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车站中板预留孔洞封堵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6698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铁车站中板预留孔洞封堵结构,包括设置有预留孔的中板,所述中板的顶部设置有两个第一双拼工字钢,两个第一双拼工字钢分别位于预留孔的两侧,所述第一双拼工字钢的顶部设置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第二双拼工字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第一双拼工字钢、第二双拼工字钢、螺栓、第二钢板垫片、第一钢板垫片、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等结构的配合,可以使竹胶板紧贴中板,此时可以通过第二双拼工字钢的间隙向预留孔内浇筑混凝土,对预留孔进行封堵,竹胶板可以对混凝土进行支撑,使得不需要搭设脚手架,孔洞封堵作业能和底板站后单位施工作业同步进行,可以保证地铁施工的整体进度和施工工期,施工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铁车站中板预留孔洞封堵结构
本技术涉及地铁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地铁车站中板预留孔洞封堵结构。
技术介绍
地铁是在城市中修建的快速、大运量、用电力牵引的轨道交通。列车在全封闭的线路上运行,位于中心城区的线路基本设在地下隧道内,中心城区以外的线路一般设在高架桥或地面上,地铁是涵盖了城市地区各种地下与地上的路权专有、高密度、高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现有技术中,地铁车站中板预留孔洞封堵的方式通常都是从底板向上搭设满堂式脚手架,但是搭设满堂式脚手架会占用底板大量的空间,会直接影响底板站后单位施工作业(例如:铺轨、接触网和电缆敷设等),地铁车站中板预留孔洞封堵作业不能和底板站后单位施工作业同步进行,进而会耽误地铁施工的整体进度,无法保证施工工期,所以我们提出一种地铁车站中板预留孔洞封堵结构,用以解决上述所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地铁车站中板预留孔洞封堵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铁车站中板预留孔洞封堵结构,包括设置有预留孔的中板,所述中板的顶部设置有两个第一双拼工字钢,两个第一双拼工字钢分别位于预留孔的两侧,所述第一双拼工字钢的顶部设置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第二双拼工字钢,所述中板的下方设置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双拼槽钢,所述双拼槽钢与第一双拼工字钢相平行,所述第二双拼工字钢的顶部和底部及双拼槽钢的顶部和底部均焊接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钢筋,所述第二双拼工字钢上设置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螺栓,所述螺栓的底端贯穿双拼槽钢并延伸至双拼槽钢的下方,所述螺栓的外壁上分别套设有第一钢板垫片和第二钢板垫片,所述第一钢板垫片和第二钢板垫片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与双拼槽钢的底部和第二双拼工字钢的顶部相接触,所述螺栓的外壁上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相互靠近一侧分别与第一钢板垫片的底部和第二钢板垫片的顶部相接触,所述螺栓均位于预留孔内,多个双拼槽钢的顶部设置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方木,多个方木的顶部设置有同一个竹胶板,带动竹胶板的顶部与中板的底部相接触,所述中板的尺寸大于预留孔的尺寸,所述螺栓的顶部贯穿竹胶板并延伸至竹胶板的上方;优选的,所述第二双拼工字钢规格为32b,所述第一双拼工字钢的规格为32b,所述双拼槽钢的规格为10#。优选的,所述竹胶板的厚度为18mm。优选的,所述第一钢板垫片和第二钢板垫片的厚度为10mm。优选的,所述第一双拼工字钢的顶部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焊接有L型板,所述L型板的底部焊接有导杆,所述导杆的外壁上滑动套设有支撑板,所述导杆的外壁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L型板和支撑板之间,两个支撑板的底部焊接有同一个U型板,所述U型板位于第二双拼工字钢的下方,所述U型板的底部与中板的顶部相接触,所述导杆的底部焊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支撑板的下方。优选的,所述U型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底部与中板的顶部相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先将两个第一双拼工字钢分别放置在预留孔的两侧,再将两个U型板放在两个第一双拼工字钢的内侧,将安装板固定在第一双拼工字钢上,橡胶垫可以贴紧在中板上,然后将多个第二双拼工字钢放置在两个第一双拼工字钢上,将螺栓依次穿过第二双拼工字钢和预留孔并使螺栓贯穿中板,将第二钢板垫片套在螺栓上并将第二螺母旋在螺栓上,通过第一钢板垫片和第一螺母将双拼槽钢固定在螺栓上,然后将多个方木依次放在多个双拼槽钢上,然后再将竹胶板放置在多个方木上,此时旋紧多个第一螺母,可以使竹胶板紧贴中板,此时可以通过第二双拼工字钢的间隙向预留孔内浇筑混凝土,对预留孔进行封堵,竹胶板可以对混凝土进行支撑;2、本技术中,U型板的设置,可以防止混凝土流到或溅到第一双拼工字钢的位置,避免第一双拼工字钢处的混凝土凝固,不便于将第一双拼工字钢拆卸下来;3、本技术中,在预留孔内的混凝土凝固时,先旋松第一螺母,在竹胶板脱离中板时,将竹胶板和方木抽出,然后再将第一螺母取下并将双拼槽钢拆除,之后将第二螺母取下,并依次将第二双拼工字钢和第一双拼工字钢及U型板拆除,最后将露出的螺栓切除。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第一双拼工字钢、第二双拼工字钢、螺栓、第二钢板垫片、第一钢板垫片、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等结构的配合,可以使竹胶板紧贴中板,此时可以通过第二双拼工字钢的间隙向预留孔内浇筑混凝土,对预留孔进行封堵,竹胶板可以对混凝土进行支撑,使得不需要搭设脚手架,孔洞封堵作业能和底板站后单位施工作业同步进行,可以保证地铁施工的整体进度和施工工期,施工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地铁车站中板预留孔洞封堵结构的三维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地铁车站中板预留孔洞封堵结构的另一个视角的三维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地铁车站中板预留孔洞封堵结构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地铁车站中板预留孔洞封堵结构的A部分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地铁车站中板预留孔洞封堵结构的中板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地铁车站中板预留孔洞封堵结构的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地铁车站中板预留孔洞封堵结构的仰视图;图8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地铁车站中板预留孔洞封堵结构的第一双拼工字钢的三维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地铁车站中板预留孔洞封堵结构的B部分的放大图;图10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地铁车站中板预留孔洞封堵结构的支撑板的侧视图;图1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地铁车站中板预留孔洞封堵结构的第二双拼工字钢与螺栓的连接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地铁车站中板预留孔洞封堵结构的C部分的放大图。图中:1、中板;2、预留孔;3、双拼槽钢;4、螺栓;5、第一双拼工字钢;6、第二双拼工字钢;7、竹胶板;8、方木;9、U型板;10、第一钢板垫片;11、第一螺母;12、安装板;13、L型板;14、导杆;15、弹簧;16、支撑板;17、橡胶垫;18、第二钢板垫片;19、第二螺母;20、钢筋;21、限位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12,一种地铁车站中板预留孔洞封堵结构,包括设置有预留孔2的中板1,中板1的顶部设置有两个第一双拼工字钢5,两个第一双拼工字钢5分别位于预留孔2的两侧,第一双拼工字钢5的顶部设置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第二双拼工字钢6,中板1的下方设置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双拼槽钢3,双拼槽钢3与第一双拼工字钢5相平行,第二双拼工字钢6的顶部和底部及双拼槽钢3的顶部和底部均焊接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钢筋20,第二双拼工字钢6上设置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螺栓4,螺栓4的底端贯穿双拼槽钢3并延伸至双拼槽钢3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铁车站中板预留孔洞封堵结构,包括设置有预留孔(2)的中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1)的顶部设置有两个第一双拼工字钢(5),两个第一双拼工字钢(5)分别位于预留孔(2)的两侧,所述第一双拼工字钢(5)的顶部设置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第二双拼工字钢(6),所述中板(1)的下方设置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双拼槽钢(3),所述双拼槽钢(3)与第一双拼工字钢(5)相平行,所述第二双拼工字钢(6)的顶部和底部及双拼槽钢(3)的顶部和底部均焊接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钢筋(20),所述第二双拼工字钢(6)上设置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螺栓(4),所述螺栓(4)的底端贯穿双拼槽钢(3)并延伸至双拼槽钢(3)的下方,所述螺栓(4)的外壁上分别套设有第一钢板垫片(10)和第二钢板垫片(18),所述第一钢板垫片(10)和第二钢板垫片(18)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与双拼槽钢(3)的底部和第二双拼工字钢(6)的顶部相接触,所述螺栓(4)的外壁上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11)和第二螺母(19),所述第一螺母(11)和第二螺母(19)相互靠近一侧分别与第一钢板垫片(10)的底部和第二钢板垫片(18)的顶部相接触,所述螺栓(4)位于预留孔(2)内,多个双拼槽钢(3)的顶部设置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方木(8),多个方木(8)的顶部设置有同一个竹胶板(7),所述竹胶板(7)的顶部与中板(1)的底部相接触,所述竹胶板(7)的尺寸大于预留孔(2)的尺寸,所述螺栓(4)的顶端贯穿竹胶板(7)并延伸至竹胶板(7)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车站中板预留孔洞封堵结构,包括设置有预留孔(2)的中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1)的顶部设置有两个第一双拼工字钢(5),两个第一双拼工字钢(5)分别位于预留孔(2)的两侧,所述第一双拼工字钢(5)的顶部设置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第二双拼工字钢(6),所述中板(1)的下方设置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双拼槽钢(3),所述双拼槽钢(3)与第一双拼工字钢(5)相平行,所述第二双拼工字钢(6)的顶部和底部及双拼槽钢(3)的顶部和底部均焊接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钢筋(20),所述第二双拼工字钢(6)上设置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螺栓(4),所述螺栓(4)的底端贯穿双拼槽钢(3)并延伸至双拼槽钢(3)的下方,所述螺栓(4)的外壁上分别套设有第一钢板垫片(10)和第二钢板垫片(18),所述第一钢板垫片(10)和第二钢板垫片(18)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与双拼槽钢(3)的底部和第二双拼工字钢(6)的顶部相接触,所述螺栓(4)的外壁上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11)和第二螺母(19),所述第一螺母(11)和第二螺母(19)相互靠近一侧分别与第一钢板垫片(10)的底部和第二钢板垫片(18)的顶部相接触,所述螺栓(4)位于预留孔(2)内,多个双拼槽钢(3)的顶部设置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方木(8),多个方木(8)的顶部设置有同一个竹胶板(7),所述竹胶板(7)的顶部与中板(1)的底部相接触,所述竹胶板(7)的尺寸大于预留孔(2)的尺寸,所述螺栓(4)的顶端贯穿竹胶板(7)并延伸至竹胶板(7)的上方。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伟孙宇车广义安刚芦秀芬陈云飞李振兵曹金波刘佳兴林操冯双龙于涣熙赵猛徐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九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