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间距的太极推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5453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间距的太极推手器,包括推手器主体、支撑杆、转盘、转动结构、钮盘、内齿轮、压轴、弹簧、底板、滑杆、调节结构、齿条、转轴、外齿轮和滑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按动钮盘时,带动限位杆和内齿轮脱离,所以转动钮盘,带动压轴转动,带动滑杆转动,带动转轴转动,带动外齿轮转动,由于外齿轮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和一对齿条啮合,所以带动齿条运动,带动一对支撑杆运动,由于一对支撑杆的背离齿条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转盘,所以带动转盘移动,实现了通过转动钮盘便可调节太极推手的转盘之间的距离,从而适应不同的人群进行锻炼,对关节的拉伸程度能够较大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间距的太极推手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太极推手器,具体为一种可调节间距的太极推手器,属于健身器材

技术介绍
太极推手器,是经常建设在小区内的健身器材,根据太极原理,通过肩肘髋膝等关节活动贯通血脉,活动筋骨,增强相关肌肉的柔韧性,增强肩带肌群力量,改善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柔韧性与灵活性,提高心肺功能,对肩周炎、冻结肩、肩肘关节功能性障碍与陈旧性损伤康复效果显著。然而,传统的太极推手器多为不能调节太极推手器转盘之间的距离,对不同身材的人没有较强的适应性,对关节的拉伸程度不能较大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调节间距的太极推手器,实现了通过转动钮盘便可调节太极推手的转盘之间的距离,从而适应不同的人群进行锻,对关节的拉伸程度能够较大调整。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可调节间距的太极推手器,包括推手器主体及其设于所述推手器主体两端滑动连接的支撑杆,一对所述支撑杆的背离所述推手器主体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推手器主体呈“T”型,所述推手器主体的内部连接有调节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间距的太极推手器,包括推手器主体(1)及其设于所述推手器主体(1)两端滑动连接的支撑杆(2),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支撑杆(2)的背离所述推手器主体(1)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转盘(3),所述推手器主体(1)呈“T”型,所述推手器主体(1)的内部连接有调节结构(8),所述调节结构(8)包括齿条(81)、转轴(83)、外齿轮(84)和滑槽(85),所述推手器主体(1)的内部设有所述滑槽(85),所述滑槽(85)的两端分别和一对所述支撑杆(2)滑动连接,一对所述支撑杆(2)的背离所述转盘(3)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所述齿条(81),一对所述齿条(81)和所述滑槽(85)之间滑动连接,一对所述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间距的太极推手器,包括推手器主体(1)及其设于所述推手器主体(1)两端滑动连接的支撑杆(2),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支撑杆(2)的背离所述推手器主体(1)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转盘(3),所述推手器主体(1)呈“T”型,所述推手器主体(1)的内部连接有调节结构(8),所述调节结构(8)包括齿条(81)、转轴(83)、外齿轮(84)和滑槽(85),所述推手器主体(1)的内部设有所述滑槽(85),所述滑槽(85)的两端分别和一对所述支撑杆(2)滑动连接,一对所述支撑杆(2)的背离所述转盘(3)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所述齿条(81),一对所述齿条(81)和所述滑槽(85)之间滑动连接,一对所述齿条(81)之间啮合有所述外齿轮(84),所述外齿轮(84)的一端和所述转轴(83)转动连接,所述推手器主体(1)的顶端连接有转动结构(4),所述转动结构(4)包括钮盘(41)、限位杆(42)、内齿轮(43)、压轴(44)、底板(46)和滑杆(47),所述推手器主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所述底板(46),所述底板(46)和所述转轴(83)转动连接,所述转轴(83)的背离所述外齿轮(8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滑杆(47),所述滑杆(47)的背离所述外齿轮(84)的一端滑动连接有所述压轴(44),所述压轴(4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限位杆(42),所述推手器主体(1)的靠近于所述底板(4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内齿轮(43),所述限位杆(42)和所述内齿轮(43)啮合,所述限位杆(42)的背离所述压轴(44)的一端和所述钮盘(4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间距的太极推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发英
申请(专利权)人:华弘杭州印刷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