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轨与走道板的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9799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轨与走道板的连接装置,包括导轨本体,导轨本体的左右两侧壁的中部均开设有矩形滑槽;走道板本体的右半部的前侧一体成型有前矩形板,前矩形板的左右两侧分别一体成型有左前矩形连接块和右前矩形连接块;还包括用于连接导轨本体和走道板本体的连接机构;导轨本体设有四个,位于左后位置和右前位置的导轨本体的外部套装第二矩形框,位于右后位置和左前位置的导轨本体的外部套装第一矩形框;本发明专利技术走道板本体在上下运动时,会十分的稳定,走道板本体不会与导轨本体发生脱离,安全性高,通过四根导轨本体的两侧同时分担走道板本体的载荷,大大提高了走道板本体的载荷能力,方便走道板本体的拆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轨与走道板的连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行业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导轨与走道板的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建筑施丁机械化程度在逐年提高。二机械化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施工工艺的改革,高层建筑的出现,新工艺施工的推广,又促进了建筑施工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由于建筑施工条件差、环境多变,不同于一般室内作业和固定设备的生产工艺,所以机械容易磨损,维修不便、不安全因素多,再加上操作和使用人员变化频繁,如果不按照要求和规定正确使用和不断总结各类机械安全运行规律,不仅会缩短设备使用寿命、降低效率,而且容易发生设备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所以在使用各类机械之前,必须正确全面地了解其性能和安全操作方法,正确地按照原设计和制造要求使用。走道板是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走道板安装在两根导轨之间,导轨单边受力,导致走道板的载荷低,导轨和走道板之间缺少安全方位结构,导致走道板与导轨发生脱离的危险,而且难以对走道板进行拆除,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导轨与走道板的连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导轨与走道板的连接装置,走道板本体在上下运动时,会十分的稳定,走道板本体不会与导轨本体发生脱离,安全性高,通过四根导轨本体的两侧同时分担走道板本体的载荷,大大提高了走道板本体的载荷能力,方便走道板本体的拆装来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导轨与走道板的连接装置,包括:导轨本体,所述导轨本体的左右两侧壁的中部均开设有矩形滑槽;>走道板本体,所述走道板本体的右半部的后侧一体成型有后矩形板,所述后矩形板的左右两侧均分别一体成型有左后矩形连接块和右后矩形连接块,所述走道板本体的右半部的前侧一体成型有前矩形板,所述前矩形板的左右两侧分别一体成型有左前矩形连接块和右前矩形连接块;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导轨本体和所述走道板本体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矩形框、第二矩形框和滑轮,所述第一矩形框和所述第二矩形框的内壁一体成型有与所述矩形滑槽配合滑动的矩形滑块,所述滑轮的滑轮架通过螺栓一安装在矩形安装板的一侧,所述矩形安装板的另一侧壁的顶部与底部均焊接有矩形插杆,所述第一矩形框和所述第二矩形框的内壁均开设有供所述矩形插杆插接的矩形插槽,所述第一矩形框和所述第二矩形框通过螺栓二与所述矩形插杆连接,所述矩形滑块的顶部开设有存放所述螺栓二的螺帽的圆槽;所述第一矩形框的左侧壁的底部一体成型有左矩形块,所述左矩形块的顶部的前后两侧分别一体成型有第一前矩形块、第一后矩形块,所述左矩形块、所述第一前矩形块和所述第一后矩形块组成第一安装空间;所述第二矩形框的右侧壁的底部一体成型有右矩形块,所述右矩形块的顶部的前后两侧分别一体成型有第二前矩形块和第二后矩形块,所述右矩形块、所述第二前矩形块和所述第二后矩形块组成第二安装空间;所述导轨本体设有四个,位于左后位置和右前位置的所述导轨本体的外部套装所述第二矩形框,位于右后位置和左前位置的所述导轨本体的外部套装所述第一矩形框,所述左后矩形连接块和所述右前矩形连接块插在所述第二安装空间的内部,所述左前矩形连接块和所述右后矩形连接块插在所述第一安装空间的内部,所述左后矩形连接块的后侧壁上开设有左下倾斜孔一,所述右后矩形连接块的后侧壁上开设有右下倾斜孔一,所述左下倾斜孔一和所述右下倾斜孔一关于所述后矩形板的中点左右对称,所述右前矩形连接块的前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右下倾斜孔一前后对称的斜插孔一,所述左前矩形连接块的前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左下倾斜孔一前后对称的斜插孔二;所述第一后矩形块的基体上开设有左下倾斜孔二,所述第二后矩形块的基体上开设有右下倾斜孔二,所述左下倾斜孔二和所述右下倾斜孔二的内部分别安装有左下倾斜圆管和右下倾斜圆管,所述左下倾斜圆管和所述右下倾斜圆管的内部底部活动插接有限位插杆,左右两个所述限位插杆的底部分别插入右下倾斜孔一和所述左下倾斜孔一的内部,所述左下倾斜圆管和所述右下倾斜圆管的顶部内壁安装有内圆环,所述内圆环和所述限位插杆之间安装有抵紧弹簧,所述限位插杆的外端安装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外端穿过所述内圆环的内部。作为优选,每个所述矩形滑块的内壁至少等距安装有两个滑轮。作为优选,矩形插杆的外端均开设有环形切口一。作为优选,所述左下倾斜孔二和所述右下倾斜孔二的内壁均开设有内螺纹,所述左下倾斜圆管和所述右下倾斜圆管的外壁均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左下倾斜圆管和所述右下倾斜圆管通过螺纹连接分别安装在所述左下倾斜孔二和所述右下倾斜孔二的内部。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插杆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拉杆的底部外壁开设有外螺纹,所述拉杆的底部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所述螺纹孔的内部。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插杆的底部开设有环形切口二。作为优选,所述内圆环和所述限位插杆的相对面上均开设有环形卡槽,所述抵紧弹簧的两端抵在两侧的所述环形卡槽的内部。作为优选,所述内圆环的外壁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左下倾斜圆管和所述右下倾斜圆管的顶部内壁均开设有内螺纹,所述内圆环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左下倾斜圆管和所述右下倾斜圆管的顶部内部,所述内圆环的外端一体成型有外圆环,所述外圆环的外壁开设有防滑纹。作为优选,所述拉杆的外端焊接有手握圆环。作为优选,所述导轨本体的前后两侧壁的中部也开设有矩形滑槽,所述第一矩形框和所述第二矩形框的前后内壁也一体成型有与所述矩形滑槽配合滑动的所述矩形滑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通过第二矩形框和第一矩形框套在导轨本体的外部,使得每根导轨本体的两侧都能够分摊走道板本体的载荷,通过四根导轨本体的两侧同时分担走道板本体的载荷,大大提高了走道板本体的载荷能力,远远比现有技术采用单边支撑的载荷能力强;2、由于第一矩形框和第二矩形框都是套在导轨本体的外部,因此第一矩形框和第二矩形框不会发生脱离导轨本体的情况,大大提高了走道板本体在上下运动时的安全性能;3、在滑轮的作用下,有利于第一矩形框和第二矩形框顺畅的上下移动,通过拆装螺栓二,方便矩形安装板和滑轮的拆装;4、在抵紧弹簧和限位插杆的作用下,使得左后矩形连接块和右后矩形连接块与第一安装空间连接的更加紧密,提高了走道板本体与第一矩形框之间的稳定性;同时在抵紧弹簧和限位插杆的作用下,使得左后矩形连接块和右前矩形连接块和第二安装空间有相互挤压的趋势,提高了左后矩形连接块和右前矩形连接块和第二安装空间之间的稳定性,提高了左后矩形连接块和右前矩形连接块和第二矩形框之间的稳定性;5、方便走道板本体的拆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导轨与走道板的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走道板本体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轨与走道板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导轨本体(1),所述导轨本体(1)的左右两侧壁的中部均开设有矩形滑槽(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轨与走道板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轨本体(1),所述导轨本体(1)的左右两侧壁的中部均开设有矩形滑槽(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轨与走道板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走道板本体(2),所述走道板本体(2)的右半部的后侧一体成型有后矩形板(21),所述后矩形板(21)的左右两侧均分别一体成型有左后矩形连接块(211)和右后矩形连接块(212),所述走道板本体(2)的右半部的前侧一体成型有前矩形板(22),所述前矩形板(22)的左右两侧分别一体成型有左前矩形连接块(221)和右前矩形连接块(222);
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导轨本体(1)和所述走道板本体(2)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矩形框(4)、第二矩形框(5)和滑轮(42),所述第一矩形框(4)和所述第二矩形框(5)的内壁一体成型有与所述矩形滑槽(11)配合滑动的矩形滑块(401),所述滑轮(42)的滑轮架通过螺栓一(3)安装在矩形安装板(43)的一侧,所述矩形安装板(43)的另一侧壁的顶部与底部均焊接有矩形插杆(432),所述第一矩形框(4)和所述第二矩形框(5)的内壁均开设有供所述矩形插杆(432)插接的矩形插槽(44),所述第一矩形框(4)和所述第二矩形框(5)通过螺栓二(45)与所述矩形插杆(432)连接,所述矩形滑块(401)的顶部开设有存放所述螺栓二(45)的螺帽的圆槽(46);
所述第一矩形框(4)的左侧壁的底部一体成型有左矩形块(41),所述左矩形块(41)的顶部的前后两侧分别一体成型有第一前矩形块(411)、第一后矩形块(412),所述左矩形块(41)、所述第一前矩形块(411)和所述第一后矩形块(412)组成第一安装空间(48);
所述第二矩形框(5)的右侧壁的底部一体成型有右矩形块(51),所述右矩形块(51)的顶部的前后两侧分别一体成型有第二前矩形块(511)和第二后矩形块(512),所述右矩形块(51)、所述第二前矩形块(511)和所述第二后矩形块(512)组成第二安装空间(53);
所述导轨本体(1)设有四个,位于左后位置和右前位置的所述导轨本体(1)的外部套装所述第二矩形框(5),位于右后位置和左前位置的所述导轨本体(1)的外部套装所述第一矩形框(4),所述左后矩形连接块(211)和所述右前矩形连接块(222)插在所述第二安装空间(53)的内部,所述左前矩形连接块(221)和所述右后矩形连接块(212)插在所述第一安装空间(48)的内部,所述左后矩形连接块(211)的后侧壁上开设有左下倾斜孔一(23),所述右后矩形连接块(212)的后侧壁上开设有右下倾斜孔一(24),所述左下倾斜孔一(23)和所述右下倾斜孔一(24)关于所述后矩形板(21)的中点左右对称,所述右前矩形连接块(222)的前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右下倾斜孔一(24)前后对称的斜插孔一,所述左前矩形连接块(221)的前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左下倾斜孔一(23)前后对称的斜插孔二;
所述第一后矩形块(41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松杏张阳川林宇鹏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安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