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评价康复治疗效果的智能测力拐杖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评价康复治疗效果的智能测力拐杖。
技术介绍
我国有上千万由于脑卒中、脑中风、脊髓损伤、骨外伤等原因导致截瘫或偏瘫等下肢功能丧失的患者,同时不断增长的大量下肢功能减弱的老龄人口。针对这两大类人群,采用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和训练、穿戴式助行外骨骼机器人,作为下肢失能人群重新站立、辅助或自行行走的解决途径。由于患者的下肢腿部力量相比正常人较弱,手术治疗或药物治疗后的康复治疗和训练者需要使用拐杖支撑身体,分担患者下肢腿部不能主动承担的身体重力,增加康复治疗和训练时的安全性和平稳性。同时,拐杖上的受力大小,直接体现了患者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和训练的效果,效果好则拐杖分担的力小,反之,效果差则拐杖分担的力大。因此,拐杖上的受力大小及其变化规律,可以用来评价患者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和训练的效果。然而目前对于患者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和训练的效果评价主要是患者通过一段时间治疗和训练后的主观口述和客观能否自行行走来判定,不能在治疗和训练过程中实时评价,从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评价康复治疗效果的智能测力拐杖,其特征在于,包括拐杖体、手握杆、无线测控系统、荷重传感器和拐杖腿;所述拐杖体的上半部分设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评价康复治疗效果的智能测力拐杖,其特征在于,包括拐杖体、手握杆、无线测控系统、荷重传感器和拐杖腿;所述拐杖体的上半部分设有形通槽,所述形通槽的侧壁上由上至下设有若干组手握杆安装孔,所述的手握杆安装孔用于安装手握杆;拐杖体的下半部分设有圆管形的盲孔,所述的盲孔内设有无线传输模块和荷重传感器,所述的无线传输模块通过连接电缆与荷重传感器相连,所述的荷重传感器位于圆管形的盲孔内,盲孔的孔壁由上至下设有若干组荷重传感器安装孔,所述的荷重传感器安装孔内旋接有螺钉,所述螺钉的头部与荷重传感器的侧壁相连,荷重传感器的底部设有拐杖腿,所述的拐杖腿的上端与荷重传感器的测量轴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评价康复治疗效果的智能测力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形通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桑鹏,刘群,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镇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