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有生专利>正文

一种兽医用灌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53404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兽医用灌肠器,包括:主体框架、肛管、脚踏式充气泵;主体框架内的下侧设置有蓄水仓,且主体框架与蓄水仓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单向阀设置在蓄水仓上侧的中间,且单向阀与蓄水仓之间拧接;所述肛管的右端设置在蓄水仓左侧的下方,且肛管与蓄水仓通过卡箍相连接;所述流速调节器设置在肛管的外侧,且流速调节器与肛管通过间隙配合的方式滑动连接;所述脚踏式充气泵的前端设置在蓄水仓右侧的上方,且脚踏式充气泵与蓄水仓通过卡箍相连接。通过在结构上的改进,具有控制稳定,操作方便以及温度调节能力强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现有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兽医用灌肠器
本技术涉及灌肠器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兽医用灌肠器。
技术介绍
灌肠清洁在兽医治疗中经常见到,是将灌肠液通过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清除动物体内残留的粪便,由于动物在治疗过程中不能听从医疗人员的指示,会随意活动,因此对灌肠器的方便使用要求相当重要。但是目前常见的灌肠器还存在使用便捷功能不完善,在进行灌肠清洁的过程中,不但需要进行灌肠器的操作,还需要控制所受治疗的动物,保证其不会随意活动,导致单人无法顺利地进行操作,造成操作不便的问题。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兽医用灌肠器,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兽医用灌肠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常见的灌肠器还存在使用便捷功能不完善,在进行灌肠清洁的过程中,不但需要进行灌肠器的操作,还需要控制所受治疗的动物,保证其不会随意活动,导致单人无法顺利地进行操作,造成操作不便的问题和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兽医用灌肠器,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兽医用灌肠器,包括:主体框架(1)、蓄水仓(2)、单向阀(3)、肛管(4)、流速调节器(5)、脚踏式充气泵(6)、聚水仓(7)、水箱(8)、角阀(9)、混水阀(10)、显示屏(11)、连接管(12);其特征在于:主体框架(1)内的下侧设置有蓄水仓(2),且主体框架(1)与蓄水仓(2)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单向阀(3)设置在蓄水仓(2)上侧的中间,且单向阀(3)与蓄水仓(2)之间拧接;所述肛管(4)的右端设置在蓄水仓(2)左侧的下方,且肛管(4)与蓄水仓(2)通过卡箍相连接;所述流速调节器(5)设置在肛管(4)的外侧,且流速调节器(5)与肛管(4)通过间隙配合的方式滑动连接;所述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兽医用灌肠器,包括:主体框架(1)、蓄水仓(2)、单向阀(3)、肛管(4)、流速调节器(5)、脚踏式充气泵(6)、聚水仓(7)、水箱(8)、角阀(9)、混水阀(10)、显示屏(11)、连接管(12);其特征在于:主体框架(1)内的下侧设置有蓄水仓(2),且主体框架(1)与蓄水仓(2)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单向阀(3)设置在蓄水仓(2)上侧的中间,且单向阀(3)与蓄水仓(2)之间拧接;所述肛管(4)的右端设置在蓄水仓(2)左侧的下方,且肛管(4)与蓄水仓(2)通过卡箍相连接;所述流速调节器(5)设置在肛管(4)的外侧,且流速调节器(5)与肛管(4)通过间隙配合的方式滑动连接;所述脚踏式充气泵(6)的前端设置在蓄水仓(2)右侧的上方,且脚踏式充气泵(6)与蓄水仓(2)通过卡箍相连接;所述聚水仓(7)设置在主体框架(1)内的上方,且聚水仓(7)与主体框架(1)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水箱(8)设置在主体框架(1)的上侧,且水箱(8)与主体框架(1)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角阀(9)设置在主体框架(1)前侧的下方,且角阀(9)与主体框架(1)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混水阀(10)设置在主体框架(1)前侧的上方,且混水阀(10)与主体框架(1)通过螺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有生
申请(专利权)人:陈有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