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压纳秒脉冲电场可控性体外循环红细胞电穿孔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5408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超高压纳秒脉冲电场可控性体外循环红细胞电穿孔治疗装置,包括可连接体外循环的四通管、用于脉冲高电压处理场的高电压电极、可调节超高电压纳秒脉冲的脉冲方波高电压输出装置、高压电缆、对体外循环红细胞产生可逆、可控电穿孔的电穿孔处理场和用于电极电缆连接处的绝缘保护套,所述四通管为聚氯乙烯材质,所述四通管包括横向管、纵向管和汇合部,所述横向管和纵向管均设有两组,且横向管和纵向管连接在汇合部的四个端面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在不影响常规血液净化治疗的同时,对红细胞所携带的致病物质进行促进释放,实现的物质清除作用提高了治疗下效果,且通过电极对处理场内的电场进行调控,对经过处理场的血液进行连续性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高压纳秒脉冲电场可控性体外循环红细胞电穿孔治疗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
,具体为超高压纳秒脉冲电场可控性体外循环红细胞电穿孔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有形成分,有形成分又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正常人血液中红细胞体积比可达37%-50%,红细胞除了携带和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外,对其他代谢产物也有贮存和转运的作用。红细胞可以随血液流动在全身各处,是机体极为重要的物质转运载体。目前针对尿毒症患者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的治疗为血液净化,包括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等众多治疗方式,但这些治疗只能通过弥散、对流、吸附的方式清除血浆中的致病物质,即尿毒症毒素。血液中的红细胞也是尿毒症毒素的重要载体,但上述常规治疗都不能清除红细胞内的尿毒症毒素。如果能够将红细胞内贮存的尿毒症毒素释放出来,而又不破坏红细胞,不影响红细胞的正常功能和寿命,那么相同时间内血液净化治疗清除尿毒症毒素的效率将大幅度提高,而且对部分主动跨膜转运贮存在红细胞内的尿毒症毒素的清除将大大改善透析患者的预后。高电压脉冲电场治疗目前主要应用于杀灭肿瘤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超高压纳秒脉冲电场可控性体外循环红细胞电穿孔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连接体外循环的四通管(100)、用于脉冲高电压处理场的高电压电极(200)、可调节超高电压纳秒脉冲的脉冲方波高电压输出装置(300)、高压电缆(400)、对体外循环红细胞产生可逆、可控电穿孔的电穿孔处理场(500)和用于电极电缆连接处的绝缘保护套(600);/n所述四通管(100)为聚氯乙烯材质,所述四通管(100)包括横向管(110)、纵向管(120)和汇合部(130),所述横向管(110)和纵向管(120)均设有两组,且横向管(110)和纵向管(120)连接在汇合部(130)的四个端面处,两组横向管(110)处于同...

【技术特征摘要】
1.超高压纳秒脉冲电场可控性体外循环红细胞电穿孔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连接体外循环的四通管(100)、用于脉冲高电压处理场的高电压电极(200)、可调节超高电压纳秒脉冲的脉冲方波高电压输出装置(300)、高压电缆(400)、对体外循环红细胞产生可逆、可控电穿孔的电穿孔处理场(500)和用于电极电缆连接处的绝缘保护套(600);
所述四通管(100)为聚氯乙烯材质,所述四通管(100)包括横向管(110)、纵向管(120)和汇合部(130),所述横向管(110)和纵向管(120)均设有两组,且横向管(110)和纵向管(120)连接在汇合部(130)的四个端面处,两组横向管(110)处于同一轴线,两组纵向管(120)处于同一轴线,所述横向管(110)和纵向管(120)管径均为4.9mm,所述横向管(110)和纵向管(120)的尾端采用二层圆环锥;
所述高电压电极(200)连接在横向管(110)内,所述高电压电极(200)通过高压电缆(400)与方波高电压输出装置(30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压纳秒脉冲电场可控性体外循环红细胞电穿孔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管(120)连接体外循环管路,所述纵向管(120)的管内单向流动血液,所述纵向管(120)长度为43mm,所述纵向管(120)包括流入道连接部分(121)和流出道连接部分(122),所述流入道连接部分(121)和流出道连接部分(122)的长度为16mm,外径为6.3mm,所述流入道连接部分(121)和流出道连接部分(122)连接部分对称分布在汇合部(130)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压纳秒脉冲电场可控性体外循环红细胞电穿孔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管(110)长度为43mm,所述横向管(110)包括阳极电极管(111)和阴极电极管(112),所述阳极电极管(111)和阴极电极管(112)对称分布在汇合部(130)的两侧,且纵轴垂直,所述阳极电极管(111)和阴极电极管(112)各长16mm,外径6.3mm。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东亮张策杨成宇柳竹青罗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国际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