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绒闷绒加湿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6610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羊绒闷绒加湿室,该羊绒闷绒加湿室包括第一加湿室、第二加湿室、第一风机、第二风机、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第一进料管由第一加湿室的顶部伸入,在第一进料管的进风口处连接有第一风机,在第一加湿室的顶部位于第一进料管的出风口周围设置有加湿机构;第二进料管由第二加湿室的顶部伸入,在第二进料管的进风口伸入第一加湿室的下部侧壁,在第二进风口处连接有第二风机,在第二加湿室的顶部位于第二进料管的出风口周围设置有加湿机构。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分两步对羊绒进行加湿,使闷绒效果更好,加湿后的羊绒质量更稳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羊绒闷绒加湿室结构简单、加湿效果好,能够很好的满足羊绒线生产过程的湿度条件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羊绒闷绒加湿室
本技术属于羊绒制品加工
,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羊绒闷绒加湿室。
技术介绍
羊绒服饰用品具有质轻、舒适度高、保暖性好、质地优良和成品高档等诸多优点,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喜爱。羊绒服饰用品由羊绒线编织而成,羊绒线的品质及质量是羊绒服饰用品品质及质量好坏的决定性因素。因此,生产出品质及质量优异的羊绒纱线,是羊绒服饰用品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想要生产出品质及质量优异的羊绒线,除了要选用品质优异的原料外,生产工艺也至关重要。羊绒的加工过程通常包括选绒、开绒、除土、洗绒、烘绒、加湿、分梳、和绒、梳绒、细纱、络筒及并线等工序。在羊绒的生产过程中,在除土、洗绒、烘干之后,分梳之前,需要对羊绒进行加湿,从而保证羊绒原料的湿度保持在较为适宜的范围内,以保证羊绒的品质及质量。而我国北方气候较为干燥,自然气候条件显然无法满足羊绒线生产过程的湿度条件要求,因此,羊绒生产车间就需要配置一个加湿系统,而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专门用于此处的加湿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羊绒闷绒加湿室。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羊绒闷绒加湿室,该羊绒闷绒加湿室包括第一加湿室、第二加湿室、第一风机、第二风机、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第一进料管由第一加湿室的顶部伸入,第一进料管的出风口设置于第一加湿室的顶部,在第一进料管的进风口处连接有第一风机,在第一加湿室的顶部位于第一进料管的出风口周围设置有加湿机构,在第一加湿室的侧面设置有第一房门;第二进料管由第二加湿室的顶部伸入,第二进料管的出风口设置于第二加湿室的顶部,在第二进料管的进风口伸入第一加湿室的下部侧壁,在第二进风口处连接有第二风机,在第二加湿室的顶部位于第二进料管的出风口周围设置有加湿机构,在第二加湿室的侧面设置有第二房门;在第二加湿室的底部设置有供暖管路,在供暖管路的进水端设置有进水电磁阀,在供暖管路的排水端设置有排水电磁阀,在第二加湿室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电控箱,温度传感器、进水电磁阀和排水电磁阀均与电控箱连接。加湿机构包括支架和设置于支架上的多个喷头,喷头为细水雾喷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的羊绒闷绒加湿室分两步对羊绒进行加湿,先进入第一加湿室对羊绒进行加湿闷绒,再进入第二加湿室对羊绒进行加湿闷绒,并且在第二加湿室内还设置有用于保温的供暖管路,使闷绒效果更好,加湿后的羊绒质量更稳定。加湿系统的喷头采用细水雾喷头,能够更好的对羊绒进行全面加湿,使水分更均匀的渗入羊绒纤维中。本技术的羊绒闷绒加湿室结构简单、加湿效果好,能够很好的满足羊绒线生产过程的湿度条件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羊绒闷绒加湿室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加湿室;2-第二加湿室;3-第一风机;4-第二风机;5-第一进料管;6-第二进料管;7-第一房门;8-第二房门;9-供暖管路;10-进水电磁阀;11-排水电磁阀;12-温度传感器;13-电控箱;14-支架;15-喷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羊绒闷绒加湿室,该羊绒闷绒加湿室包括第一加湿室1、第二加湿室2、第一风机3、第二风机4、第一进料管5和第二进料管6;第一进料管5由第一加湿室1的顶部伸入,第一进料管5的出风口设置于第一加湿室1的顶部,在第一进料管5的进风口处连接有第一风机3,在第一加湿室1的顶部位于第一进料管5的出风口周围设置有加湿机构,在第一加湿室1的侧面设置有第一房门7;第二进料管6由第二加湿室2的顶部伸入,第二进料管6的出风口设置于第二加湿室2的顶部,在第二进料管6的进风口伸入第一加湿室1的下部侧壁,在第二进风口处连接有第二风机4,在第二加湿室2的顶部位于第二进料管6的出风口周围设置有加湿机构,在第二加湿室2的侧面设置有第二房门8;在第二加湿室2的底部设置有供暖管路9,在供暖管路9的进水端设置有进水电磁阀10,在供暖管路9的排水端设置有排水电磁阀11,在第二加湿室2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2和电控箱13,温度传感器12、进水电磁阀10和排水电磁阀11均与电控箱13连接。加湿机构包括支架14和设置于支架14上的多个喷头15,喷头15为细水雾喷头15。本技术羊绒闷绒加湿室的工作过程为:工作时,将第一房门7关闭,将待加湿的羊绒通过第一进料管5由第一风机3吹入第一加湿室1,羊绒由第一进料管5的出风口处进入第一加湿室1时经过设置于第一加湿室1顶部的加湿机构,加湿机构中的多个喷头15对羊绒进行喷淋加湿,被加湿后的羊绒落入第一加湿室1内,待第一批羊绒加湿完毕后,关闭加湿机构,初次加湿过的羊绒在第一加湿室1内静置2~3h,对羊绒进行闷绒处理,使水份更好的渗入羊绒纤维中。待闷绒完毕后,工作人员打开第一房门7进入第一加湿室1,关闭第二房门8,开始对羊绒进行二次加湿。工作人员将经过初次加湿的羊绒通过第二进料管6由第二风机4吹入第二加湿室2,羊绒由第二进料管6的出风口处进入第二加湿室2时经过设置于第二加湿室2顶部的加湿机构,加湿机构中的多个喷头15对羊绒进行二次喷淋加湿,被加湿后的羊绒落入第二加湿室2内,待所有进入第二加湿室2的羊绒都加湿完毕后,关闭加湿机构,停止加湿。在第二加湿室2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保温的供暖管路9,在第二加湿室2的侧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2,将温度传感器12的温度设置为25~28℃,当温度低于25℃时,温度传感器12将电信号传送到进水电磁阀10和排水电磁阀11,供暖管路9开始工作,供暖管路9处于加热状态;当温度高于28℃时,温度传感器12将电信号传送到进水电磁阀10和排水电磁阀11,供暖管路9停止工作,供暖管路9处于保温状态。将经过二次喷淋加湿的羊绒在第二加湿室2内静置10~12h,对羊绒进行二次闷绒处理。经过二次加湿和二次闷绒处理的羊绒纤维已经能够很好的符合羊绒纤维的湿度要求,从而保证羊绒原料的湿度保持在较为适宜的范围内,以保证羊绒的品质及质量。在第二加湿室2闷绒完毕后,打开第二房门8,工作人员将第二加湿室2内的所有羊绒全部运送到下一道加工工序,即完成一次对羊绒的加湿处理。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羊绒闷绒加湿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羊绒闷绒加湿室包括第一加湿室、第二加湿室、第一风机、第二风机、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所述第一进料管由第一加湿室的顶部伸入,所述第一进料管的出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加湿室的顶部,在第一进料管的进风口处连接有所述第一风机,在所述第一加湿室的顶部位于所述第一进料管的出风口周围设置有加湿机构,在所述第一加湿室的侧面设置有第一房门;所述第二进料管由第二加湿室的顶部伸入,所述第二进料管的出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加湿室的顶部,在第二进料管的进风口伸入所述第一加湿室的下部侧壁,在第二进风口处连接有所述第二风机,在所述第二加湿室的顶部位于所述第二进料管的出风口周围设置有加湿机构,在所述第二加湿室的侧面设置有第二房门;在所述第二加湿室的底部设置有供暖管路,在所述供暖管路的进水端设置有进水电磁阀,在所述供暖管路的排水端设置有排水电磁阀,在第二加湿室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电控箱,所述温度传感器、进水电磁阀和排水电磁阀均与所述电控箱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羊绒闷绒加湿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羊绒闷绒加湿室包括第一加湿室、第二加湿室、第一风机、第二风机、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所述第一进料管由第一加湿室的顶部伸入,所述第一进料管的出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加湿室的顶部,在第一进料管的进风口处连接有所述第一风机,在所述第一加湿室的顶部位于所述第一进料管的出风口周围设置有加湿机构,在所述第一加湿室的侧面设置有第一房门;所述第二进料管由第二加湿室的顶部伸入,所述第二进料管的出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加湿室的顶部,在第二进料管的进风口伸入所述第一加湿室的下部侧壁,在第二进风口处连接有所述第二风机,在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海靖禹温成宝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奥兰维绒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