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模隧道行位锁紧结构及压铸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5776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前模隧道行位锁紧结构及压铸模具。前模隧道行位锁紧结构包括动模板以及设于所述动模板上与所述动模板相匹配的定模板,所述动模板与所述定模板之间设有抽芯导向槽,所述抽芯导向槽内设有可横向滑动的前模隧道行位座,所述定模板或所述动模板上设有卡锁所述前模隧道行位座的推锁机构,通过在动模板或定模板上的推锁机构来纵向卡锁前模隧道行位座,即推锁机构在这里起到锁紧前模隧道行位座位置的作用,防止前模隧道行位座在压铸零部件产品时由于受到瞬间较大反作用力下后退,就解决现有的压铸模具因前模隧道行位容易退位而造成压铸产品成型不良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模隧道行位锁紧结构及压铸模具
本技术涉及压铸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前模隧道行位锁紧结构及压铸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压铸模具的前模隧道抽芯成型是直接利用油缸的推拉力来带动行位结构成型,这种成型结构存在前模隧道行位容易退位的缺陷。具体的,直接用油缸的话,当金属熔液注入成型腔,会对前模隧道行位产生比较大的反向作用力,这个反向作用力是直接靠油缸的推力来抗衡。在瞬间作用力的过程中,油缸会产生少量后退的现象,与其相连的前模隧道行位也会后退,从而造成压铸产品成型不良,增加后加工工序的操作。还会导致前模隧道行位结构运行生产不稳定,容易卡死等不良现象,降低生产效率。本申请提供的前模隧道行位锁紧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压铸模具很好地解决了这个行业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模隧道行位锁紧结构,解决现有的压铸模具因前模隧道行位容易退位而造成压铸产品成型不良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如下:前模隧道行位锁紧结构,包括动模板以及设于所述动模板上与所述动模板相匹配的定模板,所述动模板与所述定模板之间设有抽芯导向槽,所述抽芯导向槽内设有可横向滑动的前模隧道行位座,所述定模板或所述动模板上设有卡锁所述前模隧道行位座的推锁机构。所述推锁机构包括穿透所述定模板、所述前模隧道行位座以及所述动模板以纵向卡锁所述前模隧道行位座的弯销以及带动所述弯销纵向移动以推动所述前模隧道行位座横向移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弯销包括第一限位端、与所述第一限位端连接且与所述第一限位端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呈锐角设置的顶推斜面端以及与所述顶推斜面端连接的第二限位端,所述第二限位端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与所述顶推斜面端的中心轴线成锐角设置,所述第二限位端向远离所述第一限位端的方向与所述第二限位端平行延伸,所述定模板上设有供所述第一限位端卡入的第一限位腔,所述前模隧道行位座上设有供所述顶推斜面端活动的顶推腔,所述动模板上设有供所述第二限位端卡入的第二限位腔。所述顶推斜面端设有将所述前模隧道行位座沿所述抽芯导向槽横向向外推出的顶出斜面以及将所述前模隧道行位座沿所述抽芯导向槽横向向内顶推的顶入斜面,所述顶推腔设有与所述顶出斜面相适配的推出斜面和与所述顶入斜面相适配的推入斜面。所述第一限位腔内设有限定所述第一限位端纵向活动的定模导向套,所述第二限位腔内设有限定所述第二限位端纵向活动的动模导向套。所述第二限位端包括与所述顶推斜面端连接的过渡限位部和与所述过渡限位部连接并延伸至与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的竖直部,所述过渡限位部自所述顶推斜面端至所述竖直部的截面内径逐渐增大至与所述竖直部的截面内径相等。所述弯销的顶出斜面和顶入斜面上设有交叉设置并连通的交叉油槽,所述顶出斜面和所述顶入斜面与所述弯销的侧面相交处设有使所述交叉油槽连通的连通油槽。所述前模隧道行位座上设有限定其滑动范围的限位螺钉,所述限位螺钉上设有辅助拉动所述前模隧道行位座的弹簧。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压铸模具,具有上述的前模隧道行位锁紧结构。所述压铸模具包括底板,所述动模板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动模板与所述定模板之间设有使预设零部件成型的成型腔,所述成型腔内或周侧设有辅助预设零部件成型且与所述定模板连接的定模仁,以及与所述动模板连接的动模仁,所述定模仁与所述动模仁之间设有与所述前模隧道行位座连接的前模隧道行位镶件,所述前模隧道行位镶件随所述前模隧道行位座的滑动伸入或远离所述成型腔;所述定模板与所述动模板之间设有行位座,所述行位座连接有驱动其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定模板与所述行位座之间设有驱动所述行位座侧向抽芯的斜导柱,所述定模板与所述行位座之间设有压紧所述行位座的铲基,所述行位座与所述成型腔之间设有辅助预设零部件成型的行位镶件;所述定模板上设有定模排气板,所述动模板上设有动模排气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的一种前模隧道行位锁紧结构,通过在动模板或定模板上纵向的推锁机构来卡锁前模隧道行位座,即推锁机构在这里起到纵向锁紧前模隧道行位座位置的作用,防止前模隧道行位座在压铸零部件产品时由于受到瞬间较大反作用力下横向后退,这样就解决了现有的压铸模具因前模隧道行位容易退位而造成压铸产品成型不良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现有的压铸模具因前模隧道行位结构运行生产不稳定造成的容易卡死的问题;2、本技术的一种前模隧道行位锁紧结构,在通过推锁机构的弯销来实现卡锁固定所述前模隧道行位座的位置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第一驱动件带动弯销的顶推斜面端实现从抽芯导向槽内横向向外推出前模隧道行位座和将前模隧道行位座沿抽芯导向槽横向向内顶入,一物两用,节省材料也方便操作;在弯销表面交叉设置且相互连通的交叉油槽使得润滑油可以均匀的分布于弯销顶推动模板或定模板的表面,连通油槽便于为弯销上的交叉油槽注入润滑油,使润滑油可以流动到弯销上任意位置的交叉油槽内,交叉油槽光滑的弯销表面可以保证弯销的活动顺畅便利,避免摩擦力过大损坏弯销或者使弯销卡死;3、本技术的压铸模具,通过设置的前模隧道行位锁紧结构使得前模隧道行位在模具压铸过程中不会后退,使得模具压铸过程中不会出现因前模隧道行位容易退位造成的压铸产品不良、增加后加工工序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不良产品、返工操作和维修设备等方面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压铸模具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压铸模具的内部结构图一。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压铸模具的内部结构图二。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阶梯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沿截面线C-C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推锁结构在压铸模具合模时截面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推锁结构在压铸模具开模时截面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顶推腔截面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弯销的截面图。图10为图2中的局部结构M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前模隧道行位锁紧结构的压铸模具,包括底板005和前模隧道行位锁紧结构,所述前模隧道行位锁紧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底板005上的动模板002以及设于所述动模板002上与所述动模板002相匹配的定模板001,所述动模板002通过支撑柱006与所述底板005连接,所述定模板001与所述动模板002之间设有抽芯导向槽007,所述抽芯导向槽007内设有可横向滑动的前模隧道行位座302,所述前模隧道行位座302上连接有前模隧道行位镶件103,所述定模板001与所述动模板002之间设有行位座305,所述行位座305与第二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前模隧道行位锁紧结构,包括动模板(002)以及设于所述动模板(002)上与所述动模板(002)相匹配的定模板(001),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板(002)与所述定模板(001)之间设有抽芯导向槽(007),所述抽芯导向槽(007)内设有可横向滑动的前模隧道行位座(302),所述定模板(001)或所述动模板(002)上设有卡锁所述前模隧道行位座(302)的推锁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前模隧道行位锁紧结构,包括动模板(002)以及设于所述动模板(002)上与所述动模板(002)相匹配的定模板(001),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板(002)与所述定模板(001)之间设有抽芯导向槽(007),所述抽芯导向槽(007)内设有可横向滑动的前模隧道行位座(302),所述定模板(001)或所述动模板(002)上设有卡锁所述前模隧道行位座(302)的推锁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模隧道行位锁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锁机构包括穿透所述定模板(001)、所述前模隧道行位座(302)以及所述动模板(002)以纵向卡锁所述前模隧道行位座(302)的弯销(301)以及带动所述弯销(301)纵向移动以推动所述前模隧道行位座(302)横向移动的第一驱动件(30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模隧道行位锁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销(301)包括第一限位端(301a)、与所述第一限位端(301a)连接且与所述第一限位端(301a)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呈锐角设置的顶推斜面端(301b)以及与所述顶推斜面端(301b)连接的第二限位端(301c),所述第二限位端(301c)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与所述顶推斜面端(301b)的中心轴线成锐角设置,所述第二限位端(301c)向远离所述第一限位端(301a)的方向与所述第二限位端(301c)平行延伸,所述定模板(001)上设有供所述第一限位端(301a)卡入的第一限位腔(001a),所述前模隧道行位座(302)上设有供所述顶推斜面端(301b)活动的顶推腔(302a),所述动模板(002)上设有供所述第二限位端(301c)卡入的第二限位腔(002a)。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模隧道行位锁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斜面端(301b)设有将所述前模隧道行位座(302)沿所述抽芯导向槽(007)横向向外推出的顶出斜面(A)以及将所述前模隧道行位座(302)沿所述抽芯导向槽(007)横向向内顶推的顶入斜面(B),所述顶推腔(302a)设有与所述顶出斜面(A)相适配的推出斜面(302a1)和与所述顶入斜面(B)相适配的推入斜面(302a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模隧道行位锁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腔(001a)内设有限定所述第一限位端(301a)纵向活动的定模导向套(314),所述第二限位腔(002a)内设有限定所述第二限位端(301c)纵向活动的动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志雄池勇利黄习兵肖永舰符俊伟孙云龙赵光振陈坤远黄永炎黄锡季汤彦乐余飞肖文飞邹文钰黄聪胡电涛黄海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品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