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恒宝专利>正文

普外科牵引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5347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普外科牵引架,包括架体,架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角撑,架体上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活动组件;架体的中部水平设有一根固定杆,固定杆的一端与架体螺纹连接;固定杆上同轴转动连接有两个滑轮,每一个所述活动组件均包括有横梁、活动板、拉簧、拉绳以及脚踏板,横梁的一端与架体固定连接;活动板的一侧与横梁的中部铰接;拉绳的一端与脚踏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活动板的中部固定连接;活动板远离拉绳的一侧与拉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拉簧的另一端与横梁固定连接。通过该牵引架臂,患者可通过自身腿部的协同,以对手臂进行牵引训练,可避免护理人员或者家属持续性地协助患者做牵引,利于患者的康复。

General surgery traction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普外科牵引架
本技术属于医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普外科牵引架。
技术介绍
对于手臂骨折的患者,在后期恢复时需要做康复训练。尤其是双臂同时遭受创伤的患者,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往往非常困难。在这种条件下,就需要外力辅助。目前的外力辅助牵引多依靠医护人员或者家属,而医院的医护人员往往照看的患者数量较多,同时家属也需要做其它的事情,因此使得患者恢复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普外科牵引架,患者可依靠自身腿部与臂部的协同进行康复牵引训练,无需医护人员或者家属长时间持续协助,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普外科牵引架,包括架体,所述架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角撑,架体上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活动组件;架体的中部水平设有一根固定杆,固定杆位于两个活动组件之间,且固定杆的一端与架体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杆上同轴转动连接有两个滑轮,每一个滑轮对应连接一个活动组件;每一个所述活动组件均包括有横梁、活动板、拉簧、拉绳以及脚踏板,横梁的一端与架体固定连接;任意一个活动组件中:活动板的一侧与横梁的中部铰接,促使活动板可绕横梁往复摆动;拉绳的一端与脚踏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活动板的中部固定连接;活动板远离拉绳的一侧与拉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拉簧的另一端与横梁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活动板的板面中部向下凹陷形成开放腔体,利用该开放腔体以容纳患者的手臂。进一步:所述活动板的板面中部向下凹陷形成开放腔体,利用该开放腔体以容纳患者的手臂。进一步:所述横梁与所述架体通过单科螺栓进行固定连接,促使横梁可倾斜固定于架体上。本方案的有益效果:1、手臂创伤的患者可通过自身腿部的协同,以对手臂进行牵引训练,可避免护理人员或者家属持续性地协助患者做牵引;本案中的牵引架不但可以对患者的手臂做水平牵引,也即来回摆动,而且还可以通过调整横梁的角度,进而实现患者手臂可倾斜摆动,实现患者手臂全方位的牵引,利于患者的康复;本方案的牵引架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成本低,适合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牵引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活动板的上板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横梁与架体通过单科螺栓进行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横梁调整后倾斜固定于架体上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普外科牵引架,包括架体1,架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角撑11。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的四角撑11表示架体1的底部设置有四个支撑脚11a,而架体1则通过四角撑11稳定的支撑在地面上。架体1的上部左右并排设置有两个活动组件。如图1所示,在架体1的左侧设置一个活动组件,架体1的右侧设置一个活动组件,左右两个活动组件以架体1为中心相互对称。同时,在架体1的中部水平设有一根固定杆2。这样,固定杆2位于两个活动组件之间,且固定杆2的一端与架体1螺纹连接,也即方便了对固定杆2进行拆卸和安装。同时,固定杆2上同轴转动连接有两个滑轮3,而每一个滑轮3对应连接一个活动组件。两个滑动同时套在固定杆2上并且可以转动。本基础方案中,每一个活动组件均包括有一根横梁6、一块活动板7、一根拉簧8、一根拉绳5以及一个脚踏板4。横梁6水平设置,且横梁6的一端与架体1固定连接。在本优化的实施例中,横梁6与架体1的固定连接方式采用了单科螺栓10来进行:也即当需要促使横梁6如图4所示,位于架体1左侧的横梁6可以通过以倾斜的方式与架体1固定连接,这样便于调整患者手臂的活动范围和角度。下面以任意一个活动组件为例,以对两个活动组件的安装方式进行描述:在本案所描述的任意一个活动组件中:活动板7的一侧与横梁6的中部铰接,且活动板7的板面水平,促使活动板7可绕横梁6水平摆动;拉绳5的一端与脚踏板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活动板7的中部固定连接;活动板7远离拉绳5的一侧与拉簧8的一端固定连接,拉簧8的另一端则与横梁6固定连接。因此,上述任意一个活动组件均可用于对患者的单支手臂进行牵引:以图1所示的横梁6水平的状态为例,患者将单支手臂放置于活动板7上,然后单脚向下踩该活动组件中对应的踏板,在拉绳5的牵引下,活动板7向靠近架体1的一侧水平摆动。患者通过腿部的力量促使对单支手臂进行牵引,以促使手臂与腿部协同配合、共同作用。而且,当需要对双臂进行牵引时,患者可坐到凳子上,然后双臂同时放置于两个活动板7上,双腿可同时或者交替向下踩踏板。在拉簧8的反作用拉力下,拉簧8的弹力与患者腿部用力促使活动板7来回摆动,以对患者的双臂来回做牵引,进而促使患者能够进行康复训练。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所示,当横梁6倾斜于架体1时,患者的双臂就可以以倾斜的角度来回摆动。但是,横梁6的角度调整则需要依靠护理人员或者家属来进行,因为患者自身是无法调整的,尤其是双臂同时受到创伤的患者。相应的,为了促使患者的手臂不会脱离活动板7,本案还对活动板7进行了优化:1、活动板7的板面中部向下凹陷形成开放腔体7a,利用该开放腔体7a以容纳患者的手臂,进而促使活动板7能够对患者的手臂进行稳定的支撑;2、活动板7的板面上设置有束缚带9;当横梁6倾斜于架体1时,束缚带9能够更好的对患者的手臂进行固定,防止患者手臂脱离活动板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技术为限制,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普外科牵引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所述架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角撑(11),架体(1)上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活动组件;架体(1)的中部水平设有一根固定杆(2),固定杆(2)位于两个活动组件之间,且固定杆(2)的一端与架体(1)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杆(2)上同轴转动连接有两个滑轮(3),每一个滑轮(3)对应连接一个活动组件;每一个所述活动组件均包括有横梁(6)、活动板(7)、拉簧(8)、拉绳(5)以及脚踏板(4),横梁(6)的一端与架体(1)固定连接;任意一个活动组件中:活动板(7)的一侧与横梁(6)的中部铰接,促使活动板(7)可绕横梁(6)往复摆动;拉绳(5)的一端与脚踏板(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活动板(7)的中部固定连接;活动板(7)远离拉绳(5)的一侧与拉簧(8)的一端固定连接,拉簧(8)的另一端与横梁(6)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普外科牵引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所述架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角撑(11),架体(1)上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活动组件;架体(1)的中部水平设有一根固定杆(2),固定杆(2)位于两个活动组件之间,且固定杆(2)的一端与架体(1)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杆(2)上同轴转动连接有两个滑轮(3),每一个滑轮(3)对应连接一个活动组件;每一个所述活动组件均包括有横梁(6)、活动板(7)、拉簧(8)、拉绳(5)以及脚踏板(4),横梁(6)的一端与架体(1)固定连接;任意一个活动组件中:活动板(7)的一侧与横梁(6)的中部铰接,促使活动板(7)可绕横梁(6)往复摆动;拉绳(5)的一端与脚踏板(4)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恒宝
申请(专利权)人:赵恒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