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邵俊凯专利>正文

一种变胞机构及助老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5362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助老机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变胞机构,包括:主体安装件;靠背件,与所述主体安装件铰接连接,所述靠背件还与椅面件铰接,且所述靠背件与椅面件和主体安装件的铰接点不重合;支腿件,分别与主体安装件和椅面件铰接,且所述支腿件与椅面件和主体安装件的铰接点不重合;以及驱动件,与所述主体安装件连接,用于驱动主体安装件转动,使变胞机构在站立、坐立和平躺状态之间转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死点完成机构变形,将不同的姿态应用于平躺、坐立、站立的辅助切换,整个变形仅需要一个动力即可完成,而且将上述变形应用到助老机械之后,可辅助解决老人上下床、坐立、站立的问题。

A metamorphic mechanism and an aging chai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胞机构及助老椅
本技术涉及一种助老机械,尤其涉及一种变胞机构及助老椅。
技术介绍
随着老龄化、空巢化的问题日益加剧,越来越多居家养老的老年人面临着高龄趋势带来的行动不便的困难。多数老年人主要体现在腰、腿等所造成的行走不便、上下床不便、坐立站立困难、不能久坐久立久卧等。因此产生了轮椅、助行器等助老机械,但其功能单一,如轮椅不能辅助其站立或平躺休息,助行器不能辅助老人坐下和上下床,无法切实解决老人不能久坐久立久卧等生活困难。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电动助老轮椅通常仅具有代步功能,有的附加了平躺或升降功能,但其仅为功能上的叠加,不具备机械结构上的创新。不同的功能需要多电机分别驱动,故增加了生产制造成本、控制系统以及整个产品的复杂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胞机构及助老椅,旨在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变胞机构,包括:主体安装件;靠背件,与所述主体安装件铰接连接,所述靠背件还与椅面件铰接,且所述靠背件与椅面件和主体安装件的铰接点不重合;支腿件,分别与主体安装件和椅面件铰接,且所述支腿件与椅面件和主体安装件的铰接点不重合;以及驱动件,与所述主体安装件连接,用于驱动主体安装件转动,使变胞机构在站立、坐立和平躺状态之间转换。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件包括动力以及与所述动力连接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与所述主体安装件铰接连接,该铰接点与主体安装件和支腿件、靠背件的铰接点不重合,且该铰接点处于动力和驱动杆连接点的偏心位置处。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靠背件、支腿件和主体安装件均为三角形结构,所述靠背件、支腿件和主体安装件的铰接点位置处于三角形的顶点处。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靠背件、支腿件和主体安装件的其中一个边与所述椅面件连接形成平行四边形连杆结构。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体安装件、靠背件、支腿件和椅面件的数量均为一对,两个所述椅面件的端部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椅面件和支腿件、靠背件的铰接点同轴。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驱动杆通过联动件连接,所述联动件与所述动力连接。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助老椅,包括框架以及安装在框架底部的行走轮,所述框架上安装有所述的变胞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死点完成机构变形,将不同的姿态应用于平躺、坐立、站立的辅助切换,整个变形仅需要一个动力即可完成,而且将上述变形应用到助老机械之后,可辅助解决老人上下床、坐立、站立的问题。其可以与床实现拼接,具备辅助上下床、辅助老人坐立和站立,同时也可以作为电动轮椅代步,在外可随处平躺休息,就医可辅助上下病床、在各检查科室间代步。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变胞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坐立状态)。图2为一种变胞机构的结构示意图(站立状态)。图3为一种变胞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平躺状态)。图4为一种助老椅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种助老椅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腿杆、2-椅面杆、3-驱动杆、4-主桁架杆、5-靠背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3所示,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胞机构的结构图,包括主体安装件、靠背件、支腿件和驱动件,所述靠背件与所述主体安装件铰接连接,所述靠背件还与椅面件铰接,且所述靠背件与椅面件和主体安装件的铰接点不重合;所述支腿件分别与主体安装件和椅面件铰接,且所述支腿件与椅面件和主体安装件的铰接点不重合;所述驱动件与所述主体安装件连接,用于驱动主体安装件转动,使变胞机构在站立、坐立和平躺状态之间转换。本实施例中,对站立、坐立和平躺三种状态进行以下说明:站立状态:支腿件和靠背件保持竖直状态,而椅面件近似竖直,有略微的倾斜,此状态可以方便使用者起身,具体如说明书附图2所示;坐立状态:椅面件近似水平,支腿件和靠背件保持倾斜状态,此状态可以方便使用者坐立,具体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平躺状态:椅面件、支腿件和靠背件保持近似水平状态,三者呈一条直线,此状态可以方便使用者平躺,具体如说明书附图3所示。在实际应用时,当驱动件输出动力时,会使得主体安装件与靠背件或者支腿件的铰接点转动,使得整个变胞机构的结构发生改变,即在站立、坐立和平躺状态之间转换。如图1~3所示,作为本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驱动件包括动力以及与所述动力连接的驱动杆3,所述驱动杆3与所述主体安装件铰接连接,该铰接点与主体安装件和支腿件、靠背件的铰接点不重合,且该铰接点处于动力和驱动杆3连接点的偏心位置处。本实施例的一种情况中,所述动力为电机配合行星减速器,具体的,电机为86步进电机,设计最大载荷120KG。当所述动力输出时,驱动杆3以与动力的连接处为轴进行转动,使得主体安装件进行偏心转动。如图1~3所示,作为本技术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靠背件、支腿件和主体安装件均为三角形结构,所述靠背件、支腿件和主体安装件的铰接点位置处于三角形的顶点处。具体的来说,本实施例中,所述靠背件为靠背杆5,其为三角形,所述主体安装件为主桁架杆4,其为三角形,所述支腿件为腿杆1,其为三角形,本实施例中,将上述部件设置为三角形的目的在于三角形的结构稳定,不易发生变形,同时适用于上述部件均需要具有多个不同轴的铰接点。如图1~3所示,作为本技术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靠背件、支腿件和主体安装件的其中一个边与所述椅面件连接形成平行四边形连杆结构。在坐立状态时,此时腿杆1垂直于地面,驱动杆3与主桁架杆4的一边重合,此时压力角为90°,处于整个机构的死点状态,继续运动时,整个变胞机构发生变形,形成以腿杆1为机架的平面四连杆结构,即站立状态。本实施例利用死点在平行四边形结构下由多杆机构变为平面四杆机构,实现不同机构形态对应平躺、坐立、站立的辅助切换。如图1~3所示,作为本技术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主体安装件、靠背件、支腿件和椅面件的数量均为一对,两个所述椅面件的端部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椅面件和支腿件、靠背件的铰接点同轴。本实施例的一种情况中,所述连接件为横杆,其连接在椅面件的两端上,并且为了简化结构,横杆可以与椅面件与靠背件和支腿件的铰接点同轴,也就是说,椅面件与靠背件和支腿件可以以横杆为轴进行铰接,可以有效的简化结构。如图1~3所示,作为本技术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驱动杆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驱动杆3通过联动件连接,所述联动件与所述动力连接。本实施例的一种情况中,所述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胞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体安装件;/n靠背件,与所述主体安装件铰接连接,所述靠背件还与椅面件铰接,且所述靠背件与椅面件和主体安装件的铰接点不重合;/n支腿件,分别与主体安装件和椅面件铰接,且所述支腿件与椅面件和主体安装件的铰接点不重合;以及/n驱动件,与所述主体安装件连接,用于驱动主体安装件转动,使变胞机构在站立、坐立和平躺状态之间转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胞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安装件;
靠背件,与所述主体安装件铰接连接,所述靠背件还与椅面件铰接,且所述靠背件与椅面件和主体安装件的铰接点不重合;
支腿件,分别与主体安装件和椅面件铰接,且所述支腿件与椅面件和主体安装件的铰接点不重合;以及
驱动件,与所述主体安装件连接,用于驱动主体安装件转动,使变胞机构在站立、坐立和平躺状态之间转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动力以及与所述动力连接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与所述主体安装件铰接连接,该铰接点与主体安装件和支腿件、靠背件的铰接点不重合,且该铰接点处于动力和驱动杆连接点的偏心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变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件、支腿件和主体安装件均为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俊凯刘逸果兰崧友陈晨戴翔宁先雄刘静
申请(专利权)人:邵俊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