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蓄热式煤基还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6572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的蓄热式煤基还原装置,涉及火法冶金直接还原领域。还原装置包括还原单元,还原单元包括还原室、燃烧室和蓄热室,还原室顶部设有装料和出料的端口,四周为密封墙体,端口设有炉盖;还原室两侧设有燃烧室,还原室与燃烧室间设有导热炉墙,还原室和燃烧室下方设有蓄热室,蓄热室与燃烧室有通道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蓄热式燃烧技术,充分利用了烟气余热,降低能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烟气换热能耗损失大的问题;还原室只设顶部端口,有效减少了热量散失,节约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进的蓄热式煤基还原装置
本技术涉及火法冶金直接还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蓄热式煤基还原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直接还原的主要工艺包括:气基竖炉工艺、煤基回转窑工艺、转底炉工艺、隧道窑工艺和煤基竖炉工艺等。其中,气基竖炉采用天然气或煤制气为原料,而我国是缺气多煤的国家,以气为原料不太适合中国国情,势必造成成本升高,产品竞争力降低。煤基回转窑工艺由于结圈问题和单体产量小等原因,使得天津大无缝和新疆富蕴等项目停产。转底炉工艺在国内处理废弃物领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该工艺产品质量差、品位低,产品应用受到了限制。隧道窑工艺由于产量低、自动化程度低,能耗高等原因已被市场淘汰。煤基竖炉工艺适合中国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现状,最有发展潜力。但现有的煤基竖炉工艺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1)没有考虑燃烧废气热能的最佳回收利用,只是简单地采用了换热方式,没有充分地利用余热;(2)还原室温度分布不均,影响产品质量;(3)窑炉结构不合理,炉墙易损坏。公开号为CN201166513《煤基直接还原铁外热式竖炉》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煤基直接还原铁外热式竖炉,其采用在炉体内设置多个独立的矩形竖式还原反应室,并在每个矩形竖式还原反应室的两侧分别设置煤气燃烧室,燃烧室沿高度方向设多层煤气烧嘴,热烟气在炉子上部通过换热方式回收部分热量。该竖炉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缺点:(1)烧嘴附近温度高,远离烧嘴处温度低,造成炉料温度不均,影响产品质量,对还原效果产生影响;(2)矩形竖式还原反应室两侧外墙没有加强筋固定,当炉内炉料高温反应时,侧壁受力加大,易损坏炉墙;(3)高温烟气经换热器虽可以回收部分热量但热回收效果不理想。公开号为CN204529897U《一种生产直接还原铁的外热式煤基竖炉》的专利,该专利描述炉料还原室两侧设置有气流通道,分隔墙中设置有补气道,气流通道上方与烟气汇集道连通,气流通道下方与供气道连通,分隔墙下部设置有供气道,供气道下部设置有还原气道,气流通道和供气道之间设置有气流分布砖。分隔墙由立墙、气流通道、整体砌筑而成。气流通道在炉体中部为竖直通道。根据该专利描述,其缺点为:(1)结构相当复杂,施工困难,耐火材料用量大,整体投资高;(2)供气通道温度分布不均,影响产品质量,对还原效果产生影响;(3)热交换面墙无有效的加固处理,当炉内炉料高温反应时,侧壁受力加大,易损坏热交换面墙;(4)高温烟气无有效的热回收设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进的蓄热式煤基还原装置,具有能耗低,加热温度均匀,外力出料,装置作业率高,设备投资低的优点。为实现此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方案:一种改进的蓄热式煤基还原装置包括还原单元;还原单元包括还原室、燃烧室和蓄热室,还原室顶部设有端口,四周为密封墙体,端口设有炉盖;还原室两侧布置有燃烧室,还原室与燃烧室间设有导热炉墙;还原室和燃烧室下方设有蓄热室,蓄热室通过连接通道与燃烧室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还原装置采用蓄热式燃烧技术,充分利用了烟气余热,降低能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烟气换热能耗损失大的问题;还原室只设顶部端口,结构简单、维护方便,有效减少了热量散失,节约能耗;还原单元减少了冷却部分,大幅度减少砌筑材料用量及相关辅助设备。本技术中蓄热式煤基还原装置的优选方案为:燃烧室内设有至少一个火道组,火道组包括一个单数火道和一个双数火道,单数火道和双数火道的上部设有流动通道,下部设有通道墙隔开。燃烧室的火道组定期更换废热烟气流量方向,使还原室加热温度更加均匀,燃烧室火道同时起到了加筋作用,使还原室炉墙更加牢固。蓄热室分别与其上方一个燃烧室的单数火道和另一个燃烧室的双数火道相连,一个还原单元两端分别设有单一蓄热室,单一蓄热室只与其上方一个燃烧室的单数火道或双数火道相连。一个还原单元中还原室数量为n个,燃烧室数量为n+1个,当蓄热室数量为n个,单一蓄热室数量为2;当蓄热室数量为2n个,单一蓄热室数量为4个。还原装置还包括排料装置,排料装置包括出料机,出料机位于还原室炉顶平台。采用排料装置排料,避免了因炉料与侧壁粘结造成炉料运行受阻、靠自重从还原室下部排料困难的情况,快速地将多个还原室的炉料全部排出,提高了设备作业率。出料机采用螺旋出料机,排料装置还包括移动大车、导料装置和料罐,依次横跨还原室和燃烧室的移动大车在还原单元顶部平台移动,移动大车上设有可移动的螺旋出料机和可移动的起吊炉盖机,螺旋出料机与导料装置连接,导料装置与料罐连接,料罐位于还原单元地面的轨道上。螺旋出料机在移动大车上仅做竖直方向运动时,导料装置包括水平螺旋出料机、水平密封壳体和出料管;移动大车设有可上下移动的密封用炉盖,密封用炉盖活动地套装在稳定架内,密封用炉盖上贯穿有螺旋出料机,螺旋出料机包括上料螺旋轴和圆柱套筒,圆柱套筒与水平密封壳体垂直连接,水平密封壳体内部设有贯穿的水平螺旋出料机,水平密封壳体下侧两端分别与出料管固定连接,出料管与料罐活动连接。水平密封壳体上设有接料口。螺旋出料机在移动大车上做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运动时,导料装置包括水平出料链、环形密封壳体和分料螺旋出料机;螺旋出料机包括上料螺旋轴和U型筒,U型筒外侧套装有接料盘,接料盘通过管道与环形密封壳固定连接,环形密封壳内装有接料链,环形密封壳一端设有垂直贯穿的分料螺旋出料机,分料螺旋出料机与料罐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还原单元的纵向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还原单元燃烧过程的纵向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排料装置优选实施例一的局部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排料装置优选实施例一的局部左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排料装置优选实施例一的局部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排料装置优选实施例二的局部主视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排料装置优选实施例二的局部俯视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排料装置优选实施例二的还原单元炉顶处俯视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密封用炉盖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稳定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料罐与冷却装置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顶部端口,2-燃烧室,3-还原室,4-连接通道,5-天然气通道,6-蓄热室,7-单一蓄热室,8-烟道,9-单数火道,10-双数火道,11-流动通道,12-通道墙,13-提升装置,14-料罐排料塞,15-除尘口,16-料斗,17-密封罩,18-冷却筒,19-马达,20-溢流水槽,21-出水槽,22-料仓,23-惰性气体入口,24-螺旋出料机,241-上料螺旋轴,242-U型筒,243-圆柱套筒,25-料罐,26-接料盘,27-移动大车,271-第一移动小车,272-第二移动小车,273-液压油缸,28-水平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的蓄热式煤基还原装置,包括还原单元;其特征在于,/n还原单元包括还原室、燃烧室和蓄热室,还原室顶部设有端口,四周为密封墙体,端口设有炉盖;/n还原室两侧布置有燃烧室,还原室与燃烧室间设有导热炉墙;/n还原室和燃烧室下方设有蓄热室,蓄热室通过连接通道与燃烧室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蓄热式煤基还原装置,包括还原单元;其特征在于,
还原单元包括还原室、燃烧室和蓄热室,还原室顶部设有端口,四周为密封墙体,端口设有炉盖;
还原室两侧布置有燃烧室,还原室与燃烧室间设有导热炉墙;
还原室和燃烧室下方设有蓄热室,蓄热室通过连接通道与燃烧室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还原装置,其特征在于,燃烧室内设有至少一个火道组,火道组包括一个单数火道和一个双数火道,单数火道和双数火道的上部设有流动通道,下部设有通道墙隔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还原装置,其特征在于,蓄热室分别与其上方一个燃烧室的单数火道和另一个燃烧室的双数火道相连,一个还原单元两端分别设有单一蓄热室,单一蓄热室只与其上方一个燃烧室的单数火道或双数火道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还原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还原单元中还原室数量为n个,燃烧室数量为n+1个,当蓄热室数量为n个,单一蓄热室数量为2;当蓄热室数量为2n个,单一蓄热室数量为4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还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原装置还包括排料装置,排料装置包括出料机,出料机位于还原室炉顶平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还原装置,其特征在于,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雷李文忠张力元李昆鹏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中科乾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