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潮除味的茶叶存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6322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潮除味的茶叶存放装置,包括茶叶储存箱和设置于所述茶叶储存箱内的内胆,所述茶叶储存箱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体呈正方形,所述箱盖盖设于所述箱体上,所述箱体壁以及底部均内部中空,且所述箱体壁以及底部的中空处相互连通,所述箱体一侧设置有涡扇,所述涡扇与所述箱体壁内部中空处连通,所述箱体内壁呈网格状,所述内胆套设于所述箱体内,且所述内胆壁对应所述箱体内壁密集开设有网格状通风口,所述内胆内壁覆盖有多层通风网,所述通风网与所述内胆内壁之间设置有加热网。上述方案中:内胆内的茶叶透过通风网与外部环境保持相对的连通,防止内部异味的累积,同时结合涡扇以及箱体结构能够有效的带走内部的潮湿空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潮除味的茶叶存放装置
本技术涉及茶叶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潮除味的茶叶存放装置。
技术介绍
茶叶,指茶树的叶子和芽。别名茶、槚(jiǎ),茗,荈(chuǎn)。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茶叶在生产完成后需要进行避光储存,且储存环境需要保证足够干燥,如果茶叶的储存不合理,使得茶叶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茶叶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以及腐败味道,这会使得茶叶的品质会严重下降,导致茶叶腐坏并产生异味。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保持干燥且通风效果好的防潮除味的茶叶存放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潮除味的茶叶存放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潮除味的茶叶存放装置,包括茶叶储存箱和设置于所述茶叶储存箱内的内胆,所述茶叶储存箱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体呈正方形,所述箱盖盖设于所述箱体上,所述箱体壁以及底部均内部中空,且所述箱体壁以及底部的中空处相互连通,所述箱体一侧设置有涡扇,所述涡扇与所述箱体壁内部中空处连通,所述箱体内壁呈网格状,所述内胆套设于所述箱体内,且所述内胆壁对应所述箱体内壁密集开设有网格状通风口,所述内胆内壁覆盖有多层通风网,所述通风网与所述内胆内壁之间设置有加热网。优选地,所述箱盖底部外沿设置有磁条一,所述箱体顶部外沿对应磁条一设置有磁条二,且所述箱体顶部内沿设置有密封胶条,所述箱盖底部内沿对应所述密封胶条设置有凹槽。优选地,所述箱体上开设有进风口以及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以及出风口上均设置有电控单向阀,且所述进风口的电控单向阀上设置有多层过滤棉。优选地,所述内胆顶部两侧均向箱体外侧延伸设置有提手,所述箱体以及箱盖对应所述提手设置有通槽,且所述通槽内覆盖有密封胶层。优选地,所述涡扇朝外的一端上设置有空气过滤器。优选地,所述箱体底部嵌入有电源控制端,所述箱体内底部设置有触点接口一,所述箱体一侧壁顶端设置有触点接口二,所述触点接口一、触点接口二均与所述电源控制端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内胆底部对应所述触点接口一设置有触点一,所述箱盖底部对应所述触点接口二设置有触点二。优选地,所述触点一与所述加热网电性连接,所述触点二与所述电控单向阀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涡扇与所述电源控制端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通风网为防火纱网,所述加热网为电阻丝编织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在箱体上设置有涡扇,且使得涡扇与箱体内部连通,且在内胆上对应箱体内壁设置有网格状通风口,使得内胆内的茶叶透过通风网与外部环境保持相对的连通,防止内部异味的累积,同时能够有效的带走内部的潮湿空气。2、本技术的涡扇上设置过滤器、箱盖的进风口的电控单向阀上设置有过滤棉,这能够有效过滤外部空气中的水分以及粉尘,保证进入内胆的空气的洁净,防止内胆茶叶在通风的同时被二次污染。保证内胆内的干燥环境。3、本技术的在通风网与所述内胆内壁之间设置有加热网,从而在必要时合理提升内胆内部的温度,从而能够在必要时蒸发内茶叶吸收的水分,提升茶叶品质,延长茶叶的储存周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为整体结构组件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内胆横截面示意图。附图标记:1、箱体,2、箱盖,3、电控单向阀,4、内胆,5、提手,6、通槽,7、过滤器,8、过滤棉,9、涡扇,10、网格状通风口,11、加热网,12、通风网,13、密封胶条,14、密封胶层,15、磁条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结合图1-3所示的一种防潮除味的茶叶存放装置,包括茶叶储存箱和设置于所述茶叶储存箱内的内胆4,所述茶叶储存箱包括箱体1和箱盖2,所述箱体1呈正方形,所述箱盖2盖设于所述箱体1上,所述箱体1壁以及底部均内部中空,且所述箱体1壁以及底部的中空处相互连通,所述箱体1一侧设置有涡扇9,所述涡扇9与所述箱体1壁内部中空处连通,所述箱体1内壁呈网格状,所述内胆4套设于所述箱体1内,且所述内胆4壁对应所述箱体1内壁密集开设有网格状通风口10,所述内胆4内壁覆盖有多层通风网12(茶叶放置于通风网12上,由此实现内胆4的茶叶通过网格状通风网12于箱体1连通,从而通过涡扇9与外界连通,通风网12能避免茶叶被进入到箱体1中),所述通风网12与所述内胆4内壁之间设置有加热网11。实施例中:所述箱盖2底部外沿设置有磁条一,所述箱体1顶部外沿对应磁条一设置有磁条二15,磁条一和磁条二15的结合使得箱体1与箱盖2结合更加紧密(磁力适中,不影响人工开合)且所述箱体1顶部内沿设置有密封胶条13,所述箱盖2底部内沿对应所述密封胶条13设置有凹槽,有效隔绝外部空气从缝隙中进入到内胆4中,所述箱体1上开设有进风口以及出风口(茶叶受潮严重时,加热网11温和加热茶叶时,水蒸气向上从出风口离开内胆4,且此时涡扇9朝箱体1内鼓气,加速水蒸气进入外界),所述进风口以及出风口上均设置有电控单向阀3(在必要时可以通过电控单向阀3关闭进气口的进气功能和出气口的出气功能),且所述进风口的电控单向阀3上设置有多层过滤棉8,所述内胆4顶部两侧均向箱体1外侧延伸设置有提手5,所述箱体1以及箱盖2对应所述提手5设置有通槽6,且所述通槽6内覆盖有密封胶层14,避免空气直接从通槽6与提手5之间的缝隙进入到内胆4中,该提手5可方便内胆4的取出,便于装填或者取出茶叶,所述涡扇9朝外的一端上设置有空气过滤器7,有效过滤空气,所述箱体1底部嵌入有电源控制端,所述箱体1内底部设置有触点接口一,所述箱体1一侧壁顶端设置有触点接口二,所述触点接口一、触点接口二均与所述电源控制端电性连接,所述内胆4底部对应所述触点接口一设置有触点一,所述箱盖2底部对应所述触点接口二设置有触点二,所述触点一与所述加热网11电性连接,所述触点二与所述电控单向阀3电性连接,所述涡扇9与所述电源控制端电性连接,该电源控制端外接有控制器,由此通过控制器控制涡扇9、加热网11、电控单向阀3的工作,所述通风网12为防火纱网由此避免加热网11烧坏通风网12,所述加热网11为电阻丝编织而成。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潮除味的茶叶存放装置,包括茶叶储存箱和设置于所述茶叶储存箱内的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叶储存箱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体呈正方形,所述箱盖盖设于所述箱体上,所述箱体壁以及底部均内部中空,且所述箱体壁以及底部的中空处相互连通,所述箱体一侧设置有涡扇,所述涡扇与所述箱体壁内部中空处连通,所述箱体内壁呈网格状,所述内胆套设于所述箱体内,且所述内胆壁对应所述箱体内壁密集开设有网格状通风口,所述内胆内壁覆盖有多层通风网,所述通风网与所述内胆内壁之间设置有加热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潮除味的茶叶存放装置,包括茶叶储存箱和设置于所述茶叶储存箱内的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叶储存箱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体呈正方形,所述箱盖盖设于所述箱体上,所述箱体壁以及底部均内部中空,且所述箱体壁以及底部的中空处相互连通,所述箱体一侧设置有涡扇,所述涡扇与所述箱体壁内部中空处连通,所述箱体内壁呈网格状,所述内胆套设于所述箱体内,且所述内胆壁对应所述箱体内壁密集开设有网格状通风口,所述内胆内壁覆盖有多层通风网,所述通风网与所述内胆内壁之间设置有加热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潮除味的茶叶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底部外沿设置有磁条一,所述箱体顶部外沿对应磁条一设置有磁条二,且所述箱体顶部内沿设置有密封胶条,所述箱盖底部内沿对应所述密封胶条设置有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潮除味的茶叶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开设有进风口以及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以及出风口上均设置有电控单向阀,且所述进风口的单向阀上设置有多层过滤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潮除味的茶叶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顶部两侧均向箱体外侧延伸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开进
申请(专利权)人:古丈县锦华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