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水务之自动刮泥的高效沉淀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54729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智慧水务之自动刮泥的高效沉淀池,包括沉淀池体、第一驱动轴和连接支架,所述沉淀池体的一侧位置安置有混合仓,且混合仓的内部一侧通过一体成型设置有进液通道,所述进液通道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一锥体,通过设置的驱动电机、刀片、螺杆、活动杆、铰接连轴和定位螺母,结合在螺杆、活动杆、铰接连轴和定位螺母的连接配合下,得到角度调整后的刀片实现于脏污底面的相互贴合,随后受控启动后的驱动电机将会携带底部的刀片紧密于脏污底面进行旋转转动,来实现于泥土等脏污的清除操作,并且预先对刮离的贴合角度进行调整的操作,可有效地提高整个刮泥结构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慧水务之自动刮泥的高效沉淀池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智慧水务之自动刮泥的高效沉淀池。
技术介绍
水处理是指为使水质达到一定使用标准而采取的物理、化学措施,水处理的方式包括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水处理目的是提高水质,使之达到某种水质标准,其中沉淀池是常见的一种水处理设备,沉淀池利用水的自然沉淀或混凝沉淀的作用来除去水中的悬浮物。市面上的沉淀池在实现对悬浮物的沉淀处理时,沉淀出的泥土等脏污极其容易堆积沉淀池底部,后期的清除操作十分困难,并且水杂质的堆积粘附等现象也极其容易堵塞进液端的内部,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智慧水务之自动刮泥的高效沉淀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慧水务之自动刮泥的高效沉淀池,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慧水务之自动刮泥的高效沉淀池,包括沉淀池体、第一驱动轴和连接支架,所述沉淀池体的一侧位置安置有混合仓,且混合仓的内部一侧通过一体成型设置有进液通道,所述进液通道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一锥体,所述第一驱动轴通过槽体契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慧水务之自动刮泥的高效沉淀池,包括沉淀池体(1)、第一驱动轴(5)和连接支架(12),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体(1)的一侧位置安置有混合仓(2),且混合仓(2)的内部一侧通过一体成型设置有进液通道(3),所述进液通道(3)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一锥体(4),所述第一驱动轴(5)通过槽体契合插接设置于混合仓(2)的内部,且第一驱动轴(5)的顶部连接有搅拌电机(6),所述第一驱动轴(5)的底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往复丝杆(7),且往复丝杆(7)的底部安装有衔接轴(8),所述衔接轴(8)的两侧位置均固定有搅拌叶(9),所述沉淀池体(1)和混合仓(2)的连接处固定有导流通道(10),且导流通道(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慧水务之自动刮泥的高效沉淀池,包括沉淀池体(1)、第一驱动轴(5)和连接支架(12),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体(1)的一侧位置安置有混合仓(2),且混合仓(2)的内部一侧通过一体成型设置有进液通道(3),所述进液通道(3)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一锥体(4),所述第一驱动轴(5)通过槽体契合插接设置于混合仓(2)的内部,且第一驱动轴(5)的顶部连接有搅拌电机(6),所述第一驱动轴(5)的底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往复丝杆(7),且往复丝杆(7)的底部安装有衔接轴(8),所述衔接轴(8)的两侧位置均固定有搅拌叶(9),所述沉淀池体(1)和混合仓(2)的连接处固定有导流通道(10),且导流通道(10)的一侧位置安置有阀板(11),所述连接支架(12)通过螺钉固定设置于阀板(11)的顶部,且连接支架(12)的顶部一侧连接有液压组件(13),所述液压组件(13)通过定位套环(14)和混合仓(2)套接连接,所述沉淀池体(1)的内部插接有第二驱动轴(15),且第二驱动轴(15)的顶部连接置有驱动电机(16),所述第二驱动轴(15)的底部螺旋连接有衔接底框(17),且衔接底框(17)的底部焊接有第二锥体(18),所述第二锥体(18)的外端开设有排泥通道(19),且排泥通道(19)通过一体成型和沉淀池体(1)固定连接,所述衔接底框(17)的两侧位置均固定有连接顶板(20),且连接顶板(20)的一侧位置焊接有连接板(22),所述连接顶板(20)的底部正下方安装有活动杆(21),且活动杆(21)通过铰接连轴(23)和连接板(22)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21)的底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刀片(24),且活动杆(21)的顶部固定有螺杆(25),所述螺杆(25)的外端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富特尼水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