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昌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防控有机废弃物滋生、扩散病菌的垃圾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6336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控有机废弃物滋生、扩散病菌的垃圾收集装置,所述垃圾收集装置主要包括中央控制器、桶盖、闭锁窗I、破碎器、压滤器、网带输送器、铺袋器、扎口器、垃圾袋出口、吸附与处理腔、紫外消毒室、负压泵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负压运行,可防止内部气体外泄、避免装置内可能存在的病菌通过空气传播;垃圾投入处的桶盖和垃圾袋出口均增设闭锁设计,可防止大量气流进入装置而造成气体处理负荷过大、能耗过高;对垃圾进行破碎、压滤,实现固液分离,可减少垃圾存放、转运过程中病菌滋生,且有利于后续分类处理;设计的垃圾袋铺设、打包装置,可有效避免人员打包与换袋造成的“亲密”接触,减少可能的病菌感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控有机废弃物滋生、扩散病菌的垃圾收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垃圾收集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控有机废弃物滋生、扩散病菌的垃圾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垃圾收集装置作为盛放各种垃圾的容器,遍布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是保持室内外场所卫士、改善人居环境、推进社会文明不可缺少的设施。垃圾收集装置一般可以有效限制固体垃圾四处飘散,而对于臭气扩散,特别是垃圾容器开盖时的臭气外泄,一般未做处理。更有甚者,垃圾桶内液体外流,其所滋生的病菌籍此直接向外界传播。公告号为CN206345298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封闭式垃圾收集系统的垃圾存储装置,该垃圾存储装置包括封闭式斗状的存储斗,所述存储斗底部设有用于将存储斗内垃圾搅拌送出存储斗的螺旋推动机构,所述存储斗上设有通气管、物位传感器和气体传感器,所述通气管用于连通存储斗与外界大气,物位传感器用于感应存储斗内垃圾的高度,气体传感器用于监测存储斗内易燃易爆气体的含量。该技术垃圾容量大,具备较好安全性,但存在臭气外泄、污染空气等问题。公开号为CN1533963A的技术申请公开了一种垃圾投入装置、垃圾收集系统及其运转方法,所述垃圾投入装置包括一端闭合的主体管状构件,从上述主体管状构件分支、其前端用于投入垃圾的投入用管状构件,用于阻断上述投入用管状构件内通气的通气阻断装置,用于使吸气口相对于大气开放或闭合的吸气口开闭装置。该专利申请虽然克服了垃圾收集过程中臭气外泄的问题,但不具备自动装袋、换袋功能,使得操作人员频繁接触垃圾,增加了被感染病菌的风险。公开号为CN108792354A的技术申请公开了一种智能垃圾收集系统,包括垃圾传输装置和垃圾收集装置,垃圾收集装置包括若干个蒸汽喷头、温度传感器、加热装置、挤压装置、震荡装置和控制装置,震荡装置下面设有废液收集槽;本申请通过智能垃圾收集装置可以实现将大物件的垃圾进行挤压,节约空间,同时对垃圾进行消毒、除臭。但该申请同样不具备垃圾自动装袋功能,适用范围受限。在SARS、禽流感、埃博拉、新冠肺炎等疫情陆续爆发的影响下,人们对病菌传播的认识加深,传统的垃圾收集装置臭气外泄、污液外流、手动打包换袋等暴露途径都会造成人员接触,已然不能满足人们对健康卫生的防控需求。尤其对于特殊场所,如医院、菜市场,尤其是活禽宰杀市场,垃圾收集装置对水、气、渣的零外泄是人们期望的新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垃圾收集技术和装置的不足,适应建设健康中国的现实需求,提供一种防控有机废弃物滋生、扩散病菌的垃圾收集装置。本技术为实现其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控有机废弃物滋生、扩散病菌的垃圾收集装置,所述垃圾收集装置包括设置于其上方的桶盖,所述桶盖下方设有固定导板,所述固定导板上方设置有闭锁窗I,下方设置有破碎器;所述破碎器倾斜设置,其倾斜侧(较低一侧)设置有排渣口,破碎器的下方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下方设置有网带输送器,所述网带输送器上方与其平行设置有压滤器,所述压滤器设有弹性安装结构,所述网带输送器连接有电机I;所述网带输送器正下方安装有接水槽,所述接水槽出口设置有U型水封,网带输送器的输出端正下方设置有铺袋器,所述铺袋器上方设置有垃圾袋卷,下方设置有扎口器及闭锁窗II;所述垃圾收集装置下方设置有垃圾袋出口与负压泵,所述负压泵的入口依次连接有紫外消毒室、吸附与处理腔,其出口与外界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垃圾收集装置内还安装有中央控制器,通过中央控制器实现装置的自动控制与运行,完善装置运行模式,有效避免操作人员可能的病菌感染。进一步地,所述桶盖闭合处设置有监测头I,所述闭锁窗I后侧上方设置有止推器I,所述监测头I、止推器I与所述中央控制器连接,当所述监测头I监测到桶盖开启时,通过中央控制器联动所述止推器I工作以禁止闭锁窗I开启。进一步地,所述排渣口前端设置有斜坡,所述斜坡尽头设置有缓存门,所述缓存门的输出端突出于所述网带输送器的输出端并位于所述铺袋器上方,所述排渣口、缓存门与所述中央控制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铺袋器包括袋夹I、推杆、袋夹II、电机II及导轨,所述推杆在电机II的作用下做左右往复运动,所述袋夹I固定在推杆上,所述袋夹II位置固定,所述扎口器与袋夹II之间设有裁刀,所述袋夹I、袋夹II、推杆、扎口器、裁刀均与所述中央控制器连接。当所述推杆向右运动时袋夹I夹紧,否则松开;所述袋夹II在推杆向右运动时松开,否则夹紧;所述扎口器在推杆移动至最右端时进行扎口动作;所述裁刀在扎口器扎口动作结束后进行垃圾袋裁切动作。进一步地,所述垃圾袋出口上方设置有监测头II,所述闭锁窗II下方设置有止推器II,所述监测头II、止推器II与所述中央控制器连接,当所述监测头II监测到垃圾袋出口开启时,通过中央控制器联动所述止推器II工作以禁止闭锁窗II开启。进一步地,所述吸附与处理腔内放置有吸附剂,所述吸附剂优选为活性炭、硅藻土、沸石其中的一种或其组合,同时吸附剂负载含银、铜、钛等元素的催化剂,可通过催化降解实现气体杀菌、除臭与净化。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导板于垃圾收集装置内倾斜而设,其与所述破碎器倾斜方向相反,具体为均朝向垃圾收集装置内侧。本申请较之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垃圾收集装置采用负压运行,可防止内部气体外泄、避免装置内可能存在的病菌通过空气传播;(2)垃圾投入处的桶盖和垃圾袋出口均增设闭锁设计,防止大量气流进入装置而造成气体处理负荷过大、能耗过高;(3)对垃圾进行破碎、压滤,实现固液分离,减少垃圾存放、转运过程中病菌滋生,且有利于后续分类处理;(4)本垃圾收集装置设计有垃圾袋铺设、打包装置,有效避免人员打包与换袋造成的“亲密”接触,减少可能的病菌感染;(5)垃圾中的难破碎物具有单独的排出通道,即排渣口通道,避免破碎器故障,且难破碎物采用与可以破碎的垃圾同一套垃圾打包与换袋装置,节省装置空间;(6)在接水槽液体排出口设有U型水封,避免外部空气进入和内部气体外泄;(7)与负压泵连接有吸附与处理腔,内置活性炭、沸石、硅藻土等多孔材料,且多孔材料上可负载含银、铜、钛等元素的催化剂,可通过催化降解等实现气体杀菌、除臭与净化;(8)气体经紫外线照射消毒后外排,可防止装置内气体污染外界。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垃圾收集装置的主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中A-A剖面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垃圾收集装置的控制系统模块图;其中:1-监测头I,2-中央控制器,3-缓存门,4-垃圾袋卷,5-闭锁窗II,6-止推器II,7-监测头II,8-垃圾袋出口,9-桶盖,10-止推器I,11-闭锁窗I,12-破碎器,121-排渣口,122-滤网,13-压滤器,14-网带输送器,15-电机I,16-铺袋器,161-袋夹I,162-推杆,163-袋夹II,164-电机II,16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控有机废弃物滋生、扩散病菌的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n所述垃圾收集装置包括设置于其上方的桶盖,所述桶盖下方设有固定导板,所述固定导板上方设置有闭锁窗I,下方设置有破碎器;/n所述破碎器倾斜设置,其倾斜侧设置有排渣口,破碎器的下方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下方设置有网带输送器,所述网带输送器上方与其平行设置有压滤器,所述压滤器设有弹性安装结构,所述网带输送器连接有电机I;/n所述网带输送器正下方安装有接水槽,所述接水槽出口设置有U型水封,网带输送器的输出端正下方设置有铺袋器,所述铺袋器上方设置有垃圾袋卷,下方设置有扎口器及闭锁窗II;/n所述垃圾收集装置下方设置有垃圾袋出口与负压泵,所述负压泵的入口依次连接有紫外消毒室、吸附与处理腔,其出口与外界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控有机废弃物滋生、扩散病菌的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垃圾收集装置包括设置于其上方的桶盖,所述桶盖下方设有固定导板,所述固定导板上方设置有闭锁窗I,下方设置有破碎器;
所述破碎器倾斜设置,其倾斜侧设置有排渣口,破碎器的下方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下方设置有网带输送器,所述网带输送器上方与其平行设置有压滤器,所述压滤器设有弹性安装结构,所述网带输送器连接有电机I;
所述网带输送器正下方安装有接水槽,所述接水槽出口设置有U型水封,网带输送器的输出端正下方设置有铺袋器,所述铺袋器上方设置有垃圾袋卷,下方设置有扎口器及闭锁窗II;
所述垃圾收集装置下方设置有垃圾袋出口与负压泵,所述负压泵的入口依次连接有紫外消毒室、吸附与处理腔,其出口与外界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收集装置内还安装有中央控制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盖闭合处设置有监测头I,所述闭锁窗I后侧上方设置有止推器I,所述监测头I、止推器I与所述中央控制器连接,当所述监测头I监测到桶盖开启时,通过中央控制器联动所述止推器I工作以禁止闭锁窗I开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口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代赦李建龙罗轶维徐宇马志飞戴祥昕孙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