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垃圾处理炉及垃圾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垃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式垃圾处理炉及垃圾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垃圾处理方式中,采用一种名为生物质气化技术的方案,把生物质(含C、H、O的有机物)在抑氧、高温(450~800℃)的环境下裂解,获得生物质燃气(CH4、H2、CO)和生物炭的技术。生物质气化技术的实现方式有上吸式气化炉和下吸式气化炉。上吸式气化炉的优点在于反应效率高,缺点在于燃气焦油含量大、产生的炭品质低。下吸式气化炉的优点在于燃气焦油含量低、产生的炭品质高,缺点在于反应效率低。因此,现有技术会将两种炉型结合。把上吸式气化炉变成卧式炉,放置于下吸式气化炉的前端,这样即可以保证反应效率,又可以降低燃气焦油含量和提升出炭品质。然而,这种两端式的结合方式带来的缺点如下:1.第二段炉立式炉的料位难以监测:两端炉的连接区域在反应时是高温(450~800℃)、高粉尘的环境。现有的阻悬式料位计最高只能耐受500~600摄氏度的温度;现有的电磁波感应装置无法在高粉尘的环境准确判断料位。2.第二段立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式垃圾处理炉,包括进料口以接收垃圾物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垃圾处理炉包括:/n处理部,接收所述垃圾物料,并对所述垃圾物料炭化形成炭料;/n布料装置,设于所述处理部内且绕一固定轴旋转,所述垃圾物料于所述处理部内沉积并增多时,所述垃圾物料与所述布料装置接触以改变所述布料装置的扭矩,当所述扭矩大于一扭矩阈值时,所述布料装置生成一出炭指令;/n储碳部,设于所述处理部的下方,接收所述炭料并存储;/n出炭装置,连接于所述储碳部的底部,接收所述出炭指令后,激活以接收所述储碳部内的炭料并将所述炭料排出所述立式垃圾处理炉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垃圾处理炉,包括进料口以接收垃圾物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垃圾处理炉包括:
处理部,接收所述垃圾物料,并对所述垃圾物料炭化形成炭料;
布料装置,设于所述处理部内且绕一固定轴旋转,所述垃圾物料于所述处理部内沉积并增多时,所述垃圾物料与所述布料装置接触以改变所述布料装置的扭矩,当所述扭矩大于一扭矩阈值时,所述布料装置生成一出炭指令;
储碳部,设于所述处理部的下方,接收所述炭料并存储;
出炭装置,连接于所述储碳部的底部,接收所述出炭指令后,激活以接收所述储碳部内的炭料并将所述炭料排出所述立式垃圾处理炉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垃圾处理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布料装置包括:
布料杆,第一端伸入所述处理部,第二端外伸形成所述固定轴;
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布料杆的第二端,控制所述布料杆绕所述固定轴旋转;
刮板,固定安装于所述布料杆的第一端,且所述刮板沿所述布料杆的径向延伸;
所述布料杆内设有第一空心腔,所述刮板内设有与所述第一空心腔连通的第二空心腔,所述第一空心腔接收换热液,使得所述换热液与所述布料杆及刮板内换热降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垃圾处理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布料装置还包括:
金属填充板,固定安装于所述刮板的底部,以填充所述第一空心腔及第二空心腔形成的空心区域;
水泵,设于所述第二端,控制所述换热液的流速;
温度计,设于所述第二端,测量所述第二端溢出的换热液的温度;
泄压口,开设于所述第二端,并与第一空心腔及第二空心腔连通,当所述换热液呈汽化状态时,释放所述布料杆内的压力。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垃圾处理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部包括:
浇注层,形成所述处理部的处理腔,所述处理腔接收所述垃圾物料;
换热层,铺设于所述浇注层的外围,内部流动有换热液;
空气层,设于所述换热层的外围;
输气管,一端连通所述空气层,另一端贯穿所述换热层及浇注层并伸入所述处理腔,以向所述处理腔提供氧气;
当所述处理腔接收氧气后,所述输气管周围的区域形成氧化区,所述氧化区的热量传递至上方形成热解区,下方形成还原区,所述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然,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碳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