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5492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过滤器,包括,包括外壳、滤芯、进液管和出液管,外壳具有内腔,内腔中竖直设置有滤芯,进液管与滤芯的导液管连通,出液管连接于外壳下部并与内腔连通,滤芯包括:导液管;储液腔,位于导液管下端,与导液管连通;第一过滤部,位于储液腔上方,与储液腔连通;第二过滤部,位于第一过滤部上方,与第一过滤部连通,用于过滤第一过滤部过滤后的液体;第三过滤部,位于第二过滤部上方,与第二过滤部连通,用于过滤第二过滤部过滤后的液体;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过滤器,能够在有效减少流动液体对滤芯的冲击的同时便于收集过滤后的液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滤器
本技术涉及化工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过滤器。
技术介绍
在化工生产当中,无论是针对化工生产所需的液体原材料,例如水、异丙醇等;或者是针对生产出的液体产品如油漆、涂料等,均需要使用过滤装置进行过滤,以保证原材料或产品的纯净。现有的过滤装置中,一般是直接在输送管道中设置过滤部用于过滤液体,当液体流速过大时,过滤芯承受的冲击过大容易损坏,使得大量未过滤的液体流入下一环节,造成生产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过滤器,能够在有效减少流动液体对滤芯的冲击的同时便于收集过滤后的液体。本技术的过滤器,包括,包括外壳、滤芯、进液管和出液管,外壳具有内腔,内腔中竖直设置有滤芯,进液管与滤芯的导液管连通,出液管连接于外壳下部并与内腔连通,滤芯包括:导液管;储液腔,位于导液管下端,与导液管连通;第一过滤部,位于储液腔上方,与储液腔连通;第二过滤部,位于第一过滤部上方,与第一过滤部连通,用于过滤第一过滤部过滤后的液体;第三过滤部,位于第二过滤部上方,与第二过滤部连通,用于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0)、滤芯(500)、进液管(200)和出液管(300),所述外壳(100)具有内腔,所述内腔中竖直设置有所述滤芯(500),所述进液管(200)与所述滤芯(500)的导液管(510)连通,所述出液管(300)连接于所述外壳(100)下部并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滤芯(500)包括:/n所述导液管(510);/n储液腔(520),位于所述导液管(510)下端,与所述导液管(510)连通;/n第一过滤部(530),位于所述储液腔(520)上方,与所述储液腔(520)连通;/n第二过滤部(540),位于所述第一过滤部(530)上方,与所述第一过滤部(530)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0)、滤芯(500)、进液管(200)和出液管(300),所述外壳(100)具有内腔,所述内腔中竖直设置有所述滤芯(500),所述进液管(200)与所述滤芯(500)的导液管(510)连通,所述出液管(300)连接于所述外壳(100)下部并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滤芯(500)包括:
所述导液管(510);
储液腔(520),位于所述导液管(510)下端,与所述导液管(510)连通;
第一过滤部(530),位于所述储液腔(520)上方,与所述储液腔(520)连通;
第二过滤部(540),位于所述第一过滤部(530)上方,与所述第一过滤部(530)连通,用于过滤所述第一过滤部(530)过滤后的液体;
第三过滤部(550),位于所述第二过滤部(540)上方,与所述第二过滤部(540)连通,用于过滤所述第二过滤部(540)过滤后的液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0)上端设置有用于封闭所述内腔的上盖(110),所述进液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小阳戴永红周仁杰史红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金鸿泰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