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装饰板预制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6760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装饰板预制构件,涉及建筑材料领域。混凝土装饰板预制构件,包括依次层叠布置的装饰层、保温层和混凝土结构层,装饰层和保温层之间由粘接层连接,保温层和混凝土结构层之间由界面层连接,锚固件将装饰层、保温层和混凝土结构层固定于一体,装饰层为陶瓷厚板或陶板等材料,具有耐候性、耐火性和耐冲击强度,解决了装饰层漏水、渗水的问题,混凝土装饰板预制构件采用两套独立的连接系统,一种是采用粘接剂的连接方式,另一种是采用锚固组件的连接方式,双重的固定形式,解决了混凝土装饰板预制构件组装成建筑外墙后其表面装饰层存在脱落风险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装饰板预制构件
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凝土装饰板预制构件。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行业大力发展保温、结构、装饰一体化建筑构件,现有的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外页墙多采用不小于5cm厚的混凝土材料,由于混凝土材料的多相、多孔、不匀质、重量大的材料特性,其存在自重大、装饰性差、制备工艺复杂等问题。然而,现有的PC外保温石材面板装饰一体化板,采用石材为装饰面板,并通过连接件将石材与混凝土预制结构层相连接,虽然可以降低混凝土预制件的自重,但由于天然石材存在不可预见的微裂纹等质量隐患,存在脱落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混凝土装饰板预制构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一体化建筑构件的稳定性,使其表面装饰件不易脱落,从而更加适于实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混凝土装饰板预制构件,包括:依次层叠布置的装饰层、保温层和混凝土结构层,所述装饰层与所述保温层之间设置有粘接层,所述粘接层将所述装饰层与所述保温层连接,所述保温层与所述混凝土结构层之间设置有界面层,所述界面层将所述保温层与所述混凝土结构层连接;锚固件,将所述装饰层、保温层和混凝土结构层固定于一体。可选的,在上述混凝土装饰板预制构件中,所述装饰层包括若干个相邻的装饰层,所述若干个相邻的装饰层互相拼装连接;所述锚固件包括:第一卡槽,第一装饰层的边缘卡置于所述第一卡槽的开口;第二卡槽,其开口背向所述第一卡槽的开口,和第一装饰层相邻的第二装饰层的边缘卡置于所述第二卡槽的开口;锚固尾板,分别连接第一卡槽、第二卡槽,所述锚固尾板插固于所述混凝土结构层。可选的,在上述混凝土装饰板预制构件中,所述相邻的装饰层边缘为相对的企口结构,其中,所述第一装饰层的上边缘设置有第一凸板,所述第一凸板对齐所述第一装饰层的内侧面设置;所述第二装饰层的下边缘设置有第二凸板,所述第二凸板对齐所述第二装饰层的外侧面设置,所述第二装饰层下边缘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靠近所述第二装饰层的内侧面。可选的,在上述混凝土装饰板预制构件中,所述锚固件的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一凹槽卡固,所述锚固件的第二卡槽与所述第一凸板卡固。可选的,在上述混凝土装饰板预制构件中,所述相邻的装饰层边缘为相对的斜口结构,其中,所述第一装饰层的上边缘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装饰层的下边缘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装饰层的外侧面低于所述装饰层的内侧面。可选的,在上述混凝土装饰板预制构件中,所述锚固件的所述第一卡槽的槽底和所述第二卡槽的槽底与所述装饰层边缘的斜口结构的倾斜角度相同,所述锚固件的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三凹槽卡固,所述锚固件的第二卡槽与所述第二凹槽卡固。可选的,在上述混凝土装饰板预制构件中,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之间设置有应力释放凹槽,所述应力释放凹槽的槽口朝向所述装饰层外部。可选的,在上述混凝土装饰板预制构件中,所述锚固尾板板面上设置有多个尖端朝向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的楔形凸起;所述楔形凸起设置于所述锚固尾板的第一侧面和所述锚固尾板的第二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侧面。可选的,在上述混凝土装饰板预制构件中,还包括,若干个背栓组件,所述背栓组件包括背栓套、螺栓、螺母以及钢板;所述装饰层的内侧面设置有若干个背栓孔,所述保温层设置有与所述背栓孔对应的若干个贯通孔;其中,所述背栓套的一端置入所述背栓孔,所述螺栓的一端插入所述背栓套的另一端并固定,所述螺栓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贯通孔固定于所述混凝土结构层,所述螺母设置于所述螺栓,将所述背栓套锁紧,所述钢板设置于所述混凝土结构层,所述钢板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钢板的内螺纹与所述螺栓的另一端螺纹连接。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技术方案提供的混凝土装饰板预制构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混凝土装饰板预制构件,包括:依次层叠布置的装饰层、保温层和混凝土结构层,装饰层和保温层之间由粘接层连接,将装饰层与保温层固定到一起,保温层和混凝土结构层之间由界面层连接,界面层由界面砂浆构成,用以改善保温层基层粘结性能,所形成的构造层,可以提高混凝土结构层与保温层之间的粘接性;锚固件,将所述装饰层、保温层和混凝土结构层固定于一体,装饰层为陶瓷厚板或陶板等材料,陶瓷厚板和陶板采用高温烧结而成,具有极强的耐候性、耐火性和耐冲击强度,其致密的表面无论日照、雨淋(甚至酸雨),还是潮气都对表面和基材没有任何影响,避免装饰层漏水、渗水的情况,装饰层的外表面可以根据建筑的需要烧制不同的装饰花纹或直接烧制成型纹理,此外混凝土装饰板预制构件采用两套独立的连接系统,将装饰层、保温层与混凝土结构层相连接,一种是采用粘接剂的连接方式,垂直板面的抗拉粘接力不低于0.10MPa;另一种是采用锚固组件的连接方式,单点锚固力不低于2.0KN,双重的固定形式,不仅解决了混凝土装饰板预制构件组装成建筑外墙后其表面装饰层存在脱落风险的问题,同时解决了混凝土装饰板预制构件外墙渗水、漏水的现象。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装饰板预制构件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装饰板预制构件侧面结构;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图1的A-A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图3的C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混凝土装饰板预制构件正面结构;图6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混凝土装饰板预制构件侧面结构;图7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图5的B-B剖视图;图8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图7的D局部放大图;图9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图7的E局部放大图;图1至图9中的附图标记包括:10-装饰层,11-第一装饰层,12-第二装饰层,20-保温层,30-混凝土结构层,40-粘接层,50-界面层,60-锚固件,61-第一卡槽,62-第二卡槽,63-锚固尾板,64-应力释放凹槽,65-楔形凸起,70-企口结构,71-第一凸板,72-第二凸板,73-第一凹槽,80-斜口结构,81-第二凹槽,82-第三凹槽,90-背栓组件,91-背栓套,92-背栓孔,93-螺母,94-螺栓,95-钢板。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混凝土装饰板的装饰面板自重大、装饰性差、制备工艺复杂、表面开裂渗水等问题,提供了一种混凝土装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装饰板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依次层叠布置的装饰层、保温层和混凝土结构层,所述装饰层与所述保温层之间设置有粘接层,所述粘接层将所述装饰层与所述保温层连接,所述保温层与所述混凝土结构层之间设置有界面层,所述界面层将所述保温层与所述混凝土结构层连接;/n锚固件,将所述装饰层、保温层和混凝土结构层固定于一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装饰板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依次层叠布置的装饰层、保温层和混凝土结构层,所述装饰层与所述保温层之间设置有粘接层,所述粘接层将所述装饰层与所述保温层连接,所述保温层与所述混凝土结构层之间设置有界面层,所述界面层将所述保温层与所述混凝土结构层连接;
锚固件,将所述装饰层、保温层和混凝土结构层固定于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装饰板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饰层包括若干个相邻的装饰层,所述若干个相邻的装饰层互相拼装连接;
所述锚固件包括:
第一卡槽,第一装饰层的边缘卡置于所述第一卡槽的开口;
第二卡槽,其开口背向所述第一卡槽的开口,和第一装饰层相邻的第二装饰层的边缘卡置于所述第二卡槽的开口;
锚固尾板,分别连接第一卡槽、第二卡槽,所述锚固尾板插固于所述混凝土结构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装饰板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邻的装饰层边缘为相对的企口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装饰层的上边缘设置有第一凸板,所述第一凸板对齐所述第一装饰层的内侧面设置;
所述第二装饰层的下边缘设置有第二凸板,所述第二凸板对齐所述第二装饰层的外侧面设置,所述第二装饰层下边缘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靠近所述第二装饰层的内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装饰板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锚固件的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一凹槽卡固,所述锚固件的第二卡槽与所述第一凸板卡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装饰板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明星石永吴广彬彭罗文王雪柳培玉雷强孙彤彤陈威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