱动多个挡风扇叶联动,所述水平驱动轴通过外部的丝线槽内设置的传动丝线与驱动组件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节能建筑的窗户进风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扇叶包括挡风板和挡风旋转轴,挡风板通过两端设置的挡风旋转轴与挡风窗框铰接,所述挡风旋转轴上设有丝线槽,与水平驱动轴上的线槽匹配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节能建筑的窗户进风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窗框外部的角度设有第一转向传动轴,上端设有第二转向传动轴,第一转向传动的两端设有丝线槽,第二转向传动轴的两端也设有丝线槽,水平驱动轴的两端经过第一转向传动轴和第二转向传动轴导向后与阻风组件联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强许丽华孙祥云王俊强王朝阳王树生冯星马丹
申请(专利权)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