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心提耙浓缩机的提升导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7839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心提耙浓缩机的提升导向装置,包括浓缩池、传动装置、中心轴、耙架与排泥管,所述中心轴上设有提升导向机构,且耙架的中部位置设有与提升导向机构相对应的提升配合管;所述提升导向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中心轴上的固定块、设于固定块上的若干个限位螺杆、设于限位螺杆上的提升管、设于限位螺杆上的限位螺栓以及环绕在限位螺杆上的支撑弹簧,所述提升管为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中空管,且提升管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该中心提耙浓缩机的提升导向装置,可以便捷的调节提升管与提升配合管之间的距离,使得两者能够便捷的结合和断开,结合后可以通过螺旋提升的原理将耙架从浓缩池底部提升上来,较为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心提耙浓缩机的提升导向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选矿用浓缩机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中心提耙浓缩机的提升导向装置。
技术介绍
耙式浓缩机是根据重力沉降原理,利用装在圆槽底部的旋转耙连续排出沉淀产品的矿浆浓缩设备。耙式浓缩机按其结构特点可分为单层浓缩机、多层浓缩机和高效浓缩机三类;按其传动方式又可分为中心传动式和周边传动式两类。选矿厂中常用单层中心传动式和单层周边传动式,根据耙子和传动机构的支承方式,中心传动浓缩机又分为桥式和中心柱式两种,周边传动浓缩机均属中心柱式。在使用中心柱式的耙式浓缩机时,长时间的使用后是需要对内部的耙架等部件进行检修的,而检修时需要将耙架等部件从浓缩池的底部提升上来进行检修,或者是出现耙架从中心轴上脱落等的情况时无法便捷的将耙架从底部提升上来,而目前常见的一些中心柱式的耙式浓缩机中并没有这种提升机构,因此检修过程就格外的繁琐,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一种中心提耙浓缩机的提升导向装置。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中心提耙浓缩机的提升导向装置,包括浓缩池、传动装置、中心轴、耙架与排泥管,所述中心轴上设有提升导向机构,且耙架的中部位置设有与提升导向机构相对应的提升配合管;所述提升导向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中心轴上的固定块、设于固定块上的若干个限位螺杆、设于限位螺杆上的提升管、设于限位螺杆上的限位螺栓以及环绕在限位螺杆上的支撑弹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提升管为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中空管,且提升管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限位螺杆贯穿提升管的上端,所述中心轴贯穿提升管的上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限位螺栓位于提升管的上方,所述支撑弹簧位于提升管的下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提升配合管包括内管和外管,内管与外管之间设有间隙,外管内壁上设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耙架包括主耙与副耙,所述提升配合管位于主耙的中部位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固定块与提升管上端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提升管下端与提升配合管上端之间的距离。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可以便捷的调节提升管与提升配合管之间的距离,使得两者能够便捷的结合和断开,结合后可以通过螺旋提升的原理将耙架从浓缩池底部提升上来,较为便捷;2)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稳定性高,设计合理,便于实现。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升导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耙架与提升配合管的相配合视图。图中:1、浓缩池;2、传动装置;3、中心轴;4、提升导向机构;401、固定块;402、提升管;403、限位螺栓;404、限位螺杆;405、支撑弹簧;5、提升配合管;6、耙架;601、主耙;602、副耙;7、排泥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如图1-3所示,一种中心提耙浓缩机的提升导向装置,包括浓缩池1、传动装置2、中心轴3、耙架6与排泥管7,中心轴3上设有提升导向机构4,且耙架6的中部位置设有与提升导向机构4相对应的提升配合管5;提升导向机构4包括固定连接在中心轴3上的固定块401、设于固定块401上的若干个限位螺杆404、设于限位螺杆404上的提升管402、设于限位螺杆404上的限位螺栓403以及环绕在限位螺杆404上的支撑弹簧405。提升管402为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中空管,且提升管402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限位螺杆404贯穿提升管402的上端,中心轴3贯穿提升管402的上端;限位螺栓403位于提升管402的上方,支撑弹簧405位于提升管402的下方,通过调节限位螺栓403,可以改变提升管402与固定块401之间的距离,限位螺栓403沿着限位螺杆404向上移动时,支撑弹簧405可以驱动提升管402向上移动,限位螺栓403沿着限位螺杆404向下移动时,可以压缩支撑弹簧405并驱动提升管402向下移动,可以便捷调节提升管402与固定块401之间的距离;提升配合管5包括内管和外管,内管与外管之间设有间隙,外管内壁上设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当提升管402与提升配合管5接触后,提升管402可以插入到内管和外管之间的间隙中,然后通过螺纹的相互配合作用,在中心轴3的旋转带动下,使得提升配合管5沿着提升管402进行螺旋上下移动;耙架6包括主耙601与副耙602,提升配合管5位于主耙601的中部位置;固定块401与提升管402上端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提升管402下端与提升配合管5上端之间的距离。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时,通过调节限位螺栓403,可以改变提升管402与固定块401之间的距离,限位螺栓403沿着限位螺杆404向上移动时,支撑弹簧405可以驱动提升管402向上移动,限位螺栓403沿着限位螺杆404向下移动时,可以压缩支撑弹簧405并驱动提升管402向下移动,可以便捷调节提升管402与固定块401之间的距离,当提升管402与提升配合管5接触后,提升管402可以插入到内管和外管之间的间隙中,然后通过螺纹的相互配合作用,在中心轴3的旋转带动下,使得提升配合管5沿着提升管402进行螺旋上下移动,以此来便捷的提升耙架6。综上所述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限位螺栓403位于提升管402的上方,支撑弹簧405位于提升管402的下方,通过调节限位螺栓403,可以改变提升管402与固定块401之间的距离,限位螺栓403沿着限位螺杆404向上移动时,支撑弹簧405可以驱动提升管402向上移动,限位螺栓403沿着限位螺杆404向下移动时,可以压缩支撑弹簧405并驱动提升管402向下移动,可以便捷调节提升管402与固定块401之间的距离的设计,可以便捷的调节提升管与提升配合管之间的距离,使得两者能够便捷的结合和断开,结合后可以通过螺旋提升的原理将耙架从浓缩池底部提升上来,较为便捷;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稳定性高,设计合理,便于实现。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专利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心提耙浓缩机的提升导向装置,包括浓缩池(1)、传动装置(2)、中心轴(3)、耙架(6)与排泥管(7),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3)上设有提升导向机构(4),且耙架(6)的中部位置设有与提升导向机构(4)相对应的提升配合管(5);/n所述提升导向机构(4)包括固定连接在中心轴(3)上的固定块(401)、设于固定块(401)上的若干个限位螺杆(404)、设于限位螺杆(404)上的提升管(402)、设于限位螺杆(404)上的限位螺栓(403)以及环绕在限位螺杆(404)上的支撑弹簧(40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心提耙浓缩机的提升导向装置,包括浓缩池(1)、传动装置(2)、中心轴(3)、耙架(6)与排泥管(7),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3)上设有提升导向机构(4),且耙架(6)的中部位置设有与提升导向机构(4)相对应的提升配合管(5);
所述提升导向机构(4)包括固定连接在中心轴(3)上的固定块(401)、设于固定块(401)上的若干个限位螺杆(404)、设于限位螺杆(404)上的提升管(402)、设于限位螺杆(404)上的限位螺栓(403)以及环绕在限位螺杆(404)上的支撑弹簧(4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心提耙浓缩机的提升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管(402)为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中空管,且提升管(402)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限位螺杆(404)贯穿提升管(402)的上端,所述中心轴(3)贯穿提升管(402)的上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点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