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烫碗夹,含有夹头和把手,其特征是:夹头为带收敛口的弧形杆,或为带收敛口的三角形杆,或为带收敛口或开口的多边形杆,夹头和把手相互固定联接。(*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防烫碗夹(一)本技术涉及一种家庭生活用具和饮食行业常用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碗夹。(二)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家庭或饮食行业,经常遇到很棘手问题,端滚烫碗或盘,如蒸扣碗,或端牛肉拉面碗,或端羊肉汤碗,当事人一般采用抹桌布办法,进行防烫保护,这是一种无可耐何的解决办法,抹桌布本身不卫生,对碗、盘会造成二次污染;另外不安全,弄得不好会摔烂碗、盘,可能会烫伤顾客或服务员,造成事故,惹来许多麻烦,造成纠纷。特别是近年来,微波炉价格大幅度下降,已开始进入千家万户,从微波炉中取加热好的食物又成为一个难题,可采用手套或垫抹布的作法,既不卫生,也不安全,等于使用最现代化的炊具(微波炉)却配套一种非常古老,很不协调和不卫生的取物方法。CN1069641A,申请号:91105753.6,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使用方便卫生碗夹,该碗夹由固定夹和活动夹组成,即把手根部有一长弧形固定夹和一短弧形的活动夹,活动夹上推后和固定夹一起组成一个左边开口的弧形碗夹。其结构较简单,实用,但固定夹和把手在同一平面内,使用不太方便,别外活动夹没有锁紧机构,万一退出松开,所端之碗易失去平衡,易造成碗翻打烂,有可能烫伤当事人或其它人;CN2089768,专利号:91206643.1,名称为多用碗类,该碗夹结构较复杂,也不适合在微波炉中使用;CN2411748Y,专利号:00224411.X,名称:取碗夹,为一提挂碗夹,也不能用于微波炉。(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克服已知技术不足,设计出结构简单、适用家庭和饮食业,适用在微波炉使用的防烫碗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烫碗夹,含有夹头和把手,夹头为带收敛口的弧形杆,或为带收敛口的三角形杆,或为带收敛口或开口的多边形杆,夹头和把手相互固定联接。-->夹头可为整体带收敛口的弧形杆与把手固联,或为两半边组合的带收敛口的弧形杆,各自与把手固联,或夹头可为整体带收敛口的三角形杆与把手固联,或为两半边组合的带收敛口的三角形杆,各自与把手固联,或夹头可为整体带收敛口或开口的多边形杆与把手固联,或为两半边组合的带收敛口或开口的多边形杆,各自与把手固联,夹头的收敛口或开口位置与把手相对,或夹头的收敛口或开口位置在把手一侧。夹头和把手基本处于同一平面内,或夹手和把头各自处于两个相交平面内,或夹头和把手通过斜向杆连接,各自处于两个基本互相平行的平面内。在夹头上设有弹性垫块,可采用带收敛口的超半圆形杆夹头,或采用带收敛口的正三角形杆夹头,或采用带开口的正方形杆夹头,或采用带收敛口的正五边形杆夹头,或采用带收敛口的正六边形夹头,或采用两半边组合的带收敛口的超半圆形杆夹头,或采用两半边组合带收敛口的正三角形杆夹头,或采用两半边组合的开口的正方形杆夹头,或采用两半边组合的带收敛口的正五边形杆夹头,或为采用两半边组合带收敛口的正六边形夹头。本技术的有益积极效果:1、防烫碗夹结构简单,实用,成本低,容易推广实施,可与微波炉配套销售。2、实施例较多,能较好适应市场的各类不同客户需要。3、防烫碗夹,使用灵活,结构可靠,稳定。(四)附图说明图1 防烫碗夹俯视结构示意图之一图1-1,1-2,1-3正视结构示意图之一,之二,之三图2 防烫碗夹俯视结构示意图之二图2-1,2-2,2-3正视结构示意图之一,之二,之三-->图3 防烫碗夹俯视结构示意图之三图3-1,3-2,3-3防烫碗夹正视结构示意图之一,之二,之三图4 防烫碗夹俯视结构示意图之四图4-1,4-2,4-3正视结构示意图之一,之二,之三图5 防烫碗夹俯视结构示意图之五图5-1,5-2,5-3防烫碗夹正视结构示意图之一,之二,之三图6 防烫碗夹俯视结构示意图之六图6-1,6-2,6-3防烫碗夹正视结构示意图之一,之二,之三图7 防烫碗夹俯视结构示意图之七图7-1,7-2,7-3防烫碗夹正视结构示意图之一,之二,之三图8 防烫碗夹俯视结构示意图之八图8-1,8-2,8-3防烫碗夹正视结构示意图之一,之二,之三图9 防烫碗夹俯视结构示意图之九图9-1,9-2,9-3防烫碗夹正视结构示意图之一,之二,之三图10 防烫碗夹俯视结构示意图之十图10-1,10-2,10-3防烫碗夹正视结构示意图之一,之二,之三图11 防烫碗夹俯视结构示意图之十一图11-1,11-2,11-3防烫碗夹正视结构示意图之一,之二,之三图12 防烫碗夹俯视结构示意图之十二图12-1,12-2,12-3防烫碗夹正视结构示意图之一,之二,之三图13 防烫碗夹俯视结构示意图之十三图13-1,13-2,13-3防烫碗夹正视结构示意图之一,之二,之三图14 防烫碗夹俯视结构示意图之十四图14-1,14-2,14-3防烫碗夹正视结构示意图之一,之二,之三(五)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二、三,参见图1,1-1,1-2,1-3,图中1为夹头,使用带收敛口的超半圆形夹头,收敛口的位置与把手2相对,3为镶嵌在夹-->头上的弹性垫块,夹头1和把手2固定联接,在实施例一中,夹头1和把手2基本在同一平面内;在实施例二中,夹头1和把手2分别在两个相交平面,夹角α取5°~10°,在实施例三中,夹头1和把手2,基本处于两个互相平行的平面内,中间有一斜杆4相互联接。实施例四,五,六,参见图2,2-1,2-2,2-3,在本实施例中编号和实施例一、二、三相同的代表意义相同,不重述。有一点不同的是夹头1由两半边组合的带收敛口的超半圆弧形杆,并分别与把手2各自相联接固定。实施例七,八,九参见图3,3-1,3-2,3-3,图中编号与实施例一,二,三相同的,代表意义相同,不重述。有一点不同的是,超半圆形夹头1的带收敛口的位置在把手2一侧。实施例十,十一,十二,参见图4,4-1,4-2,4-3,在图中编号与实施例四,五,六相同的代表意义相同,不重述,有一点不同的是,夹头1由两半边组合成的超半圆的弧形杆,各自与把手2连接,弧形杆带收敛口的位置在把手2的一侧。实施例十三,十四,十五,参见图5,5-1,5-2,5-3,图中,5代表带收敛口的正六方形杆夹头,其它编号意义同实施例一,二,三,不重述,收敛口与把手2相对。实施例十六,十七,十八,参见图6,6-1,6-2,6-3,图中5代表由两半边杆段围成的带收敛口的正六方形夹头,各自与把手2联接。其它编号同实施例四,五,六不重述。实施例十九,二十,二十一,参见图7,7-1,7-2,7-3,其编号代表意义同实施例十三,十四,十五,不重述,有一点不同的是,夹头外缘为带收敛口的正方形内缘为开口圆形,带收敛口的位置在把手2的一侧。实施例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参见图8,8-1,8-2,8-3,图中编号代表意义同实施例十九,二十,二十一不重述,有一点不同的-->是,夹头5为两半边组合带收敛口的正六方形杆,各自与把手2联接,夹头带收敛口的位置在把手2的一侧。实施例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参见图9,9-1,9-2,9-3,图中6为带收敛口的三角形杆围成夹头,其它编号意义同实施例一,二,三,不重述,收敛口位置与把手相对。实施例二十八,二十九,三十,参见图10,10-1,10-2,10-3,图中各编号代表同实施例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不重述。有一点不同的是夹头6是由两半边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防烫碗夹,含有夹头和把手,其特征是:夹头为带收敛口的弧形杆,或为带收敛口的三角形杆,或为带收敛口或开口的多边形杆,夹头和把手相互固定联接。2.根据权利要求1的碗夹,其特征是:夹头可为整体带收敛口的弧形杆与把手固联,或为两半边组合的带收敛口的弧形杆,各自与把手固联,或夹头可为整体带收敛口的三角形杆与把手固联,或为两半边组合的带收敛口的三角形杆,各自与把手固联,或夹头可为整体带收敛口或开口的多边形杆与把手固联,或为两半边组合的带收敛口或开口的多边形杆,各自与把手固联,夹头的收敛口或开口位置与把手相对,或夹头的收敛口或开口位置在把手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魁,
申请(专利权)人:张文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