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6528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部一端开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底端活动连接初沉池,所述初沉池右侧底部固定连接净水管,所述净水管远离初沉池的一端与接触氧化池连通,接触氧化池远离净水管一端固定连接二沉池,所述二沉池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污泥管,第二污水管远离二沉池的一端与污泥池连通,所述污泥池左侧与第一污泥管连通。该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通过设置厌氧菌培养室、好氧菌培养室,利用厌氧菌和好氧菌的自我繁殖,不断的产生新的厌氧菌和好氧菌,对污水进行处理,减少了材料的更换次数,通过设置重金属纯化板,提高污泥的PH值,使得重金属转化为氢氧化物等沉淀,达到纯化重金属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市场上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多采用物理式沉降和微生物分解的方式处理污水,处理污水时不能处理污水中的重金属,并且实用的微生物材料要经常更换,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解决了处理污水时不能处理污水中的重金属,并且实用的微生物材料要经常更换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部一端开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底端活动连接初沉池,所述初沉池右侧底部固定连接净水管,所述净水管远离初沉池的一端与接触氧化池连通,接触氧化池远离净水管一端固定连接二沉池,所述二沉池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污水管,第二污水管远离二沉池的一端与污泥池连通,所述污泥池左侧与第一污泥管连通,所述第一污泥管的另一端与初沉池连通,所述污泥池前侧与接二次净水管连通,二次净水管远离污泥池与接触氧化池连通,所述二沉池右侧与三次净水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顶部一端开设有进水管(2),所述进水管(2)底端活动连接初沉池(3),所述初沉池(3)右侧底部固定连接净水管(5),所述净水管(5)远离初沉池(3)的一端与接触氧化池(8)连通,接触氧化池(8)远离净水管(5)一端固定连接二沉池(10),所述二沉池(10)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污水管(9),第二污水管(9)远离二沉池(10)的一端与污泥池(7)连通,所述污泥池(7)左侧与第一污泥管(4)连通,所述第一污泥管(4)的另一端与初沉池(3)连通,所述污泥池(7)前侧与接二次净水管(6)连通,二次净水管(6)远离污泥池(7)与接触氧化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顶部一端开设有进水管(2),所述进水管(2)底端活动连接初沉池(3),所述初沉池(3)右侧底部固定连接净水管(5),所述净水管(5)远离初沉池(3)的一端与接触氧化池(8)连通,接触氧化池(8)远离净水管(5)一端固定连接二沉池(10),所述二沉池(10)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污水管(9),第二污水管(9)远离二沉池(10)的一端与污泥池(7)连通,所述污泥池(7)左侧与第一污泥管(4)连通,所述第一污泥管(4)的另一端与初沉池(3)连通,所述污泥池(7)前侧与接二次净水管(6)连通,二次净水管(6)远离污泥池(7)与接触氧化池(8)连通,所述二沉池(10)右侧与三次净水管(11)连通,三次净水管(11)远离二沉池(10)的一端与消毒池(12)连通,所述消毒池(12)右侧与出水管(13)连通,所述箱体(1)内侧顶部固定安装有风机房(15),所述风机房(15)左侧固定连接有通风管(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氧化池(8)包括池体(801)、厌氧区池体(802)、厌氧菌板(803)、厌氧菌培养室(804)、连通管(805)、好氧区池体(806)、好氧菌板(807)、好氧菌培养室(808),所述池体(801)内侧底部固定安装有厌氧区池体(802)、厌氧菌培养室(804)、好氧区池体(806)、好氧菌培养室(808),所述厌氧区池体(802)一侧与净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良伟
申请(专利权)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