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智能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6369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手机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机智能检测设备,包括机座箱、用于传送手机从所述机座箱的输送端到输出端的传送机构、用于在输送端对手机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以及用于检测手机性能的检测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轴承、滚轴以及皮带;所述皮带通过所述滚轴张紧于所述机座箱的上端面,所述滚轴通过所述轴承可转动的配置在所述机座箱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于所述滚轴。通过传送机构可以将待检测手机输送至各个检测位置进行检测,通过第一检测机构和第二检测机构可以对手机全方位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机智能检测设备
本技术涉及手机检测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手机智能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发展,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手机不但作为人们通讯工具,也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帮手,手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在手机的制造过程中,为控制手机的品质,手机产品在各阶段的制造、组装完成后,都需要对手机进行检测来判断其是否为OK品。然而在目前的手机流水线生产中,大都是通过人工操作对手机进行质量检测。现有技术中存在这样的技术问题:检测精度低、工作效率低,而且还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生产成本高。因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手机智能检测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机智能检测设备,取代了人工检测,不仅减低了人工成本,而且还提高了检测精度。一种手机智能检测设备,包括机座箱、用于传送手机从所述机座箱的输送端到输出端的传送机构、用于在输送端对手机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以及用于检测手机性能的检测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轴承、滚轴以及皮带;所述皮带通过所述滚轴张紧于所述机座箱的上端面,所述滚轴通过所述轴承可转动的配置在所述机座箱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于所述滚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待检测手机放置在传送机构的输送端,通过定位机构精确的将待检测手机放置在输送端的摆放位置,以便于将待检测手机准确的输送到各个待检测位置;驱动电机启动,带动滚轴转动,皮带张紧于滚轴,同时,皮带传动使其上的待检测手机匀速的运动,当待检测手机到达检测位置时,检测机构启动,且对手机进行检测,从而取代了人工检测,提高了工作效率。优选的,三个所述传送机构依次沿着手机的传送方向设置,前部传送机构、中部传送机构以及后部传送机构,所述皮带的输送面呈同一高度,所述皮带之间的间距≤10mm。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第一检测机构和第二检测机构;所述第一检测机构设置在所述中部传送机构的上方,所述第二检测机构设置在所述中部传送机构与所述后部传送机构之间的缝隙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个传送机构各自独立传送,传送机构上皮带处于同一高度,且皮带之间的间距≤10mm,从而可以保证待检测手机从前一个传送机构均匀、稳定的过度到下一个传送机构上;通过定位机构将待检测手机准确的定位到前部传送机构上的输送端,然后通过前部传送机构传送到中部传送机构上,在通过中部传送机构传送到第一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此时中部传送机构停止,第一检测机构对待检测手机进行检测,检测完毕之后,中部传送机构启动,继续运输待检测手机,当待检测手机运输至第二检测机构和第三检测机构之间的缝隙处时,第二检测机构启动,可以对待检测手机进行快速扫描检测,检测完成之后,待检测手机完全运输至后部传送机构上,通过后部传送机构将其运输至输出端。三个独立的传送机构相互独立工作,从而保证了待检测手机可以进行多重检测。优选的,所述第一检测机构包括六轴机器人以及2D视觉检测相机,所述六轴机器人设置在所述中部传送机构一侧的所述机座箱上,所述2D视觉检测相机配置在所述六轴机器人上;所述第二检测机构包括同轴光源和线扫相机,所述线扫相机配置在所述同轴光源的一侧,其对处在所述中部传送机构和所述后部传送机构的缝隙处的手机进行拍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待检测手机运输至第一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时,六轴机器人启动,可以使2D视觉检测相机转动至待检测相机的上、左、右、前、后五个方位对待检测相机进行检测;经过第二检测机构的检测之后,手机流入线扫相机工位,通过线扫相机对手机底部进行拍照扫描。通过上述的第一检测机构和第二检测机构可以对手机进行全方位的检测。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照射灯,所述照射灯设置在所述皮带的上方;所述定位机构一侧的所述机座箱上设置有急停按钮和启动按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照射灯可以在输送端照射处矩形的形状,以便于将手机准确的放置在规定的位置,手机放置在规定的位置之后,可以通过启动按钮运行本技术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突发情况,可以通过急停按钮停止本装置的运行,从而避免重大损失。优选的,所述机座箱的上端面设有若干对射光纤传感器,所述对射光纤传感器包括第一对射光纤传感器、第二对射光纤传感器、第三对射光纤传感器、第四对射光纤传感器以及第五对射光纤传感器;所述第一对射光纤传感器在靠近所述定位机构,所述第二对射光纤传感器设置在所述2D视觉检测相机正下方,所述第三对射光纤传感器和所述第四对射光纤传感器分别对应的配置在所述中部传送机构与所述后部传送机构之间的缝隙处的两侧,所述第五对射光纤传感器靠近所述机座箱的输出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机放置在照射灯照射的区域中,第一对射光纤传感器可以检测到手机是否放置到位,此时,可以按下启动按钮,通过前部传送机构将手机运输至中部传送机构上,再通过中部传送机构将手机运输至第二检测机构的检测工位时,第二对射光纤传感器检测到手机,此时六轴机器人启动,从而带动2D视觉检测相机转动至待检测相机的上、左、右、前、后五个方位对待检测相机进行检测;检测完成之后,再通过中部传送机构将手机运输至经过第三对射光纤传感器,线扫相机启动拍照,当手机经过第四对射光纤传感器后,线扫相机停止拍摄,检测完毕。再通过后部传送机构将手机运输至输出端,第五对射光纤传感器检测到信号,从而可以拿出手机。优选的,所述机座箱内部配置有PLC控制系统,所述PLC控制系统电性连接于所述传送机构、所述检测机构以及对射光纤传感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本技术装置的自动化过程,可以接收和发送给本装置。优选的,所述机座箱上端面配置有显示器和若干光源,所述显示器靠近输出端。所述机座箱上罩设有上端面开口的卡罩,所述卡罩上靠近所述定位机构的一端配置有输送口。所述机座箱上设置有风机,其下端面配置有万向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显示器可以显示本装置的参数,供工作人员观察,机座箱上的光源起到照明作用,使检测机构更精准的对手机进行拍照扫描。机座箱上的风机可以使机座箱内部元器件产生的热量迅速散出去。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机智能检测设备,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三个独立的传送机构,可以将待检测手机输送至各个检测位置进行检测,通过第一检测机构和第二检测机构可以对手机全方位检测;皮带的输送面呈同一高度,皮带之间的间距≤10mm,可以使手机在传送机构间的运输稳定、安全的进行。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装置的第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装置的第二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装置中传送机构的立体结构四意图;图4为本技术装置中第一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装置中第二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装置中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座箱;2、传送机构;21、驱动电机;22、轴承;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机智能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箱、用于传送手机从所述机座箱的输送端到输出端的传送机构、用于在输送端对手机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以及用于检测手机性能的检测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轴承、滚轴以及皮带;所述皮带通过所述滚轴张紧于所述机座箱的上端面,所述滚轴通过所述轴承可转动的配置在所述机座箱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于所述滚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机智能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箱、用于传送手机从所述机座箱的输送端到输出端的传送机构、用于在输送端对手机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以及用于检测手机性能的检测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轴承、滚轴以及皮带;所述皮带通过所述滚轴张紧于所述机座箱的上端面,所述滚轴通过所述轴承可转动的配置在所述机座箱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于所述滚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手机智能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传送机构依次沿着手机的传送方向设置,分别为前部传送机构、中部传送机构以及后部传送机构,所述皮带的输送面呈同一高度,所述皮带之间的间距≤1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手机智能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第一检测机构和第二检测机构;所述第一检测机构设置在所述中部传送机构的上方,所述第二检测机构设置在所述中部传送机构与所述后部传送机构之间的缝隙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手机智能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机构包括六轴机器人以及2D视觉检测相机,所述六轴机器人设置在所述中部传送机构一侧的所述机座箱上,所述2D视觉检测相机配置在所述六轴机器人上;所述第二检测机构包括同轴光源和线扫相机,所述线扫相机配置在所述同轴光源的一侧,其对处在所述中部传送机构和所述后部传送机构的缝隙处的手机进行拍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手机智能检测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平雷禹郑俊杰杨帆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迅益科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