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渗测坑地下水柱筒自动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5704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蒸渗测坑地下水柱筒自动清洗装置。固装在主机壳内的电机I与齿轮I固装,齿轮I与齿轮II啮合,齿轮II固装在支架I上,支架I与支架II及支架III依次首尾同轴安装,在支架III末端固装有电机IV,电机IV的转子上固装有机械足;固装在主机壳内的电机II与齿轮III固装,齿轮III与机械臂上的齿带啮合,机械臂的末端固装有清洗槽,清洗槽内部安装有气泡发生器,在清洗槽上安装有超声波发生器;固装在主机壳内部的控制电路总成控制气泡发生器、超声波发生器相互配合,利用超声波引起的机械振动以及微气泡爆破的应力损伤大幅提高了清洗效率及清洁效果,降低了人力消耗,实现了对水柱筒的全自动清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蒸渗测坑地下水柱筒自动清洗装置
本技术创造属于农业水利试验测量
,尤其涉及一种蒸渗测坑地下水柱筒自动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大型蒸渗测坑开展农田灌排试验时,产生的排水出流中携带有细小的土壤团聚体以及众多的土壤微生物,随着微生物和团聚体在水柱筒内部的粘附和累积,最后会导致大量青苔的生长,污染了水柱筒内环境,对水柱筒内测量仪器的运行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干扰。而这些泥沼和青苔往往很难去除。目前的清洗措施主要是依靠人工清洗,由于水柱筒较高,一般可达3m以上,工作时需借助人字梯和超长的清洗工具,在多人配合下完成工作。对于工作人员而言,效率极地,操作不便且既不安全。由于水柱筒上安装有多种传感器及设备,在清洗工作中,存在极大的损坏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创造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蒸渗测坑地下水柱筒自动清洗装置。本技术结构简单,在水柱筒内工作性能稳定可靠,操作简易方便,基本可实现全自动清洗,利用超声波引起的机械振动以及微气泡爆破的应力损伤大幅提高了清洗效率及清洁效果,此外,该技术也实现了节省人工、降低劳动强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蒸渗测坑地下水柱筒自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主机壳(23)内固装有水箱(1)、电机I(2)、电机II(8)、控制电路总成(29)、蓄电池(33),所述水箱(1)上安装有加水口(5)和电磁开关(31),所述电磁开关(31)与输水管(32)连接,所述输水管(32)依次穿过机械臂(10)和清洗槽(22)内部与气泡发生器(19)连接;所述电机I(2)与齿轮I(3)固装,所述齿轮I(3)与齿轮II(4)啮合,所述齿轮II(4)与支架I(9)固装,所述支架I(9)与支架II(11)同轴安装,所述支架I(9)的外螺旋结构与支架II(11)的内螺旋结构相互配合,使得支架II(11)随着支架I(9)的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渗测坑地下水柱筒自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主机壳(23)内固装有水箱(1)、电机I(2)、电机II(8)、控制电路总成(29)、蓄电池(33),所述水箱(1)上安装有加水口(5)和电磁开关(31),所述电磁开关(31)与输水管(32)连接,所述输水管(32)依次穿过机械臂(10)和清洗槽(22)内部与气泡发生器(19)连接;所述电机I(2)与齿轮I(3)固装,所述齿轮I(3)与齿轮II(4)啮合,所述齿轮II(4)与支架I(9)固装,所述支架I(9)与支架II(11)同轴安装,所述支架I(9)的外螺旋结构与支架II(11)的内螺旋结构相互配合,使得支架II(11)随着支架I(9)的旋转可以沿轴向发生相对位移,在所述支架II(11)末端安装有支架III(14),所述支架III(14)末端固装有机械足(12);所述电机II(8)与齿轮III(6)固装,齿轮III(6)与机械臂(10)上的齿带(7)啮合,所述机械臂(10)末端固装有清洗槽(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渗测坑地下水柱筒自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架II(11)末端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5),所述压力传感器(15)末端安装有弹簧(16),所述弹簧(16)末端固装在支架III(14)上,在所述支架III(14)的末端安装有电机IV(34),所述电机IV(34)的转子与机械足(12)固装,所述压力传感器(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海龙谢亨旺龚来红王少华付桃秀陈昱万鹏李桓靳伟荣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赣抚平原水利工程管理局江西省灌溉试验中心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