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水过滤装置,其包括外壳等,电机安装在电机座上,第一链轮与电机连接,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第二链轮套在传动轴的一端上,过滤筒和传动轴的另一端之间通过第三链轮连接,轴承安装在传动轴的一端上且位于第二链轮的一侧,轴向挡圈套在传动轴上且位于第二链轮和轴承之间,侧门位于外壳的一侧,第一把手固定在第一盖板上,第一盖板位于外壳的正面上,第一护盖、第二盖板都位于外壳的顶端上,喷淋管位于第二盖板的下面且与供水管的一端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自动化水过滤,节省人力,无需任何耗材,节能环保,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水过滤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过滤器,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水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发展的要求,市场上出现很多水过滤装置回收废水,比如履带式过滤装置,这些水过滤装置需常年消耗无纺布过滤芯等,资源浪费,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水过滤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自动水过滤装置,其包括外壳、电机座、电机、第一链轮、链条、第二链轮、传动轴、轴承、轴向挡圈、侧门、第一把手、第一盖板、第一护盖、喷淋管、第二盖板、收集槽、过滤筒、供水管、水泵、废料桶、第二护盖、过滤网、喷嘴、水槽、出水管、第三链轮,电机安装在电机座上,第一链轮与电机连接,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第二链轮套在传动轴的一端上,过滤筒和传动轴的另一端之间通过第三链轮连接,轴承安装在传动轴的一端上且位于第二链轮的一侧,轴向挡圈套在传动轴上且位于第二链轮和轴承之间,侧门位于外壳的一侧,第一把手固定在第一盖板上,第一盖板位于外壳的正面上,第一护盖、第二盖板都位于外壳的顶端上,喷淋管位于第二盖板的下面且与供水管的一端连通,喷淋管上安装有多个喷嘴,水泵与供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收集槽位于过滤筒的侧下方,过滤筒位于喷嘴的下方,废料桶位于收集槽的出口侧下方,第二护盖位于废料桶的顶端上,过滤网位于过滤筒内,水槽位于过滤筒的正下方,出水管与水槽连通。优选地,所述第一链轮上设有键。优选地,所述电机为减速电机。优选地,所述第二盖板的顶端上设有一个第二把手。优选地,所述出水管上设有一个密封盖。优选地,所述外壳的底端设有多个支撑脚。优选地,所述轴承的一侧设有油封。优选地,所述收集槽呈倾斜放置。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一,回收废水通入过滤筒内,回收废水中的水、杂质等通过过滤网进行过滤,水从过滤网滤出到水槽内并通过出水管排出到外部,回收利用;杂质留在过滤网上;电机通过第一链轮、链条、第二链轮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通过第三链轮再带动过滤筒、过滤网进行转动,水泵通过供水管给喷淋管、喷嘴供水,喷嘴将过滤网上的杂质冲洗到收集槽内,收集槽将杂质排出到废料桶内进行收集,这样就实现自动化水过滤,节省人力,无需任何耗材(不消耗无纺布过滤芯等),节能环保,成本低。二,电机安装在电机座上,电机座增加电机工作的稳定性。轴承安装在传动轴的一端上且位于第二链轮的一侧,轴向挡圈套在传动轴上且位于第二链轮和轴承之间,轴承保证传动轴正常转动,轴向挡圈对第二链轮和轴承进行定位,防止发生碰撞。侧门位于外壳的一侧,第一把手固定在第一盖板上,第一盖板位于外壳的正面上,可以打开侧门或第一盖板方便进行检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自动水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第二链轮、传动轴、轴承、轴向挡圈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自动水过滤装置包括外壳1、电机座2、电机3、第一链轮4、链条6、第二链轮7、传动轴8、轴承9、轴向挡圈10、侧门11、第一把手12、第一盖板13、第一护盖14、喷淋管15、第二盖板16、收集槽17、过滤筒18、供水管19、水泵20、废料桶21、第二护盖22、过滤网23、喷嘴24、水槽25、出水管26、第三链轮30,电机3安装在电机座2上,第一链轮4与电机3连接,第一链轮4与第二链轮7之间通过链条6连接,第二链轮7套在传动轴8的一端上,过滤筒18和传动轴8的另一端之间通过第三链轮30连接,轴承9安装在传动轴8的一端上且位于第二链轮7的一侧,轴向挡圈10套在传动轴8上且位于第二链轮7和轴承9之间,侧门11位于外壳1的一侧,第一把手12固定在第一盖板13上,第一盖板13位于外壳1的正面上,第一护盖14、第二盖板16都位于外壳1的顶端上,喷淋管15位于第二盖板16的下面且与供水管19的一端连通,喷淋管15上安装有多个喷嘴24,水泵20与供水管19的另一端连接,收集槽17位于过滤筒18的侧下方,过滤筒18位于喷嘴24的下方,废料桶21位于收集槽17的出口侧下方,第二护盖22位于废料桶21的顶端上,过滤网23位于过滤筒18内,水槽25位于过滤筒18的正下方,出水管26与水槽25连通。第一链轮4上设有键5,防止第一链轮在电机的输出轴上转动,使电机的输出轴和链轮共同传递转矩。电机3为减速电机,节省空间,可靠耐用,承受过载能力高。第二盖板16的顶端上设有一个第二把手27,方便打开或关闭第二盖板16。出水管26上设有一个密封盖28,在不出水的时候进行密封,出水的时候取下密封盖28,方便使用。外壳1的底端设有多个支撑脚29,用于支撑外壳1等元件,增加稳定性。轴承9的一侧设有油封,防止灰尘等进入轴承9内。收集槽17呈倾斜放置,有利于排出杂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本技术的外壳1、电机座2、电机3、第一链轮4、键5、链条6、第二链轮7、传动轴8、轴承9、轴向挡圈10、侧门11、第一把手12、第一盖板13、第一护盖14、喷淋管15、第二盖板16、收集槽17、过滤筒18、供水管19、水泵20、废料桶21、第二护盖22、过滤网23、喷嘴24、水槽25、出水管26、第二把手27、密封盖28、支撑脚29、第三链轮30等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使用时,回收废水通入过滤筒18内,回收废水中的水、杂质等通过过滤网23进行过滤,水从过滤网23滤出到水槽25内并通过出水管26排出到外部,回收利用;杂质留在过滤网23上;电机3通过第一链轮4、链条6、第二链轮7带动传动轴8转动,传动轴8通过第三链轮30再带动过滤筒18、过滤网23进行转动,水泵20通过供水管19给喷淋管15、喷嘴24供水,喷嘴24将过滤网23上的杂质冲洗到收集槽17内,收集槽17将杂质排出到废料桶21内进行收集,这样就实现自动化水过滤,节省人力,无需任何耗材(不消耗无纺布过滤芯等),节能环保,成本低。关闭第二护盖22可以对废料桶21内的杂质进行密封,防止产生臭味。电机3安装在电机座2上,电机座2增加电机工作的稳定性。轴承9安装在传动轴8的一端上且位于第二链轮7的一侧,轴向挡圈10套在传动轴8上且位于第二链轮7和轴承9之间,轴承9保证传动轴8正常转动,轴向挡圈10对第二链轮7和轴承9进行定位,防止发生碰撞。侧门11位于外壳1的一侧,第一把手12固定在第一盖板13上,第一盖板13位于外壳1的正面上,可以打开侧门11或第一盖板13方便进行检修。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外壳(1)、电机座(2)、电机(3)、第一链轮(4)、链条(6)、第二链轮(7)、传动轴(8)、轴承(9)、轴向挡圈(10)、侧门(11)、第一把手(12)、第一盖板(13)、第一护盖(14)、喷淋管(15)、第二盖板(16)、收集槽(17)、过滤筒(18)、供水管(19)、水泵(20)、废料桶(21)、第二护盖(22)、过滤网(23)、喷嘴(24)、水槽(25)、出水管(26)、第三链轮(30),电机(3)安装在电机座(2)上,第一链轮(4)与电机(3)连接,第一链轮(4)与第二链轮(7)之间通过链条(6)连接,第二链轮(7)套在传动轴(8)的一端上,过滤筒(18)和传动轴(8)的另一端之间通过第三链轮(30)连接,轴承(9)安装在传动轴(8)的一端上且位于第二链轮(7)的一侧,轴向挡圈(10)套在传动轴(8)上且位于第二链轮(7)和轴承(9)之间,侧门(11)位于外壳(1)的一侧,第一把手(12)固定在第一盖板(13)上,第一盖板(13)位于外壳(1)的正面上,第一护盖(14)、第二盖板(16)都位于外壳(1)的顶端上,喷淋管(15)位于第二盖板(16)的下面且与供水管(19)的一端连通,喷淋管(15)上安装有多个喷嘴(24),水泵(20)与供水管(19)的另一端连接,收集槽(17)位于过滤筒(18)的侧下方,过滤筒(18)位于喷嘴(24)的下方,废料桶(21)位于收集槽(17)的出口侧下方,第二护盖(22)位于废料桶(21)的顶端上,过滤网(23)位于过滤筒(18)内,水槽(25)位于过滤筒(18)的正下方,出水管(26)与水槽(25)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外壳(1)、电机座(2)、电机(3)、第一链轮(4)、链条(6)、第二链轮(7)、传动轴(8)、轴承(9)、轴向挡圈(10)、侧门(11)、第一把手(12)、第一盖板(13)、第一护盖(14)、喷淋管(15)、第二盖板(16)、收集槽(17)、过滤筒(18)、供水管(19)、水泵(20)、废料桶(21)、第二护盖(22)、过滤网(23)、喷嘴(24)、水槽(25)、出水管(26)、第三链轮(30),电机(3)安装在电机座(2)上,第一链轮(4)与电机(3)连接,第一链轮(4)与第二链轮(7)之间通过链条(6)连接,第二链轮(7)套在传动轴(8)的一端上,过滤筒(18)和传动轴(8)的另一端之间通过第三链轮(30)连接,轴承(9)安装在传动轴(8)的一端上且位于第二链轮(7)的一侧,轴向挡圈(10)套在传动轴(8)上且位于第二链轮(7)和轴承(9)之间,侧门(11)位于外壳(1)的一侧,第一把手(12)固定在第一盖板(13)上,第一盖板(13)位于外壳(1)的正面上,第一护盖(14)、第二盖板(16)都位于外壳(1)的顶端上,喷淋管(15)位于第二盖板(16)的下面且与供水管(19)的一端连通,喷淋管(15)上安装有多个喷嘴(24),水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宗山,殷万里,苗广会,张英,
申请(专利权)人:吉铨精密机械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