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永平专利>正文

一种直角变向律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5383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1:32
一种直角变向律动机,涉及健身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竖向摆动与横向摆动进行转换的摆动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运动组件与支板的受力支点过多,导致受力不均;增长了传动距离,增加了动能损耗;运动模式单一,对人体作用受限;以及支点之间的磨损带来的间隙,不仅影响运动的稳定性,并且由于对多个传动件进行维修,还增加了维护成本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角变向律动机
本技术涉及健身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直角变向律动机。
技术介绍
运动、健康在现代人的生活中越来越被重视,然而受限于现代人的日常生活方式,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普遍偏快,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健身,使得更多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经常会患上颈椎病、腰椎病、膝关节等疾病,同时又没有合理的运动康复的专业训练,于是一些运动器械便设计了去帮助人们健身、运动,律动机就是比较经典的一种运动设备,它靠机器进行可控的高频律动,使得站在其上的人体处于一种被动的高频律动中,以此来使得人体放松,并通过人体被动的高频震动、抖动来达到舒缓紧张、僵直,疏通经脉等作用。如图3所示,是目前市场现有的模拟气功循环振动健身训练装置;其主要是在底盘2010上,设有驱动机构2020设有马达驱动的偏心轴,带动传动机构2030,传动机构2030的左右侧有相对连动的数个支板,各支板产生跷跷板状的摆动;在底座上设有数个驱座,马达带动偏心轴转动,传动件各支板偏摆;使传动组的左右两侧同时带动外壳2040产生上下位移。但是该装置随着在生产使用中,逐渐的暴露出了该技术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第一,由于运动组件与支板的受力支点过多,导致受力不均;增长了传动距离,增加了动能损耗。第二,该装置的运动模式单一,对人体作用受限,降低了使用者的使用舒适度。第三,由于传动件连接支点和传动件过多,支点之间的磨损带来的间隙,不仅影响运动的稳定性,并且由于对多个传动件进行维修,还增加了维护成本。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直角变向律动机,用以解决传统技术中运动组件与支板的受力支点过多,导致受力不均;增长了传动距离,增加了动能损耗;运动模式单一,对人体作用受限;以及支点之间的磨损带来的间隙,不仅影响运动的稳定性,并且由于对多个传动件进行维修,还增加了维护成本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直角变向律动机,包括竖向摆动与横向摆动进行转换的摆动座。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摆动座为L形板,所述L形板的拐角端铰接设置。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处于所述竖向摆动的状态下,所述L形板的一端竖直向下并连接驱动组件。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处于所述横向摆动的状态下,所述L形板的一端竖直向上设置,并通过另一端连接驱动组件。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板,所述驱动板的一端偏心转动,另一端与所述L形板相铰接。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处于所述竖向摆动的状态下,所述驱动板横向设置。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处于所述横向摆动的状态下,所述驱动板竖向设置。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驱动板通过传动轴驱动转动,所述传动轴的端部固接有偏心轴,并通过所述偏心轴与所述驱动板的端部相铰接。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L形板以及所述驱动板的连接点均设有轴承。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L形板的拐角端通过相对设置的支板固定于底座上。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处于所述横向摆动的状态下,所述L形板向上的一端还铰接有稳定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中减少运动组件的数量,只需驱动板和摆动座进行驱动,减少了受力点,保证受力均匀,缩短了传动距离,使得结构更加的紧凑;节约成本,传动组件明显减少,所需零件减少,构件更加简单,更加具有成本效益;增加产品使用寿命,传动组的摆动座与支板连接完美,并且把承重力转移到承座上,仅此一个受力支点、运转受力减轻,增加产品品质,增加产品使用寿命,具有产品创新性;双模式动作,增加产品种类,本技术的直角变向垂直上下和水平运动机,传动组件简约完美,在最终的运动机振幅的设计上更加容易,设计振幅可以更改偏心轴的偏心距,也可以改变直角支板的距离实现,更加轻松增加产品种类,具有产业实用性;设计合理,结构间配合精密;方便快捷;简化随动部件,降低工作过程中的故障率的发生;提高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部件少,工序简便,且故障率低;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操作控制简便,易于大规模制造与安装,应用范围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竖向摆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横向摆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
技术介绍
中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稳定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L形板;2-驱动板;3-支座;4-支板;5-偏心轴;6-驱动电机;7-传动轴;8-底座;9-同步带轮;10-摆动板;11-支撑板;12-稳定板;13-滚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直角变向律动机,包括竖向摆动与横向摆动进行转换的摆动座。摆动座为L形板1,L形板1的拐角端铰接设置。处于竖向摆动的状态下,L形板1的一端竖直向下并连接驱动组件。处于竖向摆动的状态下,摆动座并列设有两组,每组包括两个,保证支撑的稳定性。处于横向摆动的状态下,L形板1的一端竖直向上设置,并通过另一端连接驱动组件。处于横向摆动的状态下,L形板1向上的一端还铰接有稳定板12,其中稳定板12也可设有两个,且分居于L形板1的两侧,消除了L形板1在摆动过程中的微量的圆弧运动,保证横向摆动的稳定性。处于横向摆动的状态下,摆动座设有一组,每组包括两个,且两个摆动座的另一侧还设有一组对应的摆动板10,摆动板10也设有两个,通过两个摆动板10和两个摆动板10实现稳定支撑。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板2,驱动板2的一端偏心转动,另一端与L形板1相铰接。处于竖向摆动的状态下,驱动板2横向设置,通过驱动板2横向设置,实现了将L形板1的另一端进行上下的摆动动作。处于横向摆动的状态下,驱动板2竖向设置,通过驱动板2竖向设置,实现了将L形板1的另一端进行横向的摆动动作。驱动板2通过传动轴7驱动转动,传动轴7的端部固接有偏心轴5,并通过偏心轴5与驱动板2的端部相铰接。其中传动轴7的两端部均设有偏心轴5,用以实现对双侧的摆动座进行同步驱动,保证运动的同步性。其中传动轴7当对四个摆动座进行竖向摆动驱动时,传动轴7的端部设有两段偏心轴5,传动轴7的每端同时对两个摆动座进行驱动。其中传动轴7对两个摆动座进行驱动时,传动轴7的端部设有一段偏心轴5,传动轴7的每端对一个摆动座进行驱动。L形板1以及驱动板2的连接点均设有轴承。L形板1的拐角端通过相对设置的支板4固定于底座8上。传动轴7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角变向律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摆动与横向摆动进行转换的摆动座。/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315 CN 20201019982371.一种直角变向律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摆动与横向摆动进行转换的摆动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角变向律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座为L形板(1),所述L形板(1)的拐角端铰接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角变向律动机,其特征在于:处于所述竖向摆动的状态下,所述L形板(1)的一端竖直向下并连接驱动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角变向律动机,其特征在于:处于所述横向摆动的状态下,所述L形板(1)的一端竖直向上设置,并通过另一端连接驱动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直角变向律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板(2),所述驱动板(2)的一端偏心转动,另一端与所述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邓永平
申请(专利权)人:邓永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