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伍国杰专利>正文

一种食品大肠菌群检验纸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6567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品大肠菌群检验纸片,具体涉及试纸检测领域,包括外置密封框架,外置密封框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密封检测机构,外置密封框架的内部设有大肠菌群试纸;密封检测机构包括第一活动槽,第一活动槽开设在外置密封框架的内部,第一活动槽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环形支撑套筒,第一活动槽的内腔插接有第一插接套筒,第一插接套筒套接在环形支撑套筒的周向侧外壁,第一插接套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插接套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密封检测机构,利用第一卡接环与第二卡接环的相互卡接,可以防止第一插接套筒二次脱离第一活动槽内腔,解决了大肠菌群试纸在检测完成后容易出现二次污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品大肠菌群检验纸片
本技术涉及试纸检测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食品大肠菌群检验纸片。
技术介绍
大肠菌群分布较广,在温血动物粪便和自然界广泛存在,调查研究表明,大肠菌群细菌多存在于温血动物粪便、人类经常活动的场所以及有粪便污染的地方,人、畜粪便对外界环境的污染是大肠菌群在自然界存在的主要原因,粪便中多以典型大肠杆菌为主,而外界环境中则以大肠菌群其他型别较多,大肠菌群最初作为肠道致病菌而被用于水质检验,现已被我国和国外许多国家广泛用作食品卫生质量检验的指示菌,大肠菌群的食品卫生学意义是作为食品被粪便污染的指示菌,食品中粪便含量只要达到10-3mg/kg即可检出大肠菌。现有的大肠杆菌试纸在检测的过程中,需要利用溶液对器材表面进行稀释,再将稀释后的溶液滴在试纸的表面,从而达到检测的作用,但是传统的检测试纸或者检测试板,在检测过程中不便于达到密封检测的作用,这样会导致检测过程中因检测板产生二次污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食品大肠菌群检验纸片,通过设置了密封检测机构,利用第一卡接环与第二卡接环的相互卡接,可以防止第一插接套筒二次脱离第一活动槽内腔,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食品大肠菌群检验纸片,包括外置密封框架,所述外置密封框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密封检测机构,所述外置密封框架的内部设有大肠菌群试纸;所述密封检测机构包括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开设在外置密封框架的内部,所述第一活动槽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环形支撑套筒,所述第一活动槽的内腔插接有第一插接套筒,所述第一插接套筒套接在环形支撑套筒的周向侧外壁,所述第一插接套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插接套筒,所述第一插接套筒与第二插接套筒的内部通过粘合剂均固定安装有滴管,所述第二插接套筒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活动套筒,且活动套筒与第二插接套筒相互卡接,所述第一活动槽的内腔顶部固定安装有十字橡胶膜。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置密封框架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活动槽,所述环形支撑套筒的内部开设有第三活动槽,所述第二活动槽与第三活动槽相连通,所述大肠菌群试纸固定安装在第二活动槽的内腔底部。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环形支撑套筒的顶部通过粘合剂固定安装有环形护唇,所述第一活动槽的周向侧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卡接环,所述第一插接套筒的周向侧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二卡接环。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插接套筒的内腔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多个弹簧支撑块,多个所述弹簧支撑块呈环形等距依次设置,所述弹簧支撑块固定连接在活动套筒的底部。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滴管的周向侧外壁套接有外置橡胶覆膜,所述外置橡胶覆膜与第一插接套筒固定连接。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大肠菌群试纸的顶部设有透光板,所述透光板固定安装在第二活动槽的内腔,所述外置密封框架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的周向侧外壁铰接有伸缩悬臂,所述伸缩悬臂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放大镜。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通过设置了密封检测机构,弹簧支撑块推动活动套筒向上运动,检测时,将第一插接套筒插接至第一活动槽的内腔,利用第一卡接环与第二卡接环的相互卡接,可以防止第一插接套筒二次脱离第一活动槽内腔,其中外置橡胶覆膜设置为密封,可以防止滴管内部的溶液出现二次污染的问题,环形护唇的设置,可以提升第一插接套筒插接后的密封性,相对降低了检测过程中容易出现二次污染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设置了放大镜,伸缩悬臂设置为两至三段相互铰接的悬臂类结构,提升了放大镜调节的便捷性,拉动放大镜,使得伸缩悬臂进行收缩,以便于放大镜移动至合适的位置进行观察大肠杆菌与试纸反应后的红色斑点情况,在大肠菌群试纸检测后,以便于对试纸的反应情况进行进一步观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正剖图。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外置密封框架、2密封检测机构、21第一活动槽、22环形支撑套筒、23第一插接套筒、24第二插接套筒、25滴管、26活动套筒、27十字橡胶膜、3大肠菌群试纸、4第二活动槽、5第三活动槽、6环形护唇、7第一卡接环、8第二卡接环、9弹簧支撑块、10外置橡胶覆膜、11透光板、12铰接座、13伸缩悬臂、14放大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说明书附图1-3,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食品大肠菌群检验纸片,可包括外置密封框架1,外置密封框架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密封检测机构2,外置密封框架1的内部设有大肠菌群试纸3,大肠菌群试纸3的设置,用于检测大肠杆菌的阴阳性;密封检测机构2包括第一活动槽21,第一活动槽21开设在外置密封框架1的内部,第一活动槽21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环形支撑套筒22,第一活动槽21的内腔插接有第一插接套筒23,第一插接套筒23的设置,可以达到便于安装的作用,并且第一插接套筒23在插接安装后,不可二次拆除,第一插接套筒23套接在环形支撑套筒22的周向侧外壁,第一插接套筒2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插接套筒24,第一插接套筒23与第二插接套筒24的内部通过粘合剂均固定安装有滴管25,第二插接套筒24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活动套筒26,且活动套筒26与第二插接套筒24相互卡接,第一活动槽21的内腔顶部固定安装有十字橡胶膜27,十字橡胶膜27设置为一个圆形的橡胶膜,在这个橡胶膜的中心开设有十字型开槽,使得滴管25在插接的过程中,降低被检测液体漏出的概率。外置密封框架1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活动槽4,环形支撑套筒22的内部开设有第三活动槽5,第二活动槽4与第三活动槽5相连通,大肠菌群试纸3固定安装在第二活动槽4的内腔底部,环形支撑套筒22的顶部通过粘合剂固定安装有环形护唇6,在第一插接套筒23与环形支撑套筒22相互安装后,环形护唇6的设置,可以提升第一插接套筒23与环形支撑套筒22之间的密封性,第一活动槽21的周向侧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卡接环7,第一插接套筒23的周向侧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二卡接环8,第二插接套筒24的内腔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多个弹簧支撑块9,多个弹簧支撑块9呈环形等距依次设置,弹簧支撑块9固定连接在活动套筒26的底部,第二卡接环8与弹簧支撑块9的设置,可以防止第一插接套筒23二次脱离第一活动槽21的内腔,滴管25的周向侧外壁套接有外置橡胶覆膜10,外置橡胶覆膜10与第一插接套筒23固定连接,大肠菌群试纸3的顶部设有透光板11,透光板11固定安装在第二活动槽4的内腔,外置密封框架1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铰接座12,铰接座12的周向侧外壁铰接有伸缩悬臂13,伸缩悬臂1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放大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品大肠菌群检验纸片,包括外置密封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密封框架(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密封检测机构(2),所述外置密封框架(1)的内部设有大肠菌群试纸(3);/n所述密封检测机构(2)包括第一活动槽(21),所述第一活动槽(21)开设在外置密封框架(1)的内部,所述第一活动槽(21)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环形支撑套筒(22),所述第一活动槽(21)的内腔插接有第一插接套筒(23),所述第一插接套筒(23)套接在环形支撑套筒(22)的周向侧外壁,所述第一插接套筒(2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插接套筒(24),所述第一插接套筒(23)与第二插接套筒(24)的内部通过粘合剂均固定安装有滴管(25),所述第二插接套筒(24)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活动套筒(26),且活动套筒(26)与第二插接套筒(24)相互卡接,所述第一活动槽(21)的内腔顶部固定安装有十字橡胶膜(2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品大肠菌群检验纸片,包括外置密封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密封框架(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密封检测机构(2),所述外置密封框架(1)的内部设有大肠菌群试纸(3);
所述密封检测机构(2)包括第一活动槽(21),所述第一活动槽(21)开设在外置密封框架(1)的内部,所述第一活动槽(21)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环形支撑套筒(22),所述第一活动槽(21)的内腔插接有第一插接套筒(23),所述第一插接套筒(23)套接在环形支撑套筒(22)的周向侧外壁,所述第一插接套筒(2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插接套筒(24),所述第一插接套筒(23)与第二插接套筒(24)的内部通过粘合剂均固定安装有滴管(25),所述第二插接套筒(24)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活动套筒(26),且活动套筒(26)与第二插接套筒(24)相互卡接,所述第一活动槽(21)的内腔顶部固定安装有十字橡胶膜(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大肠菌群检验纸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密封框架(1)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活动槽(4),所述环形支撑套筒(22)的内部开设有第三活动槽(5),所述第二活动槽(4)与第三活动槽(5)相连通,所述大肠菌群试纸(3)固定安装在第二活动槽(4)的内腔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国杰
申请(专利权)人:伍国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