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作拾专利>正文

组合卫生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426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饮食行业的组合卫生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传统筷子入口部位与薄塑料套筒紧密套合组成。传统筷子为主体,可反复使用:塑料套筒为附件,一次性使用。每次使用完毕,取下塑料套筒丢掉,筷子主体清洗后再套上新塑料套筒待用。为取和套迅速省力,可使用取套版。这样始终保持了实质上一人一餐一筷的良好卫生条件。由于上述特殊结构,解决了筷子交叉传染疾病的问题。(*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饮食工具,即是组合卫生筷。在此之前,传统使用的筷子都是反复使用,一付新的筷子在反复使用50次后,入口部位在10倍放大镜下,可看到许多牙齿划痕,入口腔中的唾液及脏物多停留在这众多不同人的牙齿划痕之中,这样反复使用的筷子成为了各种病菌的载体,病菌通过筷子进入不同人的口腔中。传统使用的筷子成为交叉传染疾病的媒介物。近年来出现的一次性使用的筷子,虽解决了交叉传染疾病的问题,但是对竹、木的消耗量过大,使用时亦没有传统筷方便。本技术的目的是指出一种结构简单,不改变传统用筷的习惯,能方便快速组合与分离,而一次性使用部份成本很低,从根本上消除交叉传染疾病的组合卫生筷。本技术解决方案就是制造一个特殊结构的一次性使用的塑料套筒套于传统筷上用餐的具体实施。图1表示组合卫生筷正视整体图,其中有传统筷主体1,套于主体1上的薄塑料套筒附件2;图2A表示主体1正视图,其中有凹痕槽3,图2B表示图2A放大的俯视图;图3A表示附件2的放大正视半剖图,其中有紧固防裂圈4,图3B表示图3A的放大俯视图;图4A表示取套版,其中有U形开口5,图4B表示图4A的俯视图。紧固防裂圈4在组合卫生筷中的位置与主体1中的凹痕槽3相同,对在100℃下连续使用不滑动起作保护作用。紧固防裂圈4使组合卫-->生筷随意置于掉面时,紧固防裂圈4成为支点,使其入口部位翘离掉面。(当主体1为圆筷时,紧固防裂圈4外沿为方形。)附件2内壁有竖向条痕或螺纹,以利于套筷时排气和套紧。附件2筒厚度以一次性使用不破损为宜。附件2由能在100℃下连续使用10小时不变形,不变色有一定弹性的无毒塑料制成。当把附件2套于主体1上时,用取套版U形开口5卡住紧固防裂圈4,起到快速套上或取下的作用。组合卫生筷用餐完毕,取下附件2丢掉,主体1清洗后套上新的附件2待用。这样保证了使用同一主体1,但入口部位每次都是第一次使用的新的附件2。本技术与现在传统筷相比,由于上述特殊结构,在不改变传统用筷的习惯下,以很低的成本,解决了公共用筷交叉传染疾病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饮食工具有组合卫生筷,由传统筷入口部位与塑料薄套筒紧密套合组成,塑料套筒一端封闭,一端开口,内壁有竖向条痕或螺纹用于排气和套紧;开口处外侧有向外凸出的紧固防裂圈,紧固防裂圈起着套紧、防套撕裂和卡住取套版开口处,方便迅速套上或取下塑料套筒的作用,同时也起着将组合卫生筷随意放于掉面时,紧固防裂圈成为一个支点,使筷子入口部位翘离掉面。取套版为一硬薄版,边沿处开有U形开口,U形开口横向中部应小于塑料套筒紧固防裂圈外沿直径,大于塑料套筒筒体外沿直径。其特征是:组合卫生筷主体部份筷子与附件部份塑料套筒,可组合和分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饮食工具有组合卫生筷,由传统筷入口部位与塑料薄套筒紧密套合组成,塑料套筒一端封闭,一端开口,内壁有竖向条痕或螺纹用于排气和套紧;开口处外侧有向外凸出的紧固防裂圈,紧固防裂圈起着套紧、防套撕裂和卡住取套版开口处,方便迅速套上或取下塑料套筒的作用,同时也起着将组合卫生筷随意放于掉面时,紧固防裂圈成为一个支点,使筷子入口部位翘离掉面。取套版为一硬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作拾
申请(专利权)人:叶作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