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管路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5408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管路结构,包括壶体、进液导管、加药接口、输液导管、调速器和凸轮,通过在壶体内部下端设置了辅助过滤装置,通过把手将活动门打开,将过滤板下端的定位杆插入凹槽内,接着按压按钮通过卡扣机构将过滤板固定,通过在外壳内部右上端设置了卡扣机构,通过按压按钮,小弹簧受力进行收缩,按钮带动卡勾向左移动,接着将过滤板通过定位杆进行安装,然后松开按钮,小弹簧带动按钮向右移动进行复位,使卡勾与卡槽内侧面相卡接,本装置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有效的解决了传统基于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管路结构对于混合液体的过滤效果较差和对于过滤板卡扣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管路结构
本技术具体是一种基于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管路结构,涉及医疗相关领域。
技术介绍
血液是流动在人的血管和心脏中的一种红色不透明的粘稠液体,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一升血浆中含有900—910克的水,65—85克的蛋白质和20克的低分子物质,低分子物质中有多种电解质和有机化合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和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类细胞血液的功能包含血细胞功能和血浆功能两部分,有运输、调节人体温度、防御、调节人体渗透压和酸碱平衡四个功能,在血液净化过程中需要用到基于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管路结构。但是基于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管路结构一般都是,将液体注入进液导管,将药品通过加药接口一并注入到壶体内,混合液体通过壶体从输液导管进行输送,但是传统基于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管路结构对于混合液体的过滤效果较差,在使用过程中混合液体内静置时容易产生固体沉淀,导致壶体阻塞,无法完成输液,同时传统基于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管路结构对于过滤板卡扣效果较差,导致即降低了工作效率又影响使用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r>因此,为了解决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管路结构,包括壶体(1),所述壶体(1)前端面下端设置有活动门(2);/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过滤装置(10),所述壶体(1)内部下端设置有辅助过滤装置(10),所述辅助过滤装置(10)包括过滤板(101)、倾斜板(102)、过滤网(103)、定位杆(104)、外壳(105)、按钮(106)、卡槽(107)和卡扣机构(108),所述过滤板(101)顶部固定有倾斜板(102),所述过滤网(103)嵌入于过滤板(101)中部,所述定位杆(104)与过滤板(101)底部左端固定连,所述外壳(105)与过滤板(101)底部右端固定连接,所述按钮(106)安装于外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管路结构,包括壶体(1),所述壶体(1)前端面下端设置有活动门(2);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过滤装置(10),所述壶体(1)内部下端设置有辅助过滤装置(10),所述辅助过滤装置(10)包括过滤板(101)、倾斜板(102)、过滤网(103)、定位杆(104)、外壳(105)、按钮(106)、卡槽(107)和卡扣机构(108),所述过滤板(101)顶部固定有倾斜板(102),所述过滤网(103)嵌入于过滤板(101)中部,所述定位杆(104)与过滤板(101)底部左端固定连,所述外壳(105)与过滤板(101)底部右端固定连接,所述按钮(106)安装于外壳(105)右端中部,所述过滤板(101)内部右端嵌入有卡槽(107),所述外壳(105)内部右上端设置有卡扣机构(108),所述定位杆(104)与凹槽(11)内侧面相卡接,所述过滤板(101)与壶体(1)内部上端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门(2)前端面下端固定有把手(3),所述壶体(1)顶端中部设置有进液导管(4),并且进液导管(4)与壶体(1)呈贯通结构,所述壶体(1)顶部左端设置有检测导管(5),并且检测导管(5)与壶体(1)呈贯通结构,所述壶体(1)顶部右端设置有加药接口(6),并且加药接口(6)与壶体(1)呈贯通结构,所述壶体(1)底部设置有输液导管(7),并且输液导管(7)与壶体(1)呈贯通结构,所述输液导管(7)外表面中部设置有调速器(8),所述调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飞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