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辊压脚手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6776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辊压脚手板,所述辊压主面板上端固定连接有T型防滑凸起,所述T型防滑凸起设有多个且呈矩形交叉阵列,所述辊压主面板上端面设有起鼓加强筋,所述起鼓加强筋设有根且平行设置,所述辊压主面板前后两端均焊接连接有封头板,所述封头板上对称开设有8个安装孔,所述封头板前端面固定连接有垂直加强筋,所述垂直加强筋设有8根,且相互平行设置,所述辊压主面板下端左右两侧均通过焊接件焊接连接有侧封板,所述侧封板平行开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所述辊压主面板下端还焊接连接有腹筋,该装置结构简单、可靠,使用安全、方便,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辊压脚手板
本技术涉及建筑设备
,具体为一种新型辊压脚手板。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架体结构中,脚手板采用钢笆网或者是矩形管、角铁焊接框架,表面覆盖花纹钢板组焊成形,表面油漆处理。但现有的脚手架存在以下问题1、费工:焊接工作量大、下料工作量大,二次搬运工作量大。2、费料:无论是矩形管、角铁还是花纹钢板,都会不可避免的产生部分边角料,造成浪费。3、周转率低:由于原材料全部为本色材料,成型后油漆,但是在实际施工中不可避免的油漆脱落,管件内部无法油漆等,导致产品锈蚀严重,最多周转3年。4、安装操作难度大:脚手板本身自重大(传统脚手板2米规格重量在45KG左右一块),安装时需人工搬运且是高空作业,存在安全隐患。5、周转使用不方便:每次工程结束需下次周转使用时,表面大量混凝土残渣需喷砂、抛丸处理后,再油漆处理,方能达到使用要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辊压脚手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辊压脚手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辊压脚手板,包括辊压主面板,所述辊压主面板上端固定连接有T型防滑凸起,所述T型防滑凸起设有多个且呈矩形交叉阵列,所述辊压主面板上端面设有起鼓加强筋,所述辊压主面板前后两端均焊接连接有封头板,所述封头板上对称开设有8个安装孔,所述封头板前端面固定连接有垂直加强筋,所述垂直加强筋设有8根,且相互平行设置,所述辊压主面板下端左右两侧均通过焊接件焊接连接有侧封板,所述侧封板平行开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中分别插设有安全绳和固定销,所述安全绳末端固定连接有防脱块,所述辊压主面板下端还焊接连接有腹筋,所述腹筋下端左右两侧均开有卡接槽,所述腹筋前端面开有第三安装孔,所述腹筋设有多个,且在辊压主面板下端等间距平行设置。优选的,所述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的直径均为18mm。优选的,所述起鼓加强筋设有4根,且相互平行设置。优选的,所述封头板为厚度3mm的热镀锌带钢板。优选的,所述腹筋为厚度3mm的热镀锌带钢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新型辊压脚手板,成型方便、快捷,易于搭建生产线,生产效率高,利用腹筋结构、封头板和侧封板的结构在确保整体结构强度的前提下极大地降低了装置自重;通过选用镀锌板作为装置母材、冲压成型后使用方便、经久耐磨,在转运过程中无需进行喷砂抛丸的工序,降低了装置的使用成本,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剖图;图3为本技术封头板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腹筋的示意图。图中:1辊压主面板、11T型防滑凸起、12起鼓加强筋、2封头板、21安装孔、22垂直加强筋、3侧封板、31第二安装孔、4腹筋、41卡接槽、42第三安装孔、5固定销、6防脱块、61安全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辊压脚手板,包括辊压主面板1,所述辊压主面板1采用全自动辊压成型生产线将厚度2mm热镀锌带钢辊压成型,便于进行生产线生产,辊压生产线成型稳定、速度快且无间断,工作效率高,与传统工艺相比,辊压生产线只需机械上料,成型切断后人工码放进行焊接即可,节省大量人工,减少二次搬运,省时省工,该辊压脚手板在同强度、同规格的情况下只相当于传统脚手板重量的75%2米辊压脚手板35KG,传统脚手板2米规格重量在45KG到48KG之间工人安装操作相对比较轻松,且能大幅度减轻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整体自重,提高安全性能,该辊压脚手板自重小,在同等面积的情况下大幅度减少原材料的费用,该辊压脚手板自重小,在同等重量的情况下可运输更多数量的产品从而降低运输费用,所述辊压主面板1上端固定连接有T型防滑凸起11,所述T型防滑凸起11设有多个且呈矩形交叉阵列,具有较好的防滑性能,所述辊压主面板1上端面设有起鼓加强筋12,所述起鼓加强筋12设有4根,且相互平行设置,能够增加辊压主面板1的结构强度,所述辊压主面板1前后两端均焊接连接有封头板2,所述封头板2为厚度3mm的热镀锌带钢板,所述封头板2为厚度3mm的热镀锌带钢板,所述封头板2上对称开设有8个安装孔21,所述封头板2前端面固定连接有垂直加强筋22,所述垂直加强筋22设有8根,且相互平行设置,所述辊压主面板1下端左右两侧均通过焊接件32焊接连接有侧封板3,所述侧封板3平行开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31,所述第二安装孔31中分别插设有安全绳61和固定销5,所述安全绳61和固定销5为间隔交叉设置,所述安全绳61能够保证使用人员的生命安全,所述固定销5能够确保该装置与升降式脚手架的连接强度,所述安全绳61末端固定连接有防脱块6,所述辊压主面板1下端还焊接连接有腹筋4,所述腹筋4为厚度3mm的热镀锌带钢板,能够极大地提升该装置的承压能力,所述腹筋4下端左右两侧均开有卡接槽41,所述腹筋4前端面开有第三安装孔42,所述安装孔21、第二安装孔31和第三安装孔42的直径均为18mm,所述腹筋4设有多个,且在辊压主面板1下端等间距平行设置。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辊压脚手板,包括辊压主面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压主面板(1)上端固定连接有T型防滑凸起(11),所述T型防滑凸起(11)设有多个且呈矩形交叉阵列,所述辊压主面板(1)上端面设有起鼓加强筋(12),所述辊压主面板(1)前后两端均焊接连接有封头板(2),所述封头板(2)上对称开设有8个安装孔(21),所述封头板(2)前端面固定连接有垂直加强筋(22),所述垂直加强筋(22)设有8根,且相互平行设置,所述辊压主面板(1)下端左右两侧均通过焊接件(32)焊接连接有侧封板(3),所述侧封板(3)平行开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31),所述第二安装孔(31)中分别插设有安全绳(61)和固定销(5),所述安全绳(61)末端固定连接有防脱块(6),所述辊压主面板(1)下端还焊接连接有腹筋(4),所述腹筋(4)下端左右两侧均开有卡接槽(41),所述腹筋(4)前端面开有第三安装孔(42),所述腹筋(4)设有多个,且在辊压主面板(1)下端等间距平行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辊压脚手板,包括辊压主面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压主面板(1)上端固定连接有T型防滑凸起(11),所述T型防滑凸起(11)设有多个且呈矩形交叉阵列,所述辊压主面板(1)上端面设有起鼓加强筋(12),所述辊压主面板(1)前后两端均焊接连接有封头板(2),所述封头板(2)上对称开设有8个安装孔(21),所述封头板(2)前端面固定连接有垂直加强筋(22),所述垂直加强筋(22)设有8根,且相互平行设置,所述辊压主面板(1)下端左右两侧均通过焊接件(32)焊接连接有侧封板(3),所述侧封板(3)平行开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31),所述第二安装孔(31)中分别插设有安全绳(61)和固定销(5),所述安全绳(61)末端固定连接有防脱块(6),所述辊压主面板(1)下端还焊接连接有腹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春领戴宏康张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揽月工程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