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管廊下穿较宽过水河道的导流围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6692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城市综合管廊下穿较宽过水河道的导流围堰,包括基坑周边的土围堰,土围堰之上设有由钢板制成的排桩,排桩后面固接次肋,排桩沿土围堰上口一字排布,相邻排桩拼接缝设置连接结构;排桩下部深入土围堰,排桩后侧设有斜撑,斜撑倾斜45度,其下端插入土围堰,上端固接横向的主肋;主肋与次肋固接,本方案有效抵御水流对围堰侧壁的冲刷,稳固性好,防止水流沿松散的土质向基坑渗水透水,成本较石围堰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城市综合管廊下穿较宽过水河道的导流围堰
本技术属于穿越河道管廊施工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城市综合管廊下穿较宽过水河道的导流围堰。
技术介绍
城市综合管廊一般建设在城市新区,且位于城郊结合部,周村村庄、农田、河道等分布较多,地理条件复杂。在施工过程技术难题中,过水河道内的管廊施工属于难度较大的一种。因为在过水河道施工时,需要对水流进行导流,才可进行基坑开挖。对于较宽河道开挖的基坑,通常采用分段围堰、分段倒流的方法施工。围堰一般采用土石围堰倒流居多,土石围堰施工有一定局限性。普通土围堰仅适用于浅水、流速缓慢且围堰底为不透水土层处。而土石围堰受石材产地、运输条件、人工成本及工期要求限制较大。一般多用于不过水围堰,且汛期水位增长不大,无需临时加高加固。对于非汛期水深大于1米,流速大于1米/s,河床土质渗水较大,黏性土含量较小而含沙量较大,汛期水位增长无规律,不能提前预判,后续补救施工有较大难度等情况下,普通土石围堰就明显体现出其局限性,存在过水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河道内围堰施工受土质渗透系数大、水流速度较快、汛期水位抬升无明显规律等因素影响,导致出现渗水、坍塌、过水等现象的缺陷。为解决上述安全隐患,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城市综合管廊下穿较宽过水河道的导流围堰,包括基坑周边的土围堰,土围堰之上设有由钢板制成的排桩,排桩后面固接次肋,排桩沿土围堰上口一字排布,相邻排桩拼接缝设置连接结构;排桩下部深入土围堰,排桩后侧设有斜撑,斜撑倾斜45度,其下端插入土围堰,上端固接横向的主肋;主肋与次肋固接。本技术提供的围堰有以下优点:⑴有效抵御水流较快对围堰侧壁造成的冲刷,提升围堰的稳固性;⑵防止水流沿松散的土质内部毛细缝渗透或渗透过快,避免渗水透水隐患;⑶解决毛石围堰的石材采购、运输、人工排砌成本高的问题,降低施工成本,缩短工期;⑷解决汛期水位突然抬升引起过水倒灌风险,汛期水位抬升时,还可制作排桩,继续向上加固,减小施工风险,保证施工人员安全;⑸围堰内建筑施工结束后,回填完毕,还可将钢板桩吊起,再次利用,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排桩后侧结构示意图;图2为排桩围堰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总体安装效果图。图中:排桩1、次肋2、主肋3、斜撑4、土围堰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一种城市综合管廊下穿较宽过水河道的导流围堰,包括基坑周边的土围堰,本实例中土围堰上口宽4米,下口宽8m。本技术在土围堰之上又设计了由钢板制成的排桩,排桩后固接次肋,排桩沿土围堰上口一字排布,相邻排桩拼接缝设置连接结构;排桩下部深入土围堰,排桩后侧设有斜撑,斜撑倾斜45度,其下端插入土围堰,上端固接横向的主肋;主肋与次肋固接。下面结合附图1-3以及具体实例对上述城市综合管廊下穿较宽过水河道的导流围堰的施工方法进行详细描述:1)钢板排桩1制作。采用宽厚长1000*10*4000mm钢板上下排列4块为一组,沿长度边焊接构成排桩。2)在每个排桩1面向基坑的侧面间隔1m焊接竖向次肋2。次肋2采用10#槽钢双面围焊。为方便排桩的吊运,在排桩1钢板后面(基坑侧的面)再焊接吊环。3)修筑土围堰5,本实例中土围堰5上口宽4米,下口宽8m。施工时填至高出水面0.5m后,用轻型碾压机碾压6遍,继续堆土碾压至高出水面1.3米,与原有首层河坝等高。土围堰5的修筑可以与排桩1的制作分别安排施工区同时进行。4)压入斜撑4。本实例,斜撑4采用4m长10#槽钢。布置时沿围堰顶部每间隔1m插入一根斜撑4,斜撑4倾斜45度,斜撑4下端向基坑侧延伸,上端处于排桩1定位线所在垂直平面上。排桩定位线是在土围堰5上口表面画定的排桩1插入位置的定位线。该定位线可以画在上口外侧边线上,也可以画在距外侧边线1或2米宽的位置。5)焊接横向主肋3。为便于排桩1,主肋3沿围堰延伸方向随角度变化布设,主肋3不宜过长,可采用2m长10#槽钢。设置时在斜撑4上端放置主肋3,保证所有主肋3的水平度以及主肋3与排桩1定位线重面的平行度,然后焊接牢固。6)吊装钢板排桩。整体起吊一组排桩1,吊装至与主肋3外侧贴合,校验垂直度后压入土围堰中,将主肋3与竖向次肋2焊接。本实例中排桩1压入河床(即土围堰上口所在平台)下1.2m,压桩过程保持钢板垂直。排桩1打至要求高度时,主肋3与竖向次肋2焊接。土围堰5上口处于排桩1内侧的宽度为2m~4m,处于排桩1外侧的宽度0~2m。7)相邻两排桩的拼接缝连接加固。拼接缝外露于土围堰之上的部分进行防水处理,可以填充防水条、涂抹防水材料。拼接缝位置也可以采用焊接固定或其它使两排桩能够相互固连的结构。本技术提供的围堰有以下优点:(1)有效抵御水流较快对围堰侧壁造成的冲刷,提升围堰的稳固性。(2)防止水流沿松散的土质内部毛细缝渗透或渗透过快,避免渗水透水隐患。(3)解决毛石围堰的石材采购、运输、人工排砌成本高的问题,降低施工成本,缩短工期。(4)解决汛期水位突然抬升引起过水倒灌风险,汛期水位抬升时,还可制作排桩,继续向上加固,减小施工风险,保证施工人员安全。(5)围堰内建筑施工结束后,回填完毕,还可将钢板桩吊起,再次利用。在提升钢板排桩离地时,采用斜向抽拔方式,避免撞击临近桩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城市综合管廊下穿较宽过水河道的导流围堰,包括基坑周边的土围堰,其特征在于:土围堰之上设有由钢板制成的排桩,排桩后侧面固接次肋,排桩沿土围堰上口一字排布,相邻排桩拼接缝设置连接结构;排桩下部深入土围堰,排桩后侧设有斜撑,斜撑倾斜45度,其下端插入土围堰,上端固接横向的主肋;主肋与次肋固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综合管廊下穿较宽过水河道的导流围堰,包括基坑周边的土围堰,其特征在于:土围堰之上设有由钢板制成的排桩,排桩后侧面固接次肋,排桩沿土围堰上口一字排布,相邻排桩拼接缝设置连接结构;排桩下部深入土围堰,排桩后侧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会超荣太龙梁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