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灭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5432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1:37
一种便携式灭火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点火装置和灭火筒,壳体前端设有开口,所述点火装置设于壳体尾端且与灭火筒连接,所述灭火筒包括相互连接的药仓和冷却仓,所述药仓为一端设有螺纹的金属圆环,药仓内设有药柱,另一端使用隔热防火材料密封;所述冷却仓的一端与药仓螺纹端连接,另一端设有喷口,喷口与壳体前端的开口位置匹配。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解决灭火器喷口堵塞的问题,提高灭火器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灭火器
本技术涉及灭火器材
,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灭火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整体重量一般为四、五公斤,且需要双手操作,还需定期对其进行年检,防止其泄压失效。通过对市面上的产品做灭火、高温、喷射试验、温度试验等,我们发现,部分产品在结构设计上无冷却仓,导致启动时喷口温度过高,甚至有明火喷出,可能会对使用者造成二次伤害,甚至点燃可燃物;另有一部分产品采用装填冷却物质的方式对气溶胶气体进行降温,但是降温颗粒(冷却剂或冷却陶瓷)有一定几率将喷口堵死,一旦喷口发生严重堵塞,使用时存在爆炸风险。概而言之,目前的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存在以下三大问题:(1)气溶胶药剂燃烧不稳定,存在爆燃风险,即可能瞬间产生大量气体,导致喷口来不及释放气体,装置内压力过大,突破装置承受极限,进而发生爆炸;(2)喷口温度过高,甚至存在喷射明火现象,灭火能力较差;(3)降温颗粒填充不合理,存在爆炸风险,使用安全性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灭火能力强,喷口不易堵塞,且使用安全性好的便携式灭火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灭火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点火装置和灭火筒,壳体前端设有开口,所述点火装置设于壳体尾端且与灭火筒连接,所述灭火筒包括相互连接的药仓和冷却仓,所述药仓为一端设有螺纹的金属圆环,药仓内设有药柱,另一端使用隔热防火材料密封;所述冷却仓的一端与药仓螺纹端连接,另一端设有喷口,喷口与壳体前端的开口位置匹配。进一步,所述冷却仓内部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中间设有冷却室,所述冷却室为金属圆环,所述冷却室与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之间分别通过第二金属隔离网和第三金属隔离网隔开,冷却室内设有冷却剂。进一步,所述点火装置包括压电点火器和电引发器,所述压电点火器主体结构设于壳体尾端腔体内,所述压电点火器的按钮伸出壳体外,所述电引发器固定于药柱尾部的凹槽内,所述压电点火器和电引发器通过击发线路连接。进一步,所述药仓与冷却仓的连接处设有第一金属隔离网。进一步,所述冷却剂为颗粒状,颗粒的尺寸大于第二金属隔离网和第三金属隔离网的网孔尺寸,小于喷口尺寸。进一步,所述壳体末端设有拉环和保险扣,保险扣通过铁丝连接至壳体内压电点火器的限位孔,限制压电点火器意外受到压力时发生击发。进一步,所述药柱材料为气溶胶。进一步,所述喷口处设有堵头。进一步,所述壳体外侧设有操作说明信息、产品名称信息和警示用语。本技术在气溶胶药柱和冷却剂分解物的共同作用下,喷射出的灭火粒子灭火能力强,能有效解决灭火器喷口堵塞的问题,提高灭火器使用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左侧视图。图中:1.壳体,1-1.拉环1-2,1-2.保险扣,2.点火装置,2-1.压电点火器,2-11.按钮,2-2.电引发器,2-3.击发线路,3.灭火筒,4.外壳的开口,5.药仓,5-1.隔热防火材料,5-2.药仓螺纹,5-3.药仓缺口,6.冷却仓,6-1.喷口,7.药柱,7-1.药柱尾部的凹槽,7-2.PVC薄片,8.第一金属隔离网,9.第一弹簧,10.第二弹簧,11.冷却室,11-1.冷却剂,12.第二金属隔离,13.第三金属隔离网,14.堵头,15.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附图,本实施例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有点火装置2和灭火筒3,壳体1前端设有开口4,点火装置2设于壳体1尾端并与灭火筒3连接,灭火筒3包括相互连接的药仓5和冷却仓6,药仓5为一端设有螺纹的金属圆环,药仓5内包裹药柱7,另一端使用隔热防火材料5-1密封,隔热防火材料选用树脂胶;冷却仓6的一端通过连接件15与药仓螺纹5-2端连接,另一端设有喷口6-1,喷口6-1与壳体1前端的开口4位置匹配。药仓5与冷却仓6的连接处设有第一金属隔离网8。冷却仓6内部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弹簧9和第二弹簧10,中间设有冷却室11。冷却室11与第一弹簧9和第二弹簧10之间分别通过第二金属隔离12和第三金属隔离网13隔开,冷却室11内设有冷却剂11-1。冷却剂11-1为颗粒状,颗粒的尺寸略大于第二金属隔离12和第三金属隔离网13的网孔尺寸,小于喷口6-1尺寸。冷却室11为外径小于冷却仓6内径的金属圆环,第一、第二、第三金属隔离网8、12、13外径均小于冷却仓内径。点火装置2包括压电点火器2-1、电引发器2-2。压电点火器2-1主体结构设于壳体1尾端腔体内,压电点火器2-1的按钮2-11伸出壳体1外,电引发器2-2设于药柱尾部的凹槽7-1内,并通过透明的PVC薄片7-2压紧于凹槽内。压电点火器2-1和电引发器2-2通过击发线路2-3连接,击发线路2-3穿过药仓5外侧,通过药仓5上的缺口5-3连接至凹陷于药柱7的电引发器2-2。壳体1末端设有拉环1-1和保险扣1-2,保险扣1-2通过铁丝连接至壳体1内压电点火器的限位孔,限制压电点火器意外受到压力时发生击发。喷口6-1处设有堵头14。壳体外侧设有操作说明信息、产品名称信息和警示用语。药柱7材料为气溶胶。本实施例通过改进气溶胶药柱的装配方式,用金属材料将药柱7包裹,并且使用隔热防火材料PVC7-2薄片封住药柱7底部,使药柱均匀地、逐层向下燃烧,稳定释放高能灭火粒子,喷放时间稳定;通过在药仓5与冷却仓6前方空腔内加装第一金属隔离网8,过滤灭火粒子,将气溶胶药柱7燃烧产生的火焰分散,有效降低火焰高度,控制火焰不直接从喷口喷出;同时,在冷却仓6内设有冷却剂颗粒,有效降低高热量气溶胶气体的温度,高温的气溶胶气体使冷却剂颗粒分解,产生和(蒸汽)参与灭火,进一步提高装置的灭火能力;通过改变冷却剂的尺寸和装配方式,第二金属隔离网12和第三金属隔离网13将冷却剂11-1固定于冷却仓6内;冷却剂11-1颗粒略大于第二金属隔离网12和第三金属隔离网13的网孔尺寸及喷口6-1尺寸,在保障冷却效果的同时,防止喷口6-1被堵塞;在装置启动时,药柱7燃烧产生的压力可通过第一压簧9和第二弹簧10的弹性变形在冷却仓6中形成缓冲带,均匀释放灭火粒子。工作过程:本技术在需要启动时,先解除灭火器尾端的保险扣1-2,按下启动按钮2-11,作用于压电点火器2-1上,电能通过击发线路2-3传递至电引发器2-2,电引发器2-2产生的火花直接作用于药仓5内的药柱7,气溶胶药柱7被点燃,在金属药仓5和隔热防火材料PVC薄片7-2的共同保护下,气溶胶药柱7逐层燃烧,释放出高能灭火粒子,燃烧的火焰通过第一金属隔离网8,将火焰分散,降低火焰高度;高能灭火粒子的产生,在冷却仓6内形成高压,第一弹簧9推动冷却仓6向喷口6-1位置缓冲,大量高能灭火粒子经过冷却仓6,分解冷却剂11-1,同时降低气溶胶气体的温度,冷却仓6内压力恢复平衡后,冷却仓6在第二压簧10的作用下复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灭火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点火装置和灭火筒,壳体前端设有开口,所述点火装置设于壳体尾端且与灭火筒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筒包括相互连接的药仓和冷却仓,所述药仓为一端设有螺纹的金属圆环,药仓内设有药柱,另一端使用隔热防火材料密封;所述冷却仓的一端与药仓螺纹端连接,另一端设有喷口,喷口与壳体前端的开口位置匹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灭火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点火装置和灭火筒,壳体前端设有开口,所述点火装置设于壳体尾端且与灭火筒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筒包括相互连接的药仓和冷却仓,所述药仓为一端设有螺纹的金属圆环,药仓内设有药柱,另一端使用隔热防火材料密封;所述冷却仓的一端与药仓螺纹端连接,另一端设有喷口,喷口与壳体前端的开口位置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仓内部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中间设有冷却室,所述冷却室为金属圆环,所述冷却室与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之间分别通过第二金属隔离网和第三金属隔离网隔开,冷却室内设有冷却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装置包括压电点火器和电引发器,所述压电点火器主体结构设于壳体尾端腔体内,所述压电点火器的按钮伸出壳体外,所述电引发器固定于药柱尾部的凹槽内,所述压电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军帅彭洋波邢江林刘军韦秀快钱伟杰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南岭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