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纯压式灌浆施工用灌浆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6686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53
本申请提供一种纯压式灌浆施工用灌浆塞,包括注浆管,所述注浆管一端连接注浆泵;所述注浆管外侧套设护套,所述护套的内壁与注浆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护套外侧套设气囊组件,所述护套表面设置至少一对凹槽,所述凹槽延伸方向与注浆管轴向方向平行,所述气囊组件对应各个所述凹槽分别设置凸条,所述凸条可滑移地开解在凹槽内。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将气囊组件通过凸条可滑移地套设在注浆管的外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整气囊组件在注浆管外周的位置;另外由于气囊组件可拆卸地套设在注浆管的外侧,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方便更换不同尺寸的气囊组件,以及方便对气囊组件进行及时的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纯压式灌浆施工用灌浆塞
本公开涉及灌浆塞
,具体涉及一种纯压式灌浆施工用灌浆塞。
技术介绍
一般的灌浆塞推送至打好的孔内时后橡胶气囊通过高压充气泵增压后膨胀增大,以此达到封孔效果。一般地,橡胶气囊固定设置在注浆管的外侧,不能随着不同的孔深对橡胶气囊的位置进行调整而且不能对橡胶气囊进行拆卸,不方便橡胶气囊的更换与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纯压式灌浆施工用灌浆塞。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纯压式灌浆施工用灌浆塞,包括注浆管,所述注浆管的一端连接注浆泵;所述注浆管外侧套设护套,所述护套的内壁与注浆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护套外侧套设气囊组件,所述护套表面设置至少一对凹槽,所述凹槽延伸方向与注浆管轴向方向平行,所述气囊组件对应各个所述凹槽分别设置凸条,所述凸条可滑移地卡接在凹槽内。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气囊组件包括底圈,所述凸条固定在所述底圈上,所述凸条的长度小于凹槽的长度;所述底圈远离凸条的表面固定橡胶气囊,所述橡胶气囊的一端连接充气泵。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橡胶气囊包括第一气囊及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固定在所述底圈上,所述第二气囊叠加固定在第一气囊远离底圈的一侧;所述第一气囊设置与充气泵连通的第一充气嘴,所述第二气囊设置与充气泵连通的第二充气嘴。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护套上对应底圈的端面对称设置两对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设置方向与注浆管的轴向方向平行,每对所述限位杆相对设置在底圈的两端,所述限位杆的端部抵接接触底圈的端部表面。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杆包括固定部与活动部,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在护套上,所述活动部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部远离护套的一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部设置为中空的筒状结构,所述活动部套设在固定部的内侧;所述固定部对应活动部一侧的筒壁上设有长条形的通孔槽,所述活动部靠近固定部的一侧对应通孔槽设置螺纹孔,依次穿过所述通孔槽及螺纹孔的螺栓将所述活动部固定在固定部上。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底圈的端面对应所述活动部的端部设置支撑槽,所述活动部的端部抵接接触支撑槽的槽底。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纯压式灌浆施工用灌浆塞的具体技术方案,将气囊组件通过凸条可滑移地套设在注浆管的外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整气囊组件在注浆管外周的位置;另外由于气囊组件可拆卸地套设在注浆管的外侧,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方便更换不同尺寸的气囊组件,以及方便对气囊组件进行及时的维修。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例中限位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注浆管;110、护套;111、支撑槽;200、气囊组件;210、凸条;220、底圈;230、第一气囊;231、第一充气嘴;240、第二气囊;241、第二充气嘴;300、限位杆;310、固定部;311、通孔槽;320、活动部;330、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包括注浆管100,所述注浆管100的一端连接注浆泵;所述注浆管100外侧套设护套110,所述护套110的内壁与注浆管100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护套110外侧套设气囊组件200,所述护套110表面设置至少一对凹槽,所述凹槽延伸方向与注浆管100轴向方向平行,所述气囊组件200对应各个所述凹槽分别设置凸条210,所述凸条210可滑移地卡接在凹槽内。本实施例中将灌浆塞推送至打好的孔内通过注浆泵及注浆管100向孔内灌浆,同时通过充气泵对气囊组件200充气使得气囊组件200中的气囊膨胀以达到封孔的目的。本实施例中,将气囊组件200通过凸条210可滑移地套设在注浆管100的外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整气囊组件200在注浆管100外周的位置;另外由于气囊组件200可拆卸地套设在注浆管100的外侧,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方便更换不同尺寸的气囊组件200,以及方便对气囊组件200进行及时的维修。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气囊组件200包括底圈220,所述凸条210固定在所述底圈220上,所述凸条210的长度小于凹槽的长度;所述底圈220远离凸条210的表面固定橡胶气囊,所述橡胶气囊的一端连接充气泵。本优选实施例中通过卡接在凹槽内的凸条210将底圈220固定在护套110上,由于凸条210的长度小于凹槽的长度,可以灵活调整底圈220在注浆管100上的位置,根据不同的孔深以及孔内径的大小调整气囊组件200的位置。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橡胶气囊包括第一气囊230及第二气囊240,所述第一气囊230固定在所述底圈220上,所述第二气囊240叠加固定在第一气囊230远离底圈220的一侧;所述第一气囊230设置与充气泵连通的第一充气嘴231,所述第二气囊240设置与充气泵连通的第二充气嘴241。本实施例中,将橡胶气囊设置为上下两层叠加的结构,可根据不同的孔径需要对不同的气囊进行充气,且可灵活调整第一气囊230及第二气囊240的气压值。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护套110上对应底圈220的端面对称设置两对限位杆300,所述限位杆300的设置方向与注浆管100的轴向方向平行,每对所述限位杆300相对设置在底圈220的两端,所述限位杆300的端部抵接接触底圈220的端部表面。本优选实施例中,底圈220两端相对设置的限位杆300抵接底圈220的端面,一对限位杆300对底圈220起到限位作用,使得气囊组件200被牢固地限定在一对限位杆300之间,从而达到气囊组件200在注浆管100上位置固定的目的。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杆300包括固定部310与活动部320,所述固定部310固定连接在护套110上,所述活动部320通过螺栓330固定在固定部310远离护套110的一端。优选地,所述固定部310设置为中空的筒状结构,所述活动部320套设在固定部310的内侧;所述固定部310对应活动部320一侧的筒壁上设有长条形的通孔槽311,所述活动部320靠近固定部310的一侧对应通孔槽311设置螺纹孔,依次穿过所述通孔槽311及螺纹孔的螺栓330将所述活动部320固定在固定部310上。本优选方式中,可将活动部320上的螺纹孔对准通孔槽311的不同位置,并通过螺栓330将活动部320固定在固定部310上,进而达到调整限位杆300长度的目的,通过分别调整一对限位杆300中两个限位杆300的不同长度从而将气囊组件200固定在注浆管100外侧的不同位置。优选地,所述底圈220的端面对应所述活动部320的端部设置支撑槽111,所述活动部320的端部抵接接触支撑槽111的槽底。活动部320的端部抵接在底圈220的端面时,由于在底圈220的端面设置支撑槽111,可将活动部320的端部抵接在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纯压式灌浆施工用灌浆塞,其特征在于,包括注浆管,所述注浆管的一端连接注浆泵;所述注浆管外侧套设护套,所述护套的内壁与注浆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护套外侧套设气囊组件,所述护套表面设置至少一对凹槽,所述凹槽延伸方向与注浆管轴向方向平行,所述气囊组件对应各个所述凹槽分别设置凸条,所述凸条可滑移地卡接在凹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纯压式灌浆施工用灌浆塞,其特征在于,包括注浆管,所述注浆管的一端连接注浆泵;所述注浆管外侧套设护套,所述护套的内壁与注浆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护套外侧套设气囊组件,所述护套表面设置至少一对凹槽,所述凹槽延伸方向与注浆管轴向方向平行,所述气囊组件对应各个所述凹槽分别设置凸条,所述凸条可滑移地卡接在凹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压式灌浆施工用灌浆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组件包括底圈,所述凸条固定在所述底圈上,所述凸条的长度小于凹槽的长度;所述底圈远离凸条的表面固定橡胶气囊,所述橡胶气囊的一端连接充气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纯压式灌浆施工用灌浆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气囊包括第一气囊及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固定在所述底圈上,所述第二气囊叠加固定在第一气囊远离底圈的一侧;所述第一气囊设置与充气泵连通的第一充气嘴,所述第二气囊设置与充气泵连通的第二充气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志安赵明华谢武王保辉吴金伟吴文博胡微杜小伟王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