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化端盖生产用浇铸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两端安装立柱,立柱上设置升降板件,所述升降板件包括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螺杆、第一伞齿轮、第二伞齿轮、电机和导向杆;所述底板的中上部设置浇包,浇包的两端安装力臂,所述力臂的一端延伸至相邻的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上;所述底板的底部两端安装滚轮。本一体化端盖生产用浇铸装置,不仅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而且浇铸时保障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了浇铸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端盖生产用浇铸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壳端盖浇铸
,具体为一种一体化端盖生产用浇铸装置。
技术介绍
端盖是安装在机壳后的一个后盖,端盖作为机器外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机器的正常运行。端盖的铸造步骤是将模具安装在射芯机上后,将覆膜砂装入射芯机热芯盒内,制作出覆膜砂砂芯,砂芯制好后取出组装成型后,用压铁压好并进行浇铸,铸造后的端盖铸件自然冷却即可取出铸件。上述过程中,浇铸是端盖铸件核心工序之一,传统浇铸是由工人手持夹持器具将浇包移至模具处,然后将金属液注入模具内,但在这一过程中,洒落的液滴会可能飞溅到站立于模具旁的工人身上,造成伤害,而且持续高温恶劣的环境也严重影响到工人的浇铸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端盖生产用浇铸装置,不仅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而且浇铸时保障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了浇铸效率,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化端盖生产用浇铸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两端安装立柱,立柱上设置升降板件,所述升降板件包括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螺杆、第一伞齿轮、第二伞齿轮、电机和导向杆;所述底板的中上部设置浇包,浇包的两端安装力臂,所述力臂的一端延伸至相邻的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上;所述底板的底部两端安装滚轮。优选的,所述立柱的侧壁设置滑槽,滑槽与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的一端对应匹配,所述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一端嵌入滑槽内滑动;所述第一活动板的一端还设置螺孔,螺孔与螺杆对应匹配,所述螺杆的一端插入螺孔内,并通过螺纹啮合传动,螺杆的另一端延伸至底板上,并通过杆座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板的一端还设置杆孔,杆孔与导向杆对应匹配,所述导向杆的一端插装于杆孔内,导向杆的另一端延伸至底板上,并通过杆座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伞齿轮安装于螺杆的一端,所述第二伞齿轮安装于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伞齿轮与第二伞齿轮相啮合,所述电机安装于底板上,并位于螺杆的一侧。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动板与第二活动板的中部均安装固定座,固定座上设置轴承孔,所述轴承孔与力臂对应匹配,力臂的一端插装于相邻的轴承孔内。优选的,所述第二活动板的另一端还设置滑道和气缸,所述滑道内安装齿条,所述气缸安装于滑道的一端,气缸的伸缩杆延伸至滑道内,并与齿条的一端连接,所述力臂的一端还安装传动齿轮,传动齿轮的齿面延伸至滑道内,并与齿条的齿面相啮合。优选的,所述齿条的一端安装连接帽,连接帽的中部通孔与气缸的伸缩杆对应匹配,所述气缸的伸缩杆插装于连接帽的通孔内,并通过螺丝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一体化端盖生产用浇铸装置,通过推移底板使浇包移动至模具处后,操作人与即可远离至安全处,然后接通电机的电源,经由电机带动第二伞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一伞齿轮转动,而第一伞齿轮转动时则会带动螺杆旋转,进而带动第一活动板的升降;与此同时,浇包与第二活动板会随着第一活动板的升降而随之升降,当浇包下降至模具的浇注端后启动气缸,经由气缸带动齿条在滑道内滑动,从而带动传动齿轮转动,而传动齿轮转动则会带动力臂转动,进而带动浇包翻转将金属液注入模具的浇注端。因此,基于上述,使得本装置在浇铸时无需人工操作,只需将装置移动至模具处即可,浇铸过程通过控制电机与气缸的启停即可,故而保障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了浇铸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活动板装配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活动板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活动板结构图。图中:1、底板;2、立柱;21、滑槽;3、升降板件;31、第一活动板;32、第二活动板;33、螺杆;34、第一伞齿轮;35、第二伞齿轮;36、电机;37、导向杆;4、浇包;41、力臂;5、滚轮;6、螺孔;7、杆孔;8、固定座;81、轴承孔;9、滑道;91、齿条;10、气缸;11、传动齿轮;12、连接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体化端盖生产用浇铸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两端安装立柱2,该立柱2上设置升降板件3,升降板件3包括第一活动板31、第二活动板32、螺杆33、第一伞齿轮34、第二伞齿轮35、电机36和导向杆37;底板1的中上部设置浇包4,该浇包4的两端安装力臂41,力臂41的一端延伸至相邻的第一活动板31、第二活动板32上;底板1的底部两端安装滚轮5,通过滚轮5可推动本装置移动至模具处。立柱2的侧壁设置滑槽21,且滑槽21与第一活动板31、第二活动板32的一端对应匹配,故第一活动板31、第二活动板32一端可嵌入滑槽21内滑动;第一活动板31的一端还设置螺孔6,且螺孔6与螺杆33对应匹配,故螺杆33的一端可插入螺孔6内,并通过螺纹啮合传动,螺杆33的另一端延伸至底板1上,并通过杆座连接;第二活动板32的一端还设置杆孔7,且杆孔7与导向杆37对应匹配,故导向杆37的一端可插装于杆孔7内,导向杆37的另一端延伸至底板1上,并通过杆座连接;第一伞齿轮34安装于螺杆33的一端,第二伞齿轮35安装于电机36的输出轴上,且第一伞齿轮34与第二伞齿轮35相啮合,电机36安装于底板1上,并位于螺杆33的一侧。当电机36带动第二伞齿轮35转动,从而带动第一伞齿轮34转动,而第一伞齿轮34转动时则会带动螺杆33旋转,进而带动第一活动板31的升降;与此同时,浇包4与第二活动板32会随着第一活动板31的升降而随之升降。第一活动板31与第二活动板32的中部均安装固定座8,该固定座8上设置轴承孔81,且轴承孔81与力臂41对应匹配,故力臂41的一端可插装于相邻的轴承孔81内;通过该装配方式,使得浇包4可在力臂41的转动的作用下翻转。第二活动板32的另一端还设置滑道9和气缸10,滑道9内安装齿条91,气缸10安装于滑道9的一端,且气缸10的伸缩杆延伸至滑道9内,并与齿条91的一端连接;齿条91的一端安装连接帽12,该连接帽12的中部通孔与气缸10的伸缩杆对应匹配,气缸10的伸缩杆插装于连接帽12的通孔内,并通过螺丝固定;力臂41的一端还安装传动齿轮11,该传动齿轮11的齿面延伸至滑道9内,并与齿条91的齿面相啮合。当浇包4下降至模具的浇注端后启动气缸10,经由气缸10带动齿条91在滑道9内滑动,从而带动传动齿轮11转动,而传动齿轮11转动则会带动力臂41转动,进而带动浇包4翻转将金属液注入模具的浇注端。本一体化端盖生产用浇铸装置,通过推移底板1使浇包4移动至模具处后,操作人与即可远离至安全处,然后接通电机36的电源,经由电机36带动第二伞齿轮35转动,从而带动第一伞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化端盖生产用浇铸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两端安装立柱(2),立柱(2)上设置升降板件(3),所述升降板件(3)包括第一活动板(31)、第二活动板(32)、螺杆(33)、第一伞齿轮(34)、第二伞齿轮(35)、电机(36)和导向杆(37);所述底板(1)的中上部设置浇包(4),浇包(4)的两端安装力臂(41),所述力臂(41)的一端延伸至相邻的第一活动板(31)、第二活动板(32)上;所述底板(1)的底部两端安装滚轮(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端盖生产用浇铸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两端安装立柱(2),立柱(2)上设置升降板件(3),所述升降板件(3)包括第一活动板(31)、第二活动板(32)、螺杆(33)、第一伞齿轮(34)、第二伞齿轮(35)、电机(36)和导向杆(37);所述底板(1)的中上部设置浇包(4),浇包(4)的两端安装力臂(41),所述力臂(41)的一端延伸至相邻的第一活动板(31)、第二活动板(32)上;所述底板(1)的底部两端安装滚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端盖生产用浇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的侧壁设置滑槽(21),滑槽(21)与第一活动板(31)、第二活动板(32)的一端对应匹配,所述第一活动板(31)、第二活动板(32)一端嵌入滑槽(21)内滑动;所述第一活动板(31)的一端还设置螺孔(6),螺孔(6)与螺杆(33)对应匹配,所述螺杆(33)的一端插入螺孔(6)内,并通过螺纹啮合传动,螺杆(33)的另一端延伸至底板(1)上,并通过杆座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板(32)的一端还设置杆孔(7),杆孔(7)与导向杆(37)对应匹配,所述导向杆(37)的一端插装于杆孔(7)内,导向杆(37)的另一端延伸至底板(1)上,并通过杆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端盖生产用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尚虎,黄庆春,宫东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含山县林头振皖铸造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