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撑机构及门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6823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门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滑撑机构及门窗,包括底板和连杆组件,连杆组件包括托臂、长悬臂、短悬臂和斜悬臂,托臂包括托臂铰接部和位于托臂铰接部两端的托臂铰接端和自由端,长悬臂包括长臂铰接部和位于长臂铰接部两端的长臂铰接端和滑动端,短悬臂的一端与底板铰接,短悬臂的另一端与托臂铰接端铰接,斜悬臂位于短悬臂的一侧,且斜悬臂的一端与底板铰接,斜悬臂的另一端与长臂铰接部铰接,长臂铰接端与托臂铰接部铰接,滑动端与底板滑动连接;以上结构可使长悬臂的滑动端所受力小于长臂铰接端所受力,因此可增加滑动端的滑动稳定性,短悬臂和斜悬臂均与底板铰接可增大滑撑机构的承重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滑撑机构及门窗
本技术属于门窗
,尤其涉及一种滑撑机构及门窗。
技术介绍
滑撑为一种不锈钢滑撑铰链,多为不锈钢材质,是一种用于连接窗扇和窗框的连杆式活动链接装置,通过该滑撑的设置可以使窗户能够实现开启和关闭的连杆式活动链接装置。现有的滑撑一般包括滑轨、滑块、托臂、长悬臂、短悬臂和斜悬臂,其中滑块安装于滑轨上,长悬臂铰接于滑轨与托臂之间,短悬臂铰接于滑块与托臂之间,斜悬臂铰接于滑块与长悬臂之间。由于窗扇安装于托臂上,使得短悬臂和下悬臂为主要受力点,但由于短悬臂以及长悬臂与滑轨之间为滑动连接,因滑动连接的不稳定性,使得滑撑机构的承重能力降低,又由于现有滑撑机构的滑轨两端设置有包角且滑轨的厚度较厚,因此为滑撑机构的安装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撑机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滑撑机构承重能力差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滑撑机构,包括底板和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包括托臂、长悬臂、短悬臂和斜悬臂,所述托臂包括托臂铰接部和位于所述托臂铰接部两端的托臂铰接端和自由端,所述长悬臂包括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滑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包括托臂、长悬臂、短悬臂和斜悬臂,所述托臂包括托臂铰接部和位于所述托臂铰接部两端的托臂铰接端和自由端,所述长悬臂包括长臂铰接部和位于长臂铰接部两端的长臂铰接端和滑动端,所述短悬臂的一端与所述底板铰接,所述短悬臂的另一端与所述托臂铰接端铰接,所述斜悬臂位于所述短悬臂的一侧,且所述斜悬臂的一端与所述底板铰接,所述斜悬臂的另一端与所述长臂铰接部铰接,所述长臂铰接端与所述托臂铰接部铰接,所述滑动端与所述底板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包括托臂、长悬臂、短悬臂和斜悬臂,所述托臂包括托臂铰接部和位于所述托臂铰接部两端的托臂铰接端和自由端,所述长悬臂包括长臂铰接部和位于长臂铰接部两端的长臂铰接端和滑动端,所述短悬臂的一端与所述底板铰接,所述短悬臂的另一端与所述托臂铰接端铰接,所述斜悬臂位于所述短悬臂的一侧,且所述斜悬臂的一端与所述底板铰接,所述斜悬臂的另一端与所述长臂铰接部铰接,所述长臂铰接端与所述托臂铰接部铰接,所述滑动端与所述底板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撑机构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均位于所述底板的侧边上,且所述第一限位块位于所述短悬臂的一侧,所述第二限位块位于所述斜悬臂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撑机构还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两端,所述第一定位部设于所述底板上靠近所述短悬臂的一端,且所述第一定位部沿所述底板的方向轴向延伸,所述第二定位部向所述底板的下方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撑机构还包括调节块,所述调节块固定于所述托臂铰接端上,所述调节块的内部设有调节杆,所述短悬臂通过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玉龙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舰工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