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式减重干湿两用全方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85444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1:38
多方式减重干湿两用全方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包括底座,在底座上设置有水槽,水槽上设置有循环水泵,在水槽的前端设置有桶形蓄水舱闸门,康复训练系统还包括硬质减重伴随行走装置,所述的硬质减重伴随行走装置包括连接至控制器的伴随行走驱动机构、硬质减重机构,硬质减重机构下具有平衡悬吊杆,平衡悬吊杆的下端连接有腰部束缚系统;腰部束缚系统包括护腰带,护腰带背面外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背面通过连接铰链与平衡护腰板铰接一起,平衡护腰板的背面连接有柔性支撑缓冲装置,所述的康复训练系统还包括全方位跑台。本训练系统集成度高、柔性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方式减重干湿两用全方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
本技术涉及康复训练器材,特别涉及多方式减重干湿两用全方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属于康复训练设备

技术介绍
下肢功能障碍是脑损伤类疾病引起的后遗症,患者进行主动式或被动式下肢训练能够有利于下肢功能的恢复或部分恢复,由于很多患者在训练初期下肢无法支撑整个身体以及很难保持平衡,所以减重平衡训练是针对这类患者的一个良好选择,减重平衡训练是针对下肢功能障碍的一种新型康复治疗技术。其原理是利用悬吊装置,或利用水浮力,或利用充气装置等来负担部分体重,使患者处于站立状态,模拟正常的行走动作,从而恢复其行走能力。其中利用浮力的话是在水中训练,要采用湿式训练设备,现有的减重训练设备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现有的干式减重平衡康复训练装置是采用软质悬吊装置将患者的身体整体悬吊起来,从而减轻患者下肢的负担,使得患者可以轻松的进行行走训练,但这种悬吊的方式对于患者左右横向平衡支撑力有限,且绑带护具比较勒人,训练时间过长会给患者带来不适感,对于患者的使用效果较差;二是主被动式集成度差,患者主动训练和被动训练在不同的设备上,器材投资大,占地面积大;三是干湿式集成度差,湿式训练设备要用到水槽,训练设备较为复杂,占地大、成本高,还需要有患者辅助出入装置,目前的患者辅助出入装置基本为吊升式,这对安装的场地的屋面高度也有了相应的要求,所有这些都制约了湿式康复训练时设备的发展和使用,还有目前的水疗设备基本采用被动式训练,能够使患者主动训练的湿式设备很少,而干式、湿式集成到一起能够选择使用的设备更少;四是对轻重不同的下肢功能障碍患者通用性差,由于不同患者的下肢功能障碍患病轻重程度不同,还有同一患者在训练进程中其下肢功能也在不同的变化,在训练中需要的减重束缚方式、安全保障性、减重量、活动范围、主动参与的程度等多方面具有很大的不同,目前的这康复训练设备覆盖的患者类比少、可适应调节的范围小,导致康复治疗机构为了满足不同患病程度的训练要求需要准备多台设备,以适应轻重不同的患者或者不同治疗康复阶段的同一患者使用,以达到康复训练的设计效果。上述问题的存在对康复训练设备的开发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的康复训练设备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多方式减重干湿两用全方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采用了下述的技术方案:多方式减重干湿两用全方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包括底座,在底座上设置有水槽,水槽上设置有循环水泵,循环水泵连接至控制器,水槽后壁上开始有循环喷水口,循环水泵从水槽中抽水从循环喷水口中喷出实现水槽内水循环,在水槽的前端设置有桶形蓄水舱闸门,所述的桶形蓄水舱闸门包括左右两段弧形闸门框,在弧形闸门框中转动设置有桶形闸,所述桶形闸的周面上具有一U形口,在U形口上密封铰接有弧形门,在桶形闸下设置有圆形回转轨,圆形回转轨的外环固定设置,圆形回转轨的内环与外环之间转动连接,桶形闸与内环固定连接,在桶形闸下部固定连接有中心轴,与中心轴配合设置有转动驱动装置,在康复训练装置内设置有排水泵,排水泵的进水口位于桶形闸底部;所述的康复训练系统还包括硬质减重伴随行走装置,所述的硬质减重伴随行走装置包括连接至控制器的伴随行走驱动机构、硬质减重机构,在底座上固定连接有机架支撑,伴随行走驱动机构位于机架支撑的顶部,包括前后方向的水平导轨,在水平导轨上滑动配合设置有小车,小车连接在通过行走驱动电机驱动的丝杠机构上,行走驱动电机通过丝杠机构驱动小车在水平导轨上前后移动,硬质减重机构连接在小车上,所述的硬质减重机构包括部固定连接在小车上的减重电机,减重电机的输出上连接有蜗轮蜗杆减速机,所述的蜗轮蜗杆减速机上连接驱动有丝杠,丝杠的轴向为上下方向,在所述的丝杠下端连接有连接套件,所述的连接套件与丝杠之间转动连接,连接套件与丝杠之间具有转动限位装置,通过转动限位装置可设定连接套件与丝杠之间是否可以相对旋转,所述的连接套件的下端具有U形口,平衡悬吊杆连接在连接套件上,所述的平衡悬吊杆为“7”字形,“7”字形的平衡悬吊杆的上部水平边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U形口内,所述的销轴为左右水平方向,在销轴前后的U形口内均设置有平衡弹簧,在平衡弹簧的上部的U形底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平衡弹簧上部压在压力传感器上,压力传感器连接至控制器,平衡悬吊杆的下端连接有腰部束缚系统;所述的腰部束缚系统包括护腰带,护腰带下固定连接有两根大腿绑带,所述的护腰带背面外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背面通过连接铰链与平衡护腰板铰接一起,连接铰链的轴向为水平左右方向,平衡护腰板的背面连接有柔性支撑缓冲装置,所述的柔性支撑缓冲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平衡护腰板背面上下方向的滑轨,在所述的滑轨上滑动配合设置有滑块,滑轨上方和下方的分别固定设置有上限位缓冲座和下限位缓冲座,多道相互平行的上缓冲弹簧的上端限位设置在上限位缓冲座内,多道相互平行的下缓冲弹簧的下端限位设置在上限位缓冲座内,滑块的上端直接或间接顶压各上缓冲弹簧的下端,滑块的下端直接或间接顶压各下缓冲弹簧的上端,滑块通过连接块可拆卸连接在平衡悬吊杆的下端,所述的行走驱动电机、减重电机均通过控制器控制;所述的康复训练系统还包括全方位跑台,所述的全方位跑台包括安装在水槽内的底座上的回转支承,回转支撑的回转件上固定连接有多根支撑柱,支撑柱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护栏,在两根支撑柱内的底座上安装有球形凹面全方位跑台,支撑护栏上固定连接有与腰部束缚系统上的连接块之间固定连接的备用连接件,连接块与备用连接件之间可形成可拆卸的固定连接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的行走驱动电机上连接有减速机,减速机具有左右两个输出端,两个输出端分别驱动一根行走丝杠,小车与两个行走丝杠上的螺母之间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滑块下端和上端均设置有T形柱,上端和下端的T形柱方向相反,T形柱的竖直边穿设在各缓冲弹簧的中孔中,T形柱的水平边顶在缓冲弹簧上。进一步的;所述的转动驱动装置为:在中心轴上固定连接有锥齿轮,蓄水舱闸门驱动电机的输出上具有与锥齿轮相啮合的驱动齿轮。进一步的;在桶形闸内固定设置有站立平台,站立平台与主轴之间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多方式减重干湿两用全方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在水槽后壁上还开设有阻力喷水口,阻力喷水口内设置有阻力喷水泵,在水槽璧上设置有滤网,水从蓄水槽至各水泵经过滤网。进一步的;在水槽内的底座上安装有多个水下气泡灯。进一步的;所述的康复训练系统还包括训练鞋,所述的鞋底面后部嵌有自润滑特氟龙层面,鞋底面前部固定连接有防滑硅胶垫,自润滑特氟龙层面与防滑硅胶垫之间的鞋底面上固定连接有滚轮或者自润滑特氟龙垫。进一步的;所述的训练鞋底面内置有足底压力传感器、处理器和电池,足底压力传感器的信号通过处理器存储或者通过处理器的无线通讯装置传输至控制器。本技术的积极有益技术效果在于:一是本训练系统干湿两用,能满足不用训练场景的需要,水在训练过程中可以提供浮力减重,还可以在步行时提供阻力,水温还可以对患者皮肤进行刺激,在运动过程中水还可以起到按摩的作用,相对于干式训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多方式减重干湿两用全方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在底座上设置有水槽,水槽上设置有循环水泵,循环水泵连接至控制器,水槽后壁上开始有循环喷水口,循环水泵从水槽中抽水从循环喷水口中喷出实现水槽内水循环,在水槽的前端设置有桶形蓄水舱闸门,所述的桶形蓄水舱闸门包括左右两段弧形闸门框,在弧形闸门框中转动设置有桶形闸,所述桶形闸的周面上具有一U形口,在U形口上密封铰接有弧形门,在桶形闸下设置有圆形回转轨,圆形回转轨的外环固定设置,圆形回转轨的内环与外环之间转动连接,桶形闸与内环固定连接,在桶形闸下部固定连接有中心轴,与中心轴配合设置有转动驱动装置,在康复训练装置内设置有排水泵,排水泵的进水口位于桶形闸底部;/n所述的康复训练系统还包括硬质减重伴随行走装置,所述的硬质减重伴随行走装置包括连接至控制器的伴随行走驱动机构、硬质减重机构,在底座上固定连接有机架支撑,伴随行走驱动机构位于机架支撑的顶部,包括前后方向的水平导轨,在水平导轨上滑动配合设置有小车,小车连接在通过行走驱动电机驱动的丝杠机构上,行走驱动电机通过丝杠机构驱动小车在水平导轨上前后移动,硬质减重机构连接在小车上,所述的硬质减重机构包括部固定连接在小车上的减重电机,减重电机的输出上连接有蜗轮蜗杆减速机,所述的蜗轮蜗杆减速机上连接驱动有丝杠,丝杠的轴向为上下方向,在所述的丝杠下端连接有连接套件,所述的连接套件与丝杠之间转动连接,连接套件与丝杠之间具有转动限位装置,通过转动限位装置可设定连接套件与丝杠之间是否可以相对旋转,所述的连接套件的下端具有U形口,平衡悬吊杆为“7”字形,“7”字形的平衡悬吊杆的上部水平边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U形口内,所述的销轴为左右水平方向,在销轴前后的U形口内均设置有平衡弹簧,在平衡弹簧的上部的U形底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平衡弹簧上部压在压力传感器上,压力传感器连接至控制器,平衡悬吊杆的下端连接有腰部束缚系统;/n所述的腰部束缚系统包括护腰带,护腰带下固定连接有两根大腿绑带,所述的护腰带背面外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背面通过连接铰链与平衡护腰板铰接一起,连接铰链的轴向为水平左右方向,平衡护腰板的背面连接有柔性支撑缓冲装置,所述的柔性支撑缓冲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平衡护腰板背面上下方向的滑轨,在所述的滑轨上滑动配合设置有滑块,滑轨上方和下方的分别固定设置有上限位缓冲座和下限位缓冲座,多道相互平行的上缓冲弹簧的上端限位设置在上限位缓冲座内,多道相互平行的下缓冲弹簧的下端限位设置在上限位缓冲座内,滑块的上端直接或间接顶压各上缓冲弹簧的下端,滑块的下端直接或间接顶压各下缓冲弹簧的上端,滑块通过连接块可拆卸连接在平衡悬吊杆的下端,所述的行走驱动电机、减重电机均通过控制器控制;/n所述的康复训练系统还包括全方位跑台,所述的全方位跑台包括安装在水槽内的底座上的回转支承,回转支撑的回转件上固定连接有多根支撑柱,支撑柱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护栏,在两根支撑柱内的底座上安装有球形凹面全方位跑台,支撑护栏上固定连接有与腰部束缚系统上的连接块之间固定连接的备用连接件,连接块与备用连接件之间可形成可拆卸的固定连接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多方式减重干湿两用全方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在底座上设置有水槽,水槽上设置有循环水泵,循环水泵连接至控制器,水槽后壁上开始有循环喷水口,循环水泵从水槽中抽水从循环喷水口中喷出实现水槽内水循环,在水槽的前端设置有桶形蓄水舱闸门,所述的桶形蓄水舱闸门包括左右两段弧形闸门框,在弧形闸门框中转动设置有桶形闸,所述桶形闸的周面上具有一U形口,在U形口上密封铰接有弧形门,在桶形闸下设置有圆形回转轨,圆形回转轨的外环固定设置,圆形回转轨的内环与外环之间转动连接,桶形闸与内环固定连接,在桶形闸下部固定连接有中心轴,与中心轴配合设置有转动驱动装置,在康复训练装置内设置有排水泵,排水泵的进水口位于桶形闸底部;
所述的康复训练系统还包括硬质减重伴随行走装置,所述的硬质减重伴随行走装置包括连接至控制器的伴随行走驱动机构、硬质减重机构,在底座上固定连接有机架支撑,伴随行走驱动机构位于机架支撑的顶部,包括前后方向的水平导轨,在水平导轨上滑动配合设置有小车,小车连接在通过行走驱动电机驱动的丝杠机构上,行走驱动电机通过丝杠机构驱动小车在水平导轨上前后移动,硬质减重机构连接在小车上,所述的硬质减重机构包括部固定连接在小车上的减重电机,减重电机的输出上连接有蜗轮蜗杆减速机,所述的蜗轮蜗杆减速机上连接驱动有丝杠,丝杠的轴向为上下方向,在所述的丝杠下端连接有连接套件,所述的连接套件与丝杠之间转动连接,连接套件与丝杠之间具有转动限位装置,通过转动限位装置可设定连接套件与丝杠之间是否可以相对旋转,所述的连接套件的下端具有U形口,平衡悬吊杆为“7”字形,“7”字形的平衡悬吊杆的上部水平边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U形口内,所述的销轴为左右水平方向,在销轴前后的U形口内均设置有平衡弹簧,在平衡弹簧的上部的U形底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平衡弹簧上部压在压力传感器上,压力传感器连接至控制器,平衡悬吊杆的下端连接有腰部束缚系统;
所述的腰部束缚系统包括护腰带,护腰带下固定连接有两根大腿绑带,所述的护腰带背面外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背面通过连接铰链与平衡护腰板铰接一起,连接铰链的轴向为水平左右方向,平衡护腰板的背面连接有柔性支撑缓冲装置,所述的柔性支撑缓冲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平衡护腰板背面上下方向的滑轨,在所述的滑轨上滑动配合设置有滑块,滑轨上方和下方的分别固定设置有上限位缓冲座和下限位缓冲座,多道相互平行的上缓冲弹簧的上端限位设置在上限位缓冲座内,多道相互平行的下缓冲弹簧的下端限位设置在上限位缓冲座内,滑块的上端直接或间接顶压各上缓冲弹簧的下端,滑块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飞刘栋杜晓旭管庆龙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祥和康复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