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折患者临床训练康复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康复锻炼设备操作麻烦使用不便的问题;包括底座,底座前侧转动连接有上下轴向的支撑套,支撑套内同轴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支撑柱,支撑柱上端伸出支撑套且同轴设有座板,底座内开设有前后方向的传动槽,支撑柱下端插入传动槽内且同轴设有从动齿轮,传动槽内转动连接有与从动齿轮啮合的传动齿轮,底座上转动连接有位于支撑套后方且上下轴向的传动轴,传动轴下端插入传动槽内且同轴设有与传动齿轮啮合的主齿轮,传动轴上端设有转柄;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A clinical training and rehabilitation device for fracture pati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折患者临床训练康复装置
本技术涉及骨科临床辅助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骨折患者临床训练康复装置。
技术介绍
骨科是各大医院最常见的科室之一,主要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患者在经历了骨折、关节炎、颈椎病和扭挫伤等长时间固定治疗后肌肉容易萎缩,肢体运动功能下降,身体僵硬不协调,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康复锻炼,但是现有的康复锻炼设备使用时,操作麻烦康复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骨折患者临床训练康复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康复锻炼设备操作麻烦使用不便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底座,底座前侧转动连接有上下轴向的支撑套,支撑套内同轴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支撑柱,支撑柱上端伸出支撑套且同轴设有座板,底座内开设有前后方向的传动槽,支撑柱下端插入传动槽内且同轴设有从动齿轮,传动槽内转动连接有与从动齿轮啮合的传动齿轮,底座上转动连接有位于支撑套后方且上下轴向的传动轴,传动轴下端插入传动槽内且同轴设有与传动齿轮啮合的主齿轮,传动轴上端设有转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设置转柄、座板、便于对患者的手臂与腰部进行恢复锻炼,促进患者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加了患者的锻炼效果,便于患者的操作,同时设有主齿轮、传动齿轮、从动齿轮,便于患者对手部与腰部进行锻炼,同时也锻炼了患者的协调性,增加了患者锻炼的多样性,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剖切右视轴测图。图3是本技术的局部剖切右视轴测图。图4是本技术图3中A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4给出,包括底座1,底座1前侧转动连接有上下轴向的支撑套2,支撑套2内同轴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支撑柱3,支撑柱3上端伸出支撑套2且同轴设有座板4,底座1内开设有前后方向的传动槽5,支撑柱3下端插入传动槽5内且同轴设有从动齿轮6,传动槽5内转动连接有与从动齿轮6啮合的传动齿轮7,底座1上转动连接有位于支撑套2后方且上下轴向的传动轴8,传动轴8下端插入传动槽5内且同轴设有与传动齿轮7啮合的主齿轮9,传动轴8上端设有转柄10。为了限制支撑柱3移动的位置,所述的支撑柱3上开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均布且开口向前的限位槽11,支撑套2上侧开设有前后轴向的通槽12,通槽12内同轴滑动连接有限位柱13,限位柱13前端伸出通槽12且后端可插入限位槽11内的。为了增加本装置的安全性,所述的底座1上端设有位于其后侧且上下方向的隔板14,隔板14左右两端分别铰接有上下方向的挡板15,隔板14上端设有左右方向的压板16,传动轴8贯穿压板16且与压板16转动连接。为了限制挡板15的位置,所述的两个挡板15上分别开设有开口向下的插槽17,底座1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开口向上压槽18,两个压槽18内分别设有左右方向的弹性卡扣19,两个弹性卡扣19的相背端分别可插入其对应侧的插槽17内。为了便于患者的使用,所述的转柄10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上下方向的推柄20。为了便于患者脚部的放置,所述的支撑柱3上设有U形的踏板21。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根据患者的需要将座板4调节到合适的高度,具体步骤为:向前移动限位柱13,使限位柱13从限位槽11内移出,此时向上移动支撑柱3,支撑柱3带动座板4向上移动,当支撑柱3移动至合适的高度后,停止移动支撑柱3,此时向后移动限位柱13使限位柱13插入限位槽11内,此时支撑柱3的位置被限制;若需要向下调节座板4的高度,向前移动限位柱13,使限位柱13从限位槽11内移出,此时向下移动支撑柱3,支撑柱3带动座板4向下移动,当支撑柱3移动至合适的高度后,停止移动支撑柱3,此时向后移动限位柱13使限位柱13插入限位槽11内,此时支撑柱3的位置被限制;当支撑柱3的位置固定后,向下踩动右侧的弹性卡扣19,使右侧的弹性卡扣19右端从其对应侧的插槽17内移出,此时将右侧的挡板15向外摆动,使其不对本装置的右侧进行遮挡,此时患者坐在座板4上,脚部放置在踏板21上,双手握住推柄20,通过推柄20顺时针转动转柄10,转柄10经传动轴8带动主齿轮9顺时针转动,主齿轮9带动传动齿轮7逆时针转动,传动齿轮7带动从动齿轮6顺时针转动,从动齿轮6带动支撑套2顺时针转动,支撑套2带动支撑柱3顺时针转动,支撑柱3经座板4带动患者身体顺时针摆动;当患者顺时针摆动至一定的位置后,逆时针抓动转柄10转柄10经传动轴8带动主齿轮9逆时针转动,主齿轮9带动传动齿轮7顺时针转动,传动齿轮7带动从动齿轮6逆时针转动,从动齿轮6带动支撑套2逆时针转动,支撑套2带动支撑柱3逆时针转动,支撑柱3经座板4带动患者身体逆时针摆动,重复上述步骤,对患者的身体进行康复锻炼。本技术的座板4与压板16上设有软垫,增加患者的舒适度,便于患者的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设置转柄、座板、便于对患者的手臂与腰部进行恢复锻炼,促进患者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加了患者的锻炼效果,便于患者的操作,同时设有主齿轮、传动齿轮、从动齿轮,便于患者对手部与腰部进行锻炼,同时也锻炼了患者的协调性,增加了患者锻炼的多样性,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折患者临床训练康复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底座(1)前侧转动连接有上下轴向的支撑套(2),支撑套(2)内同轴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支撑柱(3),支撑柱(3)上端伸出支撑套(2)且同轴设有座板(4),底座(1)内开设有前后方向的传动槽(5),支撑柱(3)下端插入传动槽(5)内且同轴设有从动齿轮(6),传动槽(5)内转动连接有与从动齿轮(6)啮合的传动齿轮(7),底座(1)上转动连接有位于支撑套(2)后方且上下轴向的传动轴(8),传动轴(8)下端插入传动槽(5)内且同轴设有与传动齿轮(7)啮合的主齿轮(9),传动轴(8)上端设有转柄(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折患者临床训练康复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底座(1)前侧转动连接有上下轴向的支撑套(2),支撑套(2)内同轴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支撑柱(3),支撑柱(3)上端伸出支撑套(2)且同轴设有座板(4),底座(1)内开设有前后方向的传动槽(5),支撑柱(3)下端插入传动槽(5)内且同轴设有从动齿轮(6),传动槽(5)内转动连接有与从动齿轮(6)啮合的传动齿轮(7),底座(1)上转动连接有位于支撑套(2)后方且上下轴向的传动轴(8),传动轴(8)下端插入传动槽(5)内且同轴设有与传动齿轮(7)啮合的主齿轮(9),传动轴(8)上端设有转柄(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折患者临床训练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柱(3)上开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均布且开口向前的限位槽(11),支撑套(2)上侧开设有前后轴向的通槽(12),通槽(12)内同轴滑动连接有限位柱(13),限位柱(13)前端伸出通槽(12)且后端可插入限位槽(11)内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王文政,米新江,
申请(专利权)人:王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