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莉专利>正文

一种急诊护理用可调节肢体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5348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急诊护理用可调节肢体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架和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两侧皆设置有相互平行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内侧皆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驱动螺杆,所述驱动螺杆的两侧表面皆活动套接有驱动块,所述滑槽相同一侧的驱动块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该急诊护理用可调节肢体固定装置,可在肢体支撑固定的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通过人工扭动转杆带动驱动螺杆进行实时转动,通过驱动螺杆表面的正反螺纹与驱动块进行螺纹扭合驱动,使驱动块之间能够进行相对的正向或者反向移动,实现对装置整体的高度进行实时调节,使装置使用的灵活性更好,使用更加方便提高了护理使用的效率。

An adjustable limb fixation device for emergency nur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急诊护理用可调节肢体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护理
,具体为一种急诊护理用可调节肢体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急诊外科治疗中,经常遇到肢体骨折的患者,在对其骨折肢体治疗前或转运已经护理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肢体进行固定支撑,避免肢体骨折进一步加剧或者错位影响愈合,因此,需要对患者肢体进行固定。现有的固定方法有外固定法和内固定法,外固定法是利用外固定夹板配合绷带缠绕固定,此种方法耗时长且固定步骤繁琐,不适用于急诊科护理使用,还有石膏、树脂固定的方法,也不适用于急诊护理使用,不但难以实施快速固定,而且在未对骨折部位治疗前使用石膏,树脂固定将会造成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问题,导致肢体治疗后出现愈合畸形,耽误治疗时机和效果,内固定法使利用螺丝和金属板按照骨解剖结构精确复位固定,需要在X线照射下辅助进行,一般为骨科诊疗时使用,因此,也不适用急诊科护理对肢体的固定使用,且使用过程中无法根据患者肢体粗细不同的需要进行实时调节,同时现有的固定装置一般为固定结构,无法根据需要对高度进行实时调节,使用灵活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急诊护理用可调节肢体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架(5)和底座(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的顶部两侧皆设置有相互平行的滑槽(19),所述滑槽(19)的内侧皆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驱动螺杆(18),所述驱动螺杆(18)的两侧表面皆活动套接有驱动块(9),所述滑槽(19)相同一侧的驱动块(9)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杆(8)和第二连杆(6),所述滑槽(19)相同一侧的第一连杆(8)和第二连杆(6)之间皆通过铰接轴(7)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架(5)的顶部两侧皆设置有限位槽(21),所述限位槽(21)的内部两侧皆设置有滑动杆(22),所述第一连杆(8)和第二连杆(6)的顶部皆通过连接块(23)与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急诊护理用可调节肢体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架(5)和底座(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的顶部两侧皆设置有相互平行的滑槽(19),所述滑槽(19)的内侧皆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驱动螺杆(18),所述驱动螺杆(18)的两侧表面皆活动套接有驱动块(9),所述滑槽(19)相同一侧的驱动块(9)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杆(8)和第二连杆(6),所述滑槽(19)相同一侧的第一连杆(8)和第二连杆(6)之间皆通过铰接轴(7)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架(5)的顶部两侧皆设置有限位槽(21),所述限位槽(21)的内部两侧皆设置有滑动杆(22),所述第一连杆(8)和第二连杆(6)的顶部皆通过连接块(23)与滑动杆(22)之间固定连接,且滑动杆(22)沿限位槽(21)滑动,所述支撑架(5)的顶部嵌入安装有限位环(3),所述限位环(3)的内侧粘贴固定安装有收缩气囊(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护理用可调节肢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底部的四个边角处皆固定安装有支撑腿(12),且支撑腿(12)的底部皆固定安装有定位板(13)。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莉张欢
申请(专利权)人:李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