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新成专利>正文

一种内镜可视化椎间隙铰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5319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镜可视化椎间隙铰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镜可视化椎间隙铰刀,包括导杆,所述导杆上沿其轴向方向开设的内镜孔,所述导杆的前端连接有铰刀,所述铰刀和/或导杆上开设有内镜观察窗。通过在导杆上开设内镜孔来实现手术时内窥镜的随导杆进入到人体内,通过在铰刀上设置内镜观察窗实现对铰刀工作时的可视化,根据所观察到的情况进行对椎间盘髓核、软骨中终板的铰除,视野清晰,铰除准确。

A kind of endoscopic visual intervertebral ream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镜可视化椎间隙铰刀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内镜可视化椎间隙铰刀。
技术介绍
椎间隙铰刀是一种用于对患者的椎间孔内进行椎间盘髓核、软骨中终板铰除的医用手术器械。目前,医生在使用椎间隙铰刀进行手术时一般是凭借经验和感觉对椎间盘髓核、软骨终板进行盲铰,这种盲铰容易造成定位不准、终板铰除不完全等状况。因此,针对医生在使用椎间隙铰刀进行手术时进行盲铰的现状,研发一种手术时能够通过内窥镜观察内部情况的椎间隙铰刀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医生在使用椎间隙铰刀进行手术时进行盲铰的现状,提供了一种内镜可视化椎间隙铰刀。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镜可视化椎间隙铰刀,所述导杆上沿其轴向方向开设有内镜孔,所述导杆的前端连接有铰刀,所述铰刀和/或导杆上开设有内镜观察窗。通过在导杆上开设内镜孔来实现手术时内窥镜的随导杆进入到人体内,通过在铰刀和/或导杆上设置内镜观察窗实现对铰刀工作时的可视化,根据所观察到的情况进行对椎间盘髓核、软骨中终板的铰除,视野清晰,铰除准确。进一步的,所述内镜观察窗设置有两个,两个内镜观察窗相对而设。通过设置两个相对而设的内镜观察窗可实现观察两个相反方向的视角,配合观察不同刀刃的铰磨情况。进一步的,所述内镜观察窗位于所述铰刀上,所述铰刀为扁平状,两个所述内镜观察窗分别位于铰刀的上顶面和下底面上,所述铰刀的两侧具有刀刃,分别为第一刀刃和第二刀刃。通过转动导杆带动两个刀刃转动来实现对锥间隙上下两端存在的髓核、软骨中终板的同时铰除。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刀刃和第二刀刃反向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导杆的后端连接有手柄。进一步的,所述手柄上开设有与内镜孔相通且同轴的孔。进一步的,所述导杆和铰刀一体成型。进一步的,所述内镜观察窗分为一体连接的前部和后部,所述前部位于铰刀上,所述后部位于导杆上。该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在导杆上开设内镜孔来实现手术时内窥镜的随导杆进入到人体内,通过在铰刀上设置内镜观察窗实现对铰刀工作时的可视化,根据所观察到的情况进行对椎间盘髓核、软骨中终板的铰除,视野清晰,铰除准确。2、通过设置两个相对而设的内镜观察窗可实现观察两个相反方向的视角,配合观察不同刀刃的铰磨情况,通过转动导杆带动两个刀刃转动来实现对椎间隙上下两侧存在的髓核、软骨的终板同时铰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导杆前端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与内窥镜的装配图。图中,1、铰刀,11、第一刀刃,12、第二刀刃,2、内镜观察窗,3、导杆,4、内镜孔,5、手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具体实施方式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内镜可视化椎间隙铰刀,包括导杆3、导杆3前端连接的铰刀1和导杆3后端连接的手柄5,导杆3为中空设置,也就是在导杆3上沿其轴向方向开设有前后贯通用于穿过内窥镜的内镜孔4,手柄5上开设有与内镜孔4连通并同轴的孔,导杆3为圆柱状,导杆3前端连接的铰刀1为扁平状,为了实现内窥镜的观察,在铰刀1的两个上下端面上开设有两个相对而设的内镜观察窗2,两个内镜观察窗2相通,且铰刀1的内部同样具有中空部分并与导杆3中的内镜孔4相通以实现内窥镜的进入,铰刀1的两侧具有刀刃,分别为第一刀刃11和第二刀刃12,第一刀刃11和第二刀刃12反向设置,通过转动导杆3带动两个刀刃转动来实现对锥间隙上下两端存在的髓核、软骨中终板的同时铰除,并通过两个相对而设的内镜观察窗2实现观察两个相反方向的视角,配合观察第一刀刃11和第二刀刃12的铰磨情况。手柄5与导杆3形成“T”字型结构,便于操作。整体上来说,通过在导杆3上开设内镜孔4来实现手术时内窥镜的随导杆3进入到人体内,通过在铰刀1上设置内镜观察窗2实现对铰刀1工作时的可视化,根据所观察到的情况进行对椎间盘髓核、软骨中终板的铰除,视野清晰,铰除准确。该装置工作时,如图3所示,将铰刀1插入人体的椎间隙中,再将内窥镜插入到内镜孔4中,使得内窥镜能够通过铰刀1上的内镜观察窗2进行观察,转动导杆3进而带动铰刀1转动,根据内窥镜所观察到的情况,实现通过两个刀刃对锥间隙上下两端存在髓核、软骨的终板一点一点的铰除。具体实施方式2本具体实施方式不同于具体实施方式1的是:在导杆3和铰刀1上开设有内镜观察窗2,内镜观察窗2为一体成型,为了便于理解和描述,将内镜观察窗2分为前部和后部,内镜观察窗2的前部位于铰刀1上,内镜观察窗2的后部位于导杆3上,位于铰刀1上的前部观察窗和位于导杆3上的后部观察窗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观察窗,视野范围更大,便于内窥镜的观察。尽管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优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实质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在本技术的涵盖范围内/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镜可视化椎间隙铰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杆(3),所述导杆(3)上沿其轴向方向开设有内镜孔(4),所述导杆(3)的前端连接有铰刀(1),所述铰刀(1)和/或导杆(3)上开设有内镜观察窗(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镜可视化椎间隙铰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杆(3),所述导杆(3)上沿其轴向方向开设有内镜孔(4),所述导杆(3)的前端连接有铰刀(1),所述铰刀(1)和/或导杆(3)上开设有内镜观察窗(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可视化椎间隙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镜观察窗(2)设置有两个,两个内镜观察窗(2)相对而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镜可视化椎间隙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镜观察窗位于所述铰刀(1)上,所述铰刀(1)为扁平状,两个所述内镜观察窗(2)分别位于铰刀(1)的上顶面和下底面上,所述铰刀(1)的两侧具有刀刃,分别为第一刀刃(11)和第二刀刃(1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新成刘峰赵伟王凤尧范文文
申请(专利权)人:范新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