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门体推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6827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56
一种电动门体推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安装盖及下安装盖,上安装盖及下安装盖合闭夹持推出装置于其内,所述的推出装置包括卡置于活动槽内的推杆及设于推杆下端的涡轮,动力装置驱动涡轮旋转,涡轮通过其外柱面的齿牙与推杆下端的齿条啮合,推动推杆沿着活动槽往前推出;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蜗杆及电机,蜗杆与涡轮的齿牙相互啮合,电机通过传动轴带动蜗杆旋转,所述的传动轴与蜗杆之间设置有防过载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无需安装门把,保证门体的外表面平整光滑,方便用户的日常生活,提高空间的利用率。防过载装置避免了电机受压过载,保护了电机,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门体推出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五金配件,具体是一种电动门体推出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家具行业所生产的嵌入式产品基本上是采用外装拉手的结构实现开门的需求,通常在产品的外端面安装把手,把手与门体通过螺接等方式进行连接,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受到人们普遍喜爱。但随着人们对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厨房电器及橱柜的设计要求趋向简洁大方,对产品的整体美观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对嵌入式产品在安装整体外观需要变得与橱柜的外表面平齐,此时外装式拉手便显得碍眼麻烦。如何解决嵌入式产品在没有外装式拉手情况下实现开门,且门体表面要求平整光滑成为厂家的难题。为了解决此弊端,急需提出一种电动门体的推出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保证门体外观平整光滑前提实现开门的一种电动门体推出装置。本技术目的是用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电动门体推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安装盖及下安装盖,上安装盖及下安装盖合闭夹持推出装置于其内,所述的推出装置包括卡置于活动槽内的推杆及设于推杆下端的涡轮,动力装置驱动涡轮旋转,涡轮通过其外柱面的齿牙与推杆下端的齿条啮合,推动推杆沿着活动槽往前推出;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蜗杆及电机,蜗杆与涡轮的齿牙相互啮合,电机通过传动轴带动蜗杆旋转,所述的传动轴与蜗杆之间设置有防过载装置。所述的防过载装置包括设于蜗杆与电机间的中间轴,中间轴一侧设有主防滑齿,主防滑齿与蜗杆一侧的副防滑齿错位配对,一螺杆穿过中间轴与蜗杆连接并突出蜗杆设置;所述的螺杆外柱面圈套有弹簧,弹簧产生推力使得蜗杆始终往后伸入,使得副防滑齿始终与主防滑齿贴合。所述的齿条末端设置微动开关,微动开关通过设于其上端的滑轮卡置于推杆下端的凸台上,滑轮可沿着凸台外表面滑动。所述的凸台呈“V”型,其中部交汇处由圆弧过渡。所述的螺杆一端由本体突出设有卡台,卡台卡置于中间轴的中心孔上。所述的螺杆另一端螺接有螺母,弹簧的一端抵压在该螺母上,另一端抵压在蜗杆上。所述的传动轴外端面向外突出设置防转台,防转台卡置于中间轴的防转孔内。所述的传动轴内端设有主轴孔,电机的主轴穿插并卡置于主轴孔内;所述的主轴孔呈半圆形,与主轴相仿设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提高市场竞争力。2、无需安装把手,保证门体的外表面平整光滑,方便用户的日常生活,提高空间的利用率。3、防过载装置避免了电机受压过载,保护了电机,延长设备使用寿命。4、设置微动开关确保了推杆的每次行程一致,确保了门体的打开角度为固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总装效果图。图2为本技术中隐藏上安装盖的效果图。图3为本技术中推出装置与上安装盖及下安装盖的装配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中推出装置的装配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中动力装置与防过载装置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中动力装置与防过载装置的装配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具体进一步的说明。一种电动门体推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安装盖1及下安装盖2,上安装盖1及下安装盖2合闭夹持推出装置3于其内,所述的推出装置3包括卡置于活动槽21内的推杆31及设于推杆31下端的涡轮32,动力装置4驱动涡轮32旋转,涡轮32通过其外柱面的齿牙321与推杆31下端的齿条311啮合,推动推杆31沿着活动槽21往前推出;所述的动力装置4包括蜗杆41及电机42,蜗杆41与涡轮32的齿牙321相互啮合,电机42通过传动轴5带动蜗杆41旋转,所述的传动轴5与蜗杆41之间设置有防过载装置。所述的防过载装置包括设于蜗杆41与电机42间的中间轴6,中间轴6一侧设有主防滑齿61,主防滑齿61与蜗杆41一侧的副防滑齿411错位配对,一螺杆7穿过中间轴6与蜗杆41连接并突出蜗杆41设置;所述的螺杆7外柱面圈套有弹簧8,弹簧8产生推力使得蜗杆41始终往后伸入,使得副防滑齿411始终与主防滑齿61贴合。所述的齿条311末端设置微动开关9,微动开关9通过设于其上端的滑轮91卡置于推杆31下端的凸台312上,滑轮91可沿着凸台312外表面滑动。所述的凸台312呈“V”型,其中部交汇处由圆弧过渡。所述的螺杆7一端由本体突出设有卡台71,卡台71卡置于中间轴6的中心孔上。所述的螺杆7另一端螺接有螺母10,弹簧8的一端抵压在该螺母10上,另一端抵压在蜗杆41上。所述的传动轴5外端面向外突出设置防转台51,防转台51卡置于中间轴6的防转孔62内。所述的传动轴5内端设有主轴421孔52,电机42的主轴421穿插并卡置于主轴421孔52内;所述的主轴421孔52呈半圆形,与主轴421相仿设计。工作原理:在嵌入式产品的顶部安装推出装置及霍尔传感器,同时在门体的内部安装有磁铁。当需要开门时,用户按压门体,磁铁跟随着门体一起发生位移,此时霍尔传感器感应到磁铁磁场的变化从而识别需要开门的信号。此时电机启动,主轴旋转,通过传动轴带动蜗杆发生旋转,驱动与蜗杆啮合的涡轮旋转,涡轮通过其外柱面的齿牙与推杆下端的齿条啮合,推动推杆沿着活动槽往前推出,从而将门体推出至固定角度,此时用户可从门体的侧面将门体打开,实现开门功能。与传统的外装式拉手相比,本技术利用推出装置将门体打开至固定角度,方便用户从门体的侧面打开,实现开门的目的,使得门体的外表面平整光滑,方便用户的日常生活,提高空间的利用率。进一步的,在传动轴与蜗杆之间设置有防过载装置,当用户意外触动开门信号并阻止门体打开时,防过载装置启动,由于蜗杆一端的副防滑齿与设于蜗杆与电机之间的中间轴的主防滑齿错位配对,当推杆卡柱时,由于主轴扭力大于弹簧的压力,主防滑齿克服弹簧的压力,使得主防滑齿在副防滑齿上打滑旋转,从而避免了受压过载,保护了电机。除了使用机械防止过载以外,厂家还可在控制电路上设置有电流检测装置,当驱动受阻时,驱动电机的电流增大,系统即可判断其发生故障,从而停止电机工作,并发出警报,从而避免电机烧毁或是其他机械部件发生损坏。更进一步的,为了确保推出装置的精度及推杆的复位情况,在推杆的末端设置微动开关,确保了推杆的每次行程一致,确保了门体的打开角度为固定,从而保证了开门角度的准确性。因此与传统手动开启的方式相比,本案中的结构可提高开关门的操作科技感,也避免了在门板上安装把手破坏其美感,故可广泛推广使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门体推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安装盖(1)及下安装盖(2),上安装盖(1)及下安装盖(2)合闭夹持推出装置(3)于其内,所述的推出装置(3)包括卡置于活动槽(21)内的推杆(31)及设于推杆(31)下端的涡轮(32),动力装置(4)驱动涡轮(32)旋转,涡轮(32)通过其外柱面的齿牙(321)与推杆(31)下端的齿条(311)啮合,推动推杆(31)沿着活动槽(21)往前推出;所述的动力装置(4)包括蜗杆(41)及电机(42),蜗杆(41)与涡轮(32)的齿牙(321)相互啮合,电机(42)通过传动轴(5)带动蜗杆(41)旋转,所述的传动轴(5)与蜗杆(41)之间设置有防过载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门体推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安装盖(1)及下安装盖(2),上安装盖(1)及下安装盖(2)合闭夹持推出装置(3)于其内,所述的推出装置(3)包括卡置于活动槽(21)内的推杆(31)及设于推杆(31)下端的涡轮(32),动力装置(4)驱动涡轮(32)旋转,涡轮(32)通过其外柱面的齿牙(321)与推杆(31)下端的齿条(311)啮合,推动推杆(31)沿着活动槽(21)往前推出;所述的动力装置(4)包括蜗杆(41)及电机(42),蜗杆(41)与涡轮(32)的齿牙(321)相互啮合,电机(42)通过传动轴(5)带动蜗杆(41)旋转,所述的传动轴(5)与蜗杆(41)之间设置有防过载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门体推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过载装置包括设于蜗杆(41)与电机(42)间的中间轴(6),中间轴(6)一侧设有主防滑齿(61),主防滑齿(61)与蜗杆(41)一侧的副防滑齿(411)错位配对,一螺杆(7)穿过中间轴(6)与蜗杆(41)连接并突出蜗杆(41)设置;所述的螺杆(7)外柱面圈套有弹簧(8),弹簧(8)产生推力使得蜗杆(41)始终往后伸入,使得副防滑齿(411)始终与主防滑齿(61)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门体推出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传炉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嘉森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