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院前急救担架
本技术涉及院前急救领域,具体地说是院前急救担架。
技术介绍
院前急救承担着各种急危重症的急救与转运工作,担架是很多时候转运病人必不可少的工具。传统担架在使用中主要受力点在中间也就是患者的腰部,主要以把手受力,容易导致手部疼痛,易滑脱,且需要人力较多,肥胖患者难以搬运或者人力不足,对于高楼层楼梯和山区工地的患者长距离转运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的担架难以搬运以及长距离转运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院前急救担架,其方便搬运患者,长距离转运效率高。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院前急救担架,包括担架,担架上部设置两个约束带,担架的宽度方向两侧分别设置织带,每个织带的两端分别与担架固定连接,每个织带上均设置调节扣。为了进一步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所述的担架的宽度方向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拉带,第一拉带的两端分别与担架固定连接。所述的担架的宽度方向两侧分别设置第二拉带,第二拉带的两端分别与担架固定连接,第一拉带和第二拉带相对称。所述的担架的宽度方向两侧分别设置第三拉带 ...
【技术保护点】
1.院前急救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担架(1),担架(1)上部设置两个约束带(2),担架(1)的宽度方向两侧分别设置织带(3),每个织带(3)的两端分别与担架(1)固定连接,每个织带(3)上均设置调节扣,所述的担架(1)的宽度方向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拉带(4),第一拉带(4)的两端分别与担架(1)固定连接,所述的担架(1)的宽度方向两侧分别设置第二拉带(5),第二拉带(5)的两端分别与担架(1)固定连接,第一拉带(4)和第二拉带(5)相对称,所述的担架(1)的宽度方向两侧分别设置第三拉带(6),第三拉带(6)的两端分别与担架(1)固定连接,第三拉带(6)位于第一拉带(4)和第二拉带(5)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院前急救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担架(1),担架(1)上部设置两个约束带(2),担架(1)的宽度方向两侧分别设置织带(3),每个织带(3)的两端分别与担架(1)固定连接,每个织带(3)上均设置调节扣,所述的担架(1)的宽度方向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拉带(4),第一拉带(4)的两端分别与担架(1)固定连接,所述的担架(1)的宽度方向两侧分别设置第二拉带(5),第二拉带(5)的两端分别与担架(1)固定连接,第一拉带(4)和第二拉带(5)相对...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